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河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一
C、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D、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在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過程中,毛澤東同志發表過很多著名的文章,以下四篇文章中發表最早的是( )。
A、《矛盾論》
B、《論持久戰》
C、《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 不定項選擇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內容是()。
A、始終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的意愿
B、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C、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
4、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都要依靠( )。
A、穩定
B、改革
C、開放
D、發展
5、杜甫詩云“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燃”,下列與該詩句體現的哲學道理相同的是( )。
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B、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C、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D、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河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意思是青年時離鄉老年才歸還,口音未變卻已鬢發疏落容顏衰老,反映的是靜止與發展的關系;“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反映的是物質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兩者反映的都是關于發展和靜止的哲學道理。其他三項和題意都不符。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2、答案: C
解析: 毛澤東思想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C項《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是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時期的作品。D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澤東思想基本形成時的作品。A項和B項中的《矛盾論》與《論持久戰》是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時的作品。而發表最早的顯然是萌芽時期的作品,即C項
3、答案: BCD
解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CD
4、答案: D
解析: 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是整個初級階段需要認真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改革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發展可以保證社會穩定。發展才是硬道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根據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論斷,要把大力發展生產力、推進經濟建設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故本題答案選D。
5、答案: B
解析: “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燃”體現的哲學道理是矛盾的對立統一。A項體現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B項體現的哲學道理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應選。C項體現的是要抓主要矛盾。D項體現的是世間萬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
河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二
1、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上述要求的是( )。
A、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B、改善生態環境,以循環經濟代替現有經濟增長模式
C、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D、加強文化建設,確保高等教育覆蓋率增長50%
2、最先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的會議是( )
A、中共六屆二中全會
B、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C、中共六屆七中全會
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3、下列選項中,屬于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的是( )。
A、環境保護
B、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C、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D、廉政文化
4、張載說:“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這告訴我們(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對運動的
B、時間與空間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C、矛盾是對立統一的
D、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
5、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說法錯誤的是( )。
A、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1年翻一番
B、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
D、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河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BD
解析: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些要求主要分為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分別是: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十七大報告中并沒有提出以循環經濟代替現有經濟增長模式的目標,我們制定的目標是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十七大報告中也沒有提出確保高等教育覆蓋率增長50%的目標。
2、答案: B
解析: 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
3、答案: B
解析:
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是“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所以正確答案為B項。
4、答案: C
解析:
“對”指矛盾的對立面。“仇”指對立面的斗爭。“和”指對立雙方統一體的平衡和和諧。有對立面就會有相反的運動。因而便會有斗爭。而斗爭的結果便是形成統一體的平衡和和諧。這體現了矛盾是對立統一的。故選C。
5、答案: A
解析:
黨的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經濟方面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所以A項錯誤,D項正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B、C兩項正確。故本題選擇A。
看過“河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