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題及答案
廣東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題一
B、降低稅率
C、減少國債發行
D、增加銀行基準利率
2、公共產品的提供和消費往往伴隨著免費搭車現象。下列成語故事中,存在免費搭車行為的是( )。
A、濫竽充數
B、刻舟求劍
C、掩耳盜鈴
D、守株待兔
3、綠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國扣除自然資產損失后新創造的真實國民財富的總量核算指標。簡單地講,就是從現行統計的GDP中,扣除由于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數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成本,從而得出真實的國民財富總量。關于綠色GDP,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反映經濟增長水平
B、能夠體現經濟增長與自然保護和諧統一的程度
C、能夠顯示人口增長與自然保護和諧統一的程度
D、可以很好地表達和反映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要求
4、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宏觀調控,在某種程度更加依賴市場。這主要是因為( )。
①我國經濟的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入,經濟增長自主性提高
②政府行政手段的參與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
③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
④只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就能體現經濟主體的利益和意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的主體是( )。
A、市場
B、計劃
C、企業
D、政府
廣東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常識。
降低銀行利率會使儲戶取出存款或增加貸款,增加市場上的貨幣量,可以擴大需求,刺激經濟發展;增加銀行基準利率會促進儲戶多存錢或減少貸款,減少市場上的貨幣量,會減少需求,抑制經濟發展;A、D兩個選項均是貨幣政策,不是財政政策,所以均不選。降低稅率會使企業和個人持有貨幣量增加,市場的貨幣量增加,會擴大需求,所以B項正確。減少國債發行是財政政策,但會使政府減少開支,降低投資規模,不利于刺激經濟發展,所以C選項排除。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2、答案: A
解析:
在財政學上,免費搭車是指不承擔任何成本而消費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為,有這種行為的人或具有讓別人付錢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動機的人成為免費搭車者。
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行為與動機,其根本原因在于團體利益同分,責任與成本卻由團體的每個成員承擔,這樣便會出搭便車的投機心理與行為。
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A
解析:
目前經濟學中經常使用GDP(國內生產總值)指標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這也是目前各國和地區常用的衡量手段。GDP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因而可以很好地反映經濟的增長水平。而綠色GDP由于從現行統計的GDP中扣除了由于環境污染、人口數量失控等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成本,因而并不能準確地反映經濟的增長水平。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C
解析:
社會主義宏觀經濟調控還不能放棄必要的行政手段,因為計劃手段、經濟手段的調節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當國民重大比例關系失調或社會經濟某一領域失控時,運用行政手段調節將能更迅速地扭轉失控,更快地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故②錯誤,排除ABD項,故本題答案選C。
5、答案: A
解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主體,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所以,本題選擇A項。
廣東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題二
1、用來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指標是( )。
A、消費者價格指數
B、恩格爾系數
C、基尼系數
D、GDP折算系數
2、在現代市場經濟中,( )是所有資源的一般代表形式。
A、生產要素
B、商品
C、貨幣
D、資本
3、美國次貸危機中的“次”是指( )。
A、貸款人的第二次貸款
B、貸款人的收入較低,信用等級較低
C、貸款機構的實力和規模較小
D、貸款機構的信用等級較低
4、必須把提高經濟效益行為作為經濟工作的中心。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使( )。
A、自己的利益總額不斷增加
B、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減少
C、利潤總量比成本總量增長快
D、資金利潤率高于成本利潤率
5、“曲高和寡”出自戰國宋玉的《對楚王問》,這一成語的本義是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多指知音難得。引申義是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它所體現出的道理是( )。
A、價格應定在邊際成本上
B、價格應定在消費者的需求線上
C、價格應該由政府整合調控好
D、價格應定在社會實際需求上
廣東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基尼系數,或譯堅尼系數,是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故正確答案為C。
本題相關知識點:
恩格爾系數(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 Consumer Price Index)是世界各國普遍編制的一種指數,它可以用于分析市場價格的基本動態,是政府制定物價政策和工資政策的重要依據。
2、答案: C
解析:
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是市場體系的最基本內容,是市場體系的三大支柱。商品市場在市場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其他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為商品市場服務的;資本市場在市場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是所有資源的一般代表形式;勞動力市場則是勞動力資源的交易和分配場所。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3、答案: B
解析:
次貸即“次級按揭貸款”,“次”的意思是與“高”、“優”相對應的。美國抵押貸款市場的“次級”(Subprime)及“優惠級”(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條件作為劃分界限的。根據信用的高低,放貸機構對借款人區別對待,從而形成了兩個層次的市場。信用低的人申請不到優惠貸款,只能在次級市場尋求貸款。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C
解析:
按照現行經濟學理論,必須把提高經濟效益行為作為經濟工作的中心。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使利潤總量高于成本總量,利潤增長高于成本增長,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A
解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如果一種產品的價格定得太高,消費者不愿意購買,就會造成消費者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和生產者實現不了生產的目的,即出現“曲高和寡”的現象。
價格只有定在邊際成本上,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這兩個目標才能實現。A選項符合題意。如果價格定在消費者的需求線上,生產者會出現虧損而停止生產,B選項錯誤。價格由市場決定,資源才能得到最優的配置,C選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A。
看過“廣東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