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貴州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一
C、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D、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對當前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做出部署。下列關于“政府信息公開”表述錯誤的是( )。
A、政府信息公開是現代政府的內在必然要求,是推進依法行政、打造“陽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舉措
B、政府信息公開要加強行政審批項目調整信息公開,推進審批過程和結果公開,著力做好行政許可辦理情況的信息公開
C、爭取2015年之前實現全國市縣級政府“三公”經費全面公開
D、推進以教育為重點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擴大高校招生規模,加大對高校財務信息的公開力度
3、下列社會意識形式中,不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是:
A、語言學
B、哲學
C、道德
D、藝術
4、近年來,網吧呈高速發展之態勢,讓人歡喜讓人憂。喜的是網吧出現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產物,是開放社會的一個象征;憂的是一些網吧無序發展,唯利是圖,衍生社會公害。網吧發展的“讓人歡喜讓人憂”表明( )。
A、矛盾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
D、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統一的
5、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中指出,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的重點是( )。
A、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B、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C、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和依法執政的能力
D、總攬全局的能力
貴州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ABCD
解析: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黨中央首次明確提出關于科學發展觀的概念。胡錦濤對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內涵作了明確的闡述。胡錦濤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故正確答案為A、B、C、D。
2、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時政常識。《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規定,“推進以教育為重點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擴大高校招生信息公開范圍,加大高校財務信息公開 力度”,故D項說法錯誤。
3、答案: A
解析:
在階級社會中,社會意識諸形式依據它們是否直接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又可分為意識形態的形式和非意識形態的形式。屬于前者的有哲學、宗教、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等,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屬于后者的有自然科學、語言學、形式邏輯等,沒有階級性。本題A項的語言學就是非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故正確答案為A項。
4、答案: A
解析:
對立統一規律包含以下基本內容: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統一和對立是矛盾雙方所固有的兩種屬性,統一性表現為對立面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的性質,對立性表現為對立面之間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質。本題中網吧發展呈現出的問題,即是矛盾對立統一的關系。所以本題選A
5、答案: A
解析: 堅持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是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必備條件。各級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水平是黨的執政能力的直接體現。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不斷提高他們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綜上可知,本題正確答案是A項
貴州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二
1、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開始的,改革的核心問題是( )。
A、國有企業的產權問題
B、所有制問題和分配問題
C、計劃和市場的關系問題
D、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問題
2、資本的技術構成是:( )
A、生產資料數量與勞動力數量的比例
B、可變資本與不變資本的比例
C、可變資本與總資本的比例
D、剩余勞動時間與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
3、2014年5月10日,“聚焦絲綢之路經濟帶——2014甘肅國際經貿合作研討會”在甘肅敦煌舉行。下列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表述有誤的是( )。
A、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
B、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C、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能帶動我國經濟實力較為薄弱的西部地區發展,有望形成新的開放前沿
D、是緊密型一體化合作組織,在區域合作模式上,通過建立互惠的貿易和投資安排,確立統一的關稅政策,然后建立超國家的機構來實現深入合作
4、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把堅持以人為本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這標志著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入。這里提到的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 )。
A、發展才是硬道理
B、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C、全面的可持續發展
D、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5、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是( )。
A、 聯系的觀點
B、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C、對立統一規律
D、唯物主義歷史觀
貴州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就一直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邁進,計劃和市場的關系問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核心問題。所以正確答案為C項。
2、答案: A
解析:
資本技術構成是指資本在物質形態上由生產資料的數量同使用這些生產資料的勞動力數量所構成的比例,故本題選A。
本題相關知識點:
購買生產資料的不變資本和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是資本價值構成。資本技術構成決定資本價值構成,而這種“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有機構成”。
必要勞動時間是指雇傭工人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的勞動所需要的時間;剩余勞動時間則是指雇傭工人超出為自己生產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的必要勞動時間以外,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所需要的時間。
3、答案: D
解析: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各國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本著求同存異原則,協商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但不是制定統一的關稅政策和建立超國家的機構來達到目的。故本題答案為D選項。
4、答案: D
解析:
“發展才是硬道理”是鄧小平理論中一個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學命題,所以A項與題干無關。科學發展觀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其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完整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全面的可持續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都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涵,因此BC項也被排除。
5、答案: B
解析:
黨的思想路線又叫做黨的認識路線。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核心是實事求是,其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看過“貴州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