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及答案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一
C.生物能
D.煤炭
E.風能
2.對于被困在火區的人來說,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 )。
A.煙很大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B.乘電梯逃生
C.到陽臺求救
D.打電話報警
3.全球變暖為蚊子、蒼蠅和病原微生物等提供了最佳的滋生繁衍條件,從而可以導致某些疾病的大流行。下列哪種疾病不會因此而流行?( )
A.虐疾
B.登革熱
C.心臟病
D.流行性腦炎
4.對下列有關公共場所的標志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理發美容
B.國際直撥電話
C.失物招領
D.貨幣兌換
5.我們平常都用微波爐加熱食物,以下對微波爐加熱食物的描述準確的是( )。
A.微波爐產生的微波具有強烈的熱能,從而使食物變熱
B.微波爐產生的微波使食物內部的分子產生劇烈運動而使食物本身發熱
C.微波爐產生的微波使熱量從食物外部傳遞到內部來完成烹調
D.微波爐利用產生的微波“渦流”直接使食物加熱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答案
1.答案: BCDE
解析:
一次能源又稱天然能源,常見的一次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巖、核能、太陽能、水能、風能、波浪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溫差能等。電能經過轉換形成的能源,如用煤發電,故電能屬于二次能源。故正確答案為B、C、D、E。
2.答案: B
解析:
火災發生時,往往會導致電路受損,坐電梯逃生極易被困電梯;同時由于煙筒效應,濃煙會在電梯井里大量聚集,從而會使人窒息。火災時絕不能乘坐電梯逃生。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C
解析:
因為“心臟病”是指心臟器官的功能性病變,其原因不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所以“心臟病”不是傳染病,不具備傳染性。而瘧疾、登革熱和腦炎都是病毒引起的,所以選C。
4.答案: B
解析: B項是國內直撥電話的標志,標志中的三個D是Domestic Direct Dia1的簡稱,國際直撥電話圖標的相應位置對應的是IDD,是Internationa1 Direct Dia1的簡稱,其他三項對應正確,因此本題答案為B。
5.答案: B
解析:
微波爐的磁控管將電能轉化為微波能,當磁控管以 2450MHz的頻率發射出微波能時,置于微波爐爐腔內的水分子以每秒鐘 24.5億次的變化頻率進行振蕩運行,產生高頻電磁場的核心元件是磁控管。食物分子在高頻磁場中發生振動,分子間相互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結果導致食物被加熱。微波爐正是利用這一加熱原理來進行食物的烹飪。本題選B。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二
1.唐玄宗開元年間,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是唐朝極盛的時期,歷史上稱這段時期為( )。
A.貞觀之治
B.文景之治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十三世紀中葉西藏地區正式歸入元朝版圖后,中國雖然經歷了幾代王朝的興替,多次更換中央政權,但西藏一直處于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元朝設立的管理西藏事務的中央機構是( )。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噶廈
D.烏思藏都指揮使司
3.臺灣自古即屬于中國,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臺灣的情景,距今1700多年以前,三國時期吳人沈瑩的( )就對此有所著述。
A.《東番記》
B.《諸番記》
C.《島夷志略》
D.《臨海水土志》
4.在日常寫作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就容易使文字表達產生歧義。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使用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
A.與西醫相比,中醫具有獨特的優勢:中藥副作用小,醫療成本低,診治個性化,成書于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已系統地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基礎。
B.少年寫作文,就應該多寫一點“有意思”的事。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經,老氣橫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氣,倒沒有什么可愛之處。
C.近幾年的名人故里之爭,讓大家看得眼花繚亂。正如一網友所言,“伏羲東奔西走,黃帝到處安家,女媧遍地開花,諸葛四處顯靈。”
D.“哥偷的不是菜,哥偷的是寂寞。”小白領“偷菜”上癮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種扭曲的社會價值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空虛的無聊文化。
5.關于琴棋書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米芾的山水畫自成一家
B.東晉書法家王獻之被稱為“書圣”
C.圍棋在我國古代稱為“弈”
D.“高山流水”講的是琴師俞伯牙和樵夫鐘子期的故事
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開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勵精圖治,任用賢能,經濟迅速發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前后共29年。故正確答案為C 。
本題相關知識點:
“貞觀之治”是指中國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虛心納諫,重用魏征等諍臣;并采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后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文景之治是指中國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我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回光返照。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亂,止于嘉慶元年(1796年)川陜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
2.答案: B
解析: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由帝師兼領。忽必烈始置總制院,后改為宣政院。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故正確答案為B。
本題相關知識點:理藩院是清朝統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數民族的最高權力機構。清于崇德元年(1636)設蒙古衙門;三年六月,改稱理藩院,咸豐年間兼辦對俄外交事務。
噶廈,官署名,藏語音譯,即西藏原地方政府。由噶倫4人組成,是1751年經清代乾隆皇帝在廢除西藏郡王制之后批準建立的,1959年西藏叛亂事件發生后解散。
烏思藏都指揮使司,簡稱“烏思藏都司”,是中國明朝對今西藏自治區除昌都地區以外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錫金、不丹的最高軍政管轄機構。
3.答案: D
解析:
沈瑩(三國時代吳國丹陽太守)在其所著的《臨海水土志》(約完成于公元268年至280年之間),提到“夷州”,這是世界上記述臺灣最早的文字。 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其他知識點:
南宋乾道7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曾遣軍民屯住澎湖。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趙汝適著《諸番志》記栽:“泉(州)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
元代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并課稅。汪大淵《島夷志略》(1349年寫成))記載曰,澎湖“地隸晉江縣,至元年間,立巡檢司”,“職巡邏,專捕獲”,兼辦“鹽課”
《東番記》著作于1603年,為中國明朝儒生陳第所作。1602年中國沈有容根據居住臺灣將近一年的經驗寫成,記述臺灣西部沿岸的原住民生活習俗與地理風光,為最早描繪臺灣平埔族生活的著作。
4.答案: D
解析: A項“中藥副作用小,醫療成本低,診治個性化”之間是并列關系,應用頓號,且最后的“成書于……”與前半部分表述關聯不大,應獨立成句,故其前面應用句號;B項“何必……何必……”表達兩個意思,故第一個“何必……”后應用問號,“故作高深,一本正經,老氣橫秋”之間應用頓號;C項結尾的句號應在雙引號之外;D項標點符號使用合乎規范,故本題選D
5.答案: B
解析: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被稱為“書圣”,故B項說法錯誤。其他選項說法正確。因此正確答案為B。
本題相關知識點:
王獻之,字子敬,漢族,書法家、詩人,祖籍山東瑯琊(今山東臨沂),生于會稽(今紹興),王羲之第七子。死時四十三歲。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后世。王獻之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創新,不為其父所囿,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圣”,與其父并稱為“二王”。
看過“重慶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