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題及答案
新疆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題一
C、平等是人和人的對等對待的社會關系
D、平等要求采取一視同仁的普遍原則,反對區別對待
2、嚴老先生是一位富商,病故后留下了近五百萬的遺產。其子嚴肅認為妹妹嚴英已經出嫁,不能繼承遺產,而嚴英則認為她也應該享有繼承權,同時嚴老先生的弟弟嚴富貴也要求繼承財產。為此,嚴老先生的夫人張淑貞不知如何分割。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嚴老先生的財產繼承人應該是( )。
A、嚴肅 嚴英
B、張淑貞 嚴肅 嚴英 嚴富貴
C、張淑貞 嚴肅
D、張淑貞 嚴肅 嚴英
3、根據我國的法律效力層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 )
A、行政法規
B、地方性法規
C、政府規章
D、自治條例
4、趙某患有間歇性精神病,他在病發時手持利器將王某逼至一間舊房子,王某在無處可逃的情況下順手向趙某扔了一塊磚頭,導致趙某頭部受傷。王某的這種行為屬于( )。
A、正當防衛
B、防衛過當
C、故意傷害
D、緊急避險
5、行政機關向違反有關行政法規的廠家收取排污費的行為屬于( )。
A、行政處罰
B、行政征購
C、行政征收
D、行政征用
新疆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D項說法過于絕對,平等并非采取絕對的一視同仁,而是根據不同情況具體分析。
平等權表達的是權利主體在法律所限定的范圍內的平等。范圍的限定決定了這種平等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相對性的理解:
一是現實權利的平等是相對的——法所確定的平等權是一種形式表達上的平等,而不就等于實際平等,或權利實現結果上的公平。究其原因在于,個體本身在能力(素質及其所擁有的實現權利的條件)上,以及社會對權利和義務及其保障在分配上存在著差異。
二是其他基本權利的享有是相對的——就對那些可以在一定條件被限制或剝奪的權利(如人身自由、政治權利和政治自由、財產權等),以及因群體類別不同(如一般群體與特殊群體)而生的不同權利的享有而言,公民之間的平等是相對的。如,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與未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在政治領域中所享有的權利就不可能是平等的。
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D
解析:
我國《繼承權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由此規定可知,張淑貞、嚴肅、嚴英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而嚴老先生之弟作為第二順序的繼承人則無繼承權。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A
解析:
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行政法規的效力高于地方性規定、規章制度。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其中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效力又高于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故本題答案為 A。
本題相關知識點:
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在中國的法律效力等級體系中,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其中基本法律的效力又高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4、答案: A
解析:
王某行為是針對不法侵害實施的,不屬于故意傷害,所以C項錯誤;因趙某手持利器,或對王某造成重大傷害,所以王某扔磚頭的做法未超過必要限度,所以不構成防衛過當,故B項錯誤。因王某行為只是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實施,沒有損害他人合法利益,所以屬于正當防衛而不是緊急避險,D錯誤,A正確。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A
解析:
行政處罰則是具有相關職權的行政單位對行為人的行為違反相關規定的而進行的處罰行為,此時行為人有過錯。
題干中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法規的廠家收取排污費的行為屬于行政處罰,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行政征購是指行政機關通過合同方式取得相對人財產所有權的行為。
行政征用是臨時性的,權屬性質不變,用完后要歸還原主,若不能歸還或損壞征用單位要作價賠償。
行政征收是指國家按照法定程序向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支付一定的補償費用后轉國家所有,權屬性質由集體所有轉為國家所有。
行政征購與行政征收的區別在于,征購屬于行政合同行為,是雙方行政行為,而征收是典型的單方行政行為,無須同相對人協商。
新疆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題二
1、下列中國古代法律格言與其蘊含的法學理論對應不正確的是( )。
A、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執法必嚴,執法必公
B、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以度量斷之:法律具有強制性
C、治國使眾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依法治國
D、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我國現階段,不同國有企業的職工付出同樣的勞動獲得的勞動報酬會有所差別。這是因為( )。
A、貫徹按勞分配會使一部分企業先富起來
B、按勞分配和按資分配是結合在一起的
C、按勞分配要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D、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與國有企業的經營成果聯系在一起
3、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的是( )。
A、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且損害國家利益的
B、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C、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
D、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4、國務院出臺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指出,三年內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將覆蓋城鄉全體居民。《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在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的同時,我國還將提高基本保障水平。這表明( )。
A、提高基本醫療水平是擴大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
B、社會保障制度既要有利于生產,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C、醫療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D、社會保障制度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柱得到進一步完善
5、當事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主要有( )。
A、申請回避權
B、參加法庭調查、辯論權
C、上訴權(被害人除外)
D、抗訴權
新疆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D
解析: 不同國有企業之所以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其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企業,其經營成果也不一樣,生產經營好的勞動者所得就高。可見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與國有企業的經營成果是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3、答案: D
解析: 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A、B、C三項均屬于無效合同,只有D項屬于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正確區分無效合同與可變更、可撤銷合同:無效合同一般是由于合同內容違法,損害國家利益;可變更、可撤銷合同一般是意思表述不真實。
4、答案: D
解析:
A項明顯錯誤,原文中“在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的同時,我國還將提高基本保障水平”沒有這個意思。原文中沒有提到社會保障制度有利于生產,所以B項錯誤;原文中只是提及“醫療保障制度將覆蓋城鄉全體居民”并沒有說“醫療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所以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
1、社會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國家為主體,依據一定的法律和規定,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會保障基金為依托,對公民在暫時或者永久性失去勞動能力以及由于各種原因生活發生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2、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即民眾的安全網,社會的穩定器;也是醫藥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改的重要領域之一。醫療保障的主要目標是合理組織財政資源,滿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醫療資金需求,黨的十七大已經確定了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的宏偉目標。
5、答案: ABC
解析: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06條的規定,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當事人享有申請回避、參加法庭調查、辯論權、上訴權(被害人除外)。對于抗訴權,當事人需要通過檢察院來行使。因此,本題選擇ABC選項
看過“新疆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