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公務員法律常識題及答案
內蒙古公務員法律常識題一
C、因法律關于期限的規定不一致,報請全國人大會裁決后再作決定
D、可以選擇依據《律師法》或者《行政許可法》關于期限的規定作出決定
2、下列財產中,不能用于抵押的是( )。
A、抵押人所有的機器
B、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交通運輸工具
C、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土地使用權
D、抵押人所有的房屋,但因沒有及時歸還銀行貸款被暫時查封
3、在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義是( )。
A、公民在立法上平等
B、人民在立法上平等
C、公民在立法和執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D、公民在法的適用上的一律平等
4、甲、乙二人均系木材廠的工人。某日為某房主搬運木材,午休時,甲說不知這木材是否能燃燒,乙說我去試試,說完乙便用打火機去點,結果引燃了旁邊的油桶,將房主的房子燒毀,乙對房子燒毀的態度是( )。
A、疏忽大意的過失
B、間接故意
C、意外事件
D、過于自信的過失
5、下列哪項屬于單位犯罪?( )
A、個體戶王某偷稅1萬元。
B、駱馬公司向某官員行賄3萬元。
C、李某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遠方公司行賄1萬元。
D、天奇公司董事長因玩忽職守,嚴重不負責任,在與外商簽訂貿易合同時被騙,致使國家損失600萬元。
內蒙古公務員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行政許可法》第42條規定:“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本題“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書”屬于《律師法》另有規定的情形,應當依據《律師法》,在30日內作出是否頒發律師執業證書的決定。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D
解析:
根據我國《擔保法》,不可抵押的財產包括:
(一)土地所有權: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五)項、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
(三)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法律的基本知識。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是指在法的實施上的平等。也就是在法的適用上的平等。
4、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意,乙說“我去試試”,態度不屬于間接故意,也不是意外事件,是由于疏于考慮周邊環境,或沒有考慮造成,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B
解析: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單位犯罪的特征:
1、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2、單位犯罪必須是在單位主體的意志支配下實施的;
3、單位犯罪必須由刑法分則或分則性條文明確規定。
只有B選項符合要求,故正確答案為B。
內蒙古公務員法律常識題二
1、偽證罪是一種很古老的罪名,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下面各項不屬于偽證罪的是( )。
A、案發時王某并不在現場,但是為了報復李某,他聲稱看到了李某作案
B、張某作為案件的翻譯人,故意將有關證據進行錯誤翻譯,以陷害王某
C、李某在庭審記錄時,為了減輕王某的罪責,故意將王某的供述進行刪改
D、王某慌稱不是自己自愿殺人的,而是李某逼著自己殺害被害人的
2、甲、乙婚后購買一套房屋,但是只登記了甲的名字,后來甲私自將房屋贈送給不知情的表妹丙,并且和丙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據此,下列說法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是( )。
A、丙可以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因為是無償贈與行為
B、丙不可以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因為不符合善意取得構成要件
C、我國法律規定,善意取得只能針對動產,不動產不能善意取得
D、丙可以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因為丙是善意取得
3、《全國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要求,減少行政執法層次,適當下移執法重心。對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其主要實施機關是( )。
A、省、市兩級行政執法機關
B、鄉鎮級行政執法機關
C、縣級行政執法機關
D、市、縣兩級行政執法機關
4、某報在一篇新聞報道中披露了未成年人甲是乙的私生子,致使甲備受同學的嘲諷和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殘左手無名指,從而給甲的學習和生活造成重大影響。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對該報的行為應認定為( )。
A、如實報道,不構成侵權
B、侵害了甲的名譽權
C、侵害了甲的姓名權
D、侵害了甲的身體權
5、國家頒布的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從法律上表明醫患雙方是實實在在的民事平等關系,這體現了( )。①政府具有立法權力②國家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③國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④平等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特征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內蒙古公務員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偽證罪有著特定的主體,即刑事訴訟中的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員、選項A、B、C均為偽證罪之主體,也符合偽證罪的定義,但是D選項中,王某為犯罪人,不屬于偽證罪之主體,因此,不符合偽證罪的定義,所以選擇D選項。
2、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法律常識。
我國《物權法》規定:善意取得必須要滿足以下要件:(1)處分財產的人是無權處分人; (2)第三人必須是善意,即客觀的不知情;(3)第三人必須出了合理價格;(4)動產已經交付,不動產已經辦理登記。本題題干所述不滿足善意取得第三個要件,丙沒有出價,贈與行為不適用于善意取得,因此丙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權,排除A、D兩項,B選項正確。C選項的錯誤在于我國《物權法》明確規定,動產和不動產都可以適用善意取得。故本題正確選項為B。
3、答案: D
解析:
國務院《全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19條規定: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繼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工作,積極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推進綜合執法試點。要減少行政執法層次,適當下移執法重心;對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主要由市、縣兩級行政執法機關實施。要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B
解析:
根據《民法通則》第 101 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名譽侵權主要有下列幾種方式: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隱私等。本題中,該報在新聞報道中披露甲為私生子的行為屬于泄露甲的隱私,侵害了甲的名譽權。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C
解析: 全國人大及其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享有立法權,政府并不具有立法權,①不選。頒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并非社會保障行為,③不選。所以選擇C
看過“內蒙古公務員法律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