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務員考試常識試題及答案
湖北公務員考試常識試題一
C、“信天游”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
D、“樂府雙璧”指的是《孔雀東南飛》和《長恨歌》
2、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 )。
A、屈原
B、伍子胥
C、范蠡
D、介子推
3、以下對中國封建社會一些專有名詞的解釋準確的是:( )
A、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B、隋朝“三省”“六部”中的“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C、明朝科考“八股文”規定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領題等組成
D、清朝“連中三元”即在省試、會試、股試三次考試中均名列前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主將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彷徨》、神話集《故事新編》、散文集《野草》、散文詩集《朝花夕拾》等,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B、《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春秋戰國時的大量史料,記載了許多歷史故事,文字優美,文學性強
C、世界名著《人間喜劇》、《死魂靈》、《戰爭與和平》、《悲慘世界》的作者依次是巴爾扎克、果戈理、托爾斯泰、莫泊桑
D、我國古代的詩歌有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近體詩有絕句和律詩兩種,絕句分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律詩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5、下列關于魯迅小說集《吶喊》的表述,錯誤的是( )。
A、小說集《吶喊》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
B、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就被收錄在該小說集中
C、它是繼《彷徨》后,魯迅的第二本小說集,成為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之作
D、它收錄的是魯迅從1918年到1922年所作的十四篇小說,并于1923年出版
湖北公務員考試常識試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由于在過去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廣大勞動人民,包括他們的專業藝人或半專業藝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們的文學創作,一般只能用口頭語言,甚至還用地方土語方言去構思﹑表現(包括演出)和傳播。《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何占豪與陳鋼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采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采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信天游是流傳在我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是一部用老镢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巨著,一曲高歌,響遏行云,全掃靡靡之音;一聲入耳,蕩氣回腸,令人精神為之一振。所謂“樂府雙璧”:即《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的合稱,漢代古樂府民歌(漢樂府)中最著名的兩大代表作。《木蘭詩》又名《木蘭辭》,是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漢代古樂 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現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取材于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今屬安徽省)的一樁婚姻悲劇。所以D項錯誤。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2、答案: D
解析: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火,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之推綿山焚身”的故事。相傳此俗源于紀念春秋時晉國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稱介之推,之為虛詞,子為敬稱)。介之推與晉公子重耳流亡列國19年,子推護駕跟隨,曾割股肉供重耳充饑。重耳歸國繼位,即晉文公。封賞功臣之時,獨忘介子推。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
3、答案: A
解析: 該題考歷史常識。隋文帝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設置尚書、門下、內史三省,B項中“中書省”錯誤;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C項錯誤;“連中三元”是指連續考中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
4、答案: D
解析:
A選項表述不正確,其中的《故事新編》是歷史小說而非神話,《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野草》是散文詩集。B選項關于《左傳》的描述也不正確,它記載的是春秋時候的史實,而不是"戰國"的事情。C選項中的《悲慘世界》作者錯誤,應該是雨果,而不是莫泊桑。D選項采取層層分類的辦法,是正確的。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A、B、D三項均正確。《吶喊》是魯迅的第一本小說集,而《彷徨》收錄的是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說,于1926年出版,是魯迅的第二部小說集,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
湖北公務員考試常識試題二
1、土壤的酸性太強會帶來害蟲和疾病,阻礙植物生長,并析出有毒金屬。目前,造成我國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氣中CO2濃度增大
B、濫施化肥
C、酸雨
D、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2、小船勻速橫渡一條河流,若船行駛到河中央時,水流速度突然變快,則( )。
A、小船渡河時間減少
B、小船渡河時間增加
C、小船渡河時間不變
D、小船無法到達對岸
3、潮汐能發電是海洋能發電的一種,它是一種清潔、不污染環境、不影響生態平衡的可再生能源。下列有關潮汐能發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潮汐發電與普通水力發電原理類似
B、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發電
C、在全球范圍內潮汐能是海洋能中技術最成熟和利用規模最大的一種
D、潮汐的發生不受太陽、月球的影響
4、陳皮是藥食同源的寶貴原料之一,其最顯著的藥效是化痰止咳,疏通心腦血管,降血壓等。請問,陳皮是以哪種水果的表皮為原料的?
A、柚子
B、橙子
C、橘子
D、桃子
5、在計算機網絡的研究中,常用拓撲學的方法來研究網絡單元之間( )。
A、位置與性能的關系
B、距離與性能的關系
C、大小與性能的關系
D、形狀與性能的關系
湖北公務員考試常識試題答案
1、答案: BC
解析:
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大可能形成酸雨,但是不足以使土壤酸化,故排除A選項。氮肥施用過量是導致農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B選項是正確的。當酸雨輸入超過土壤緩沖能力時,土壤就會呈現酸化,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C選項是正確選項。生物多樣性遭破壞并不會造成土壤酸化,故排除D選項。故正確答案為B、C。
2、答案: C
解析:
小船在勻速橫渡河流的時候在豎直方向上的速度(V)不會發生變化,到河對岸的距離(S)也不會變化,根據公式T=S/V,故時間(T)不會發生變化。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水流的快慢影響的只是小船在河流方向上的行駛距離,水流變快會加大這個距離,河水本來就不是靜止的,小船過河的路程S一直是固定的,因此并不影響橫渡過河的時間。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D
解析: 潮汐的發生和太陽、月球的引潮力有關。在農歷每月初一,太陽和月球在地球的一側,和農歷每月的十五、十六,太陽和月球在地球的兩側時,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會 引起“大潮”;在月相為上弦和下弦時,即農歷的初入和二十三時,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發生了“小潮”。另外,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東移13度多,合計為50分鐘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時刻(為1太陰日:24時50分)約推遲50分鐘左右,故每天漲潮的時刻也推遲50分鐘左右。故D項說法錯誤,其他三項說法均正確。
4、答案: C
解析:
陳皮,別名橘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D
解析:
所謂拓撲是一種研究與大小、距離無關的幾何圖形特性的方法。網絡拓撲是由網絡節點設備和通信介質構成的網絡結構圖。在計算機網絡中常采用拓撲學的方法,分析網絡單元彼此互連的形狀與其性能的關系。故選D。
看過“湖北公務員考試常識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