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一
C、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D、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2、福娃設計組的韓美林說:“我要設計出一種形象,表現出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表達出中國人民的熱情,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里,我要讓福娃的每一個細胞里都揉進‘中國’這兩個字”。從哲學上看,設計師的靈感和創意( )。
A、是不受客觀存在的制約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B、來源于善于思辨,富于創造的頭腦
C、是發揮能動性,對中國文化的能動反映
D、說明設計師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意識
3、“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這句話的主要含義是( )。
A、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是完全相同的
B、社會發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
C、社會發展是自發的過程
D、社會發展不受人的思想動機的影響
4、鄧小平同志在( )中對社會主義的本質這一重大問題作了總結性的理論概括,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
C、南方談話
D、黨的十三大
5、( 多選題 )黨的報告中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與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表述不同,從“建設”到“建成”,一詞之變說明( )
A、意識對物質具有推動作用
B、主觀與客觀要做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C、真理是一個由不正確到正確的發展過程
D、認識總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變化
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矛盾的對立統一,它揭示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等領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內在的矛盾性,事物內部矛盾推動事物發展。對立統一規律包含以下基本內容:①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雙方所固有的兩種屬性,同一性表現為對立面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的性質,斗爭性表現為對立面之間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質。②矛盾的統一性和斗爭性是相互聯結的。統一是對立面雙方的統一,它是以對立面之間的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矛盾的斗爭性寓于矛盾的統一性之中。斗爭是統一體內部的斗爭,在對立面的相互斗爭中存在著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斗爭的結果導致雙方的相互轉化,相互過渡。③矛盾的統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④矛盾雙方既統一又斗爭推動事物發展。“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說明了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的哲學。故
2、答案: C
解析:
靈感和創意屬于思維范疇,來源于生活,是設計師主觀能動性的體現。設計師想讓福娃表現出中國文化,表達人民的熱情,這是對中國文化的能動反映,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B
解析:
人類社會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這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
人類社會雖然有人的自覺的、能動的作用,但是,在根本上,人類社會同自然界是一致的,都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都不是人的意志的自由創造,而是物質的表現形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人類社會是處于經常發展變化的矛盾運動過程中的,都有自身內在的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本題應該選B。
4、答案: C
解析:
鄧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觀點,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深刻論述。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BD
解析: A項意識對物質具有推動作用為錯誤表述,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促進錯誤阻礙。C項亦為錯誤表述,人民認識真理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真理在形式上是客觀的,一直是正確的。所以選BD選項。
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二
1、鄧小平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這個論斷( )。
A、指出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B、概括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
C、 明確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D、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
2、唯心主義和宗教在當代最大的特點,就是越來越主觀唯心主義化,下列哪些命題表明了這一趨勢?( )
A、跟著感覺走
B、上帝就在我心中
C、上帝代表愛
D、人的意志、欲望、直覺決定一切
3、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提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以下最接近這種治國理念的是( )
A、尊重國情,尊重民心,尊重規律
B、強化理論,強化技術,強化創新
C、堅持改革,堅持開放,堅持發展
D、維護穩定,維護傳統,維護成規
4、“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這句話的哲學寓意是( )。
A、主要矛盾是關鍵
B、要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C、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D、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5、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 )。
A、堅持科學發展
B、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C、堅持改革開放
D、堅持為人民利益謀發展
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鄧小平同志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的論斷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廣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2、答案: ABCD
解析: 本題考查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選項中涉及意識決定物質,且主觀意識占主導的選項都應當選。
3、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察時政與哲學的知識,解決此題重點是把握題中三句話,它和選項是一一對照的關系。題目中“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即為選項中的尊重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了解人民所思所盼”即為尊重民心,“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稍微有一些難度,這是堅持適度原則,堅持事物發展的規律性,所以對照選項,A當選。其余選項均是無關選項。
4、答案: D
解析: “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的意思是,往往最善于游泳的人被溺死,最善于騎馬的人被摔死,越是最熟悉最擅長的東西,越容易被忽視而出現禍事。這正好體現了辯證法關于事物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故本題答案選D。
5、答案: A
解析: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2010年)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故正確答案為 A。
看過“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