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法律常識題及答案
河南公務員法律常識題一
C、不得適用假釋
D、不得減刑
2、身份權是指因為民事主體的特定身份而產生的權利。下列權利中屬于公民身份權的是( )。
A、姓名權
B、監護權
C、肖像權
D、名譽權
3、某商店貼出下列四個標語,不合法的是( )
①特價商品概不退換
②商場打折不開發票
③小本買賣概不賒欠
④損一賠十偷一罰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藍天市文化局和公安局在2006年一次聯合執法中發現本市B區的楚天歌舞廳存在安全隱患,以共同名義對其給予2000元罰款,楚天歌舞廳不服,向B區人民政府提交復議申請。關于此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區人民政府應該受理
B、B區人民政府告之楚天歌舞廳向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
C、B區人民政府自接到復議申請之日起10日內轉送市人民政府,并告之楚天歌舞廳
D、B區人民政府自接到復議申請之日起7日內轉送市人民政府,并告之楚天歌舞廳
5、下列關于公務員紀律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對違紀的公務員的處分可以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等形式
B、對公務員的處分決定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務員本人
C、公務員的違紀行為嚴重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D、公務員雖然不能從事經商、辦企業以及參與其他營利性的經營活動,但可以在企業和營利性事業單位兼任職務
河南公務員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累犯是指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的時間內又犯被判處一定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兩種。
對累犯的處罰,我國法律規定,累犯應當在法定刑的幅度內從重處罰。我國刑法明確規定,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我國《刑法》第74條明確規定:
“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刑法》規定,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說,減刑的對象只有被判處刑種的限制,而沒有犯罪性質和被判刑期的長短的限制。故累犯的法律后果不包括不得減刑,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B
解析:
身份權是指公民因特定身份而產生的民事權利,也是人身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身份權主要包括榮譽權、著作權、發明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以及監護權、親屬權等。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銷售者有提供‘三包’服務的法定或約定義務,且特價商品并非質量瑕疵商品”,因此①不合法。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為消費者出具發票是其法定義務。對于商家來說,不管消費者是按正價銷售進行購買,還是消費打折處理的商品,只要有消費行為發生,出售方都應依法開具發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開,否則消費者可以向稅務部門舉報。因此②不合法。④中罰款與否當由國家行政機關做出,因此不合法。故選B項。
4、答案: D
解析:
《行政復議法》第18條規定:“依照本法第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接受行政復議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對依照本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屬于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自接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七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并告知申請人。接受轉送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辦理。”第15條規定:“對本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機關、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按照下列規定申請行政復議:……(四)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以共同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也可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由接受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D
解析:
《公務員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從事或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D項說法有誤,故正確答案為D。
河南公務員法律常識題二
1、張某與某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在試用期內嚴重失職,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本人也受傷住院,該企業可否解除勞動合同?( )
A、不可解除
B、可以解除,在規定醫療期滿后解除
C、可以解除,在勞動行政部門同意后解除
D、可以解除,在事故發生后可以隨時解除
2、關于行政許可程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對依法不屬于某行政機關職權范圍內的行政許可申請,行政機關作出不予受理決定,應當向當事人出具加蓋該機關專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B、行政許可聽證均為當事人申請的聽證,行政機關不能主動進行聽證
C、行政機關作出的準予行政許可決定,除涉及國家秘密的,均應一律公開
D、所有的行政許可適用范圍均沒有地域限制,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3、法律實施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實際施行法律、運用法律的活動,法律實施的主要方式包括( )。
A、法律確立
B、法律執行
C、法律遵守
D、法律適用
4、張某有甲乙丙三子,張某去世后,沒有留下遺囑。其在遺產處理前,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乙明確表示要繼承,丙沒有作出放棄或接受的繼承表示,那么丙的行為視為( )。
A、放棄繼承
B、接受繼承
C、喪失繼承權
D、轉繼承
5、根據我國《國防動員法》的有關規定,在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脅時,決定全國總動員或局部動員和發布動員令的分別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
B、、國務院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長、
河南公務員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根據勞動法第39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第29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題中張某醫療期滿后,可根據第39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所以選擇B選項。
2、答案: A
解析: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一)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二)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由此可知,A選項是正確的。
3、答案: BCD
解析:
法律實施,也叫法的實施,是指法在社會生活中被人們實際施行,包括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法是一種行為規范,法在被制定出來后,付諸實施之前,只是一種書本上的法律;法律的實施,就是使法律從書本上的法律變成行動中的法律,使它從抽象的行為模式變成人們的具體行為。法的實施方式可以分為法的遵守、法的執行和法的適用三種。故正確答案為B、C、D。
4、答案: B
解析:
根據《繼承法》第25條的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做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做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本題丙作為繼承人沒有表示視為接受繼承。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C
解析:
根據2010年2月26日頒布的《國防動員法》第8條規定,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脅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發布動員令。故正確答案為C。
看過“河南公務員法律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