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訓練題附答案解析
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訓練題(一)
C.有意識有目的的自由活動 D.由個人自己的選擇決定的
3.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最基本的前提是( )
A.積極性的充分調動 B.集體智慧的充分發揮
C.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 D.對各種保守思想的徹底克服
4.速度、比例、效益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 )。
A.速度 B.比例
C.效益 D.效益和質量
5.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后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是國家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因為( )。
A.就業是民生之本 B.就業是一般政策
C.就業是權宜之計 D.就業是形勢所迫
6.國家在必要時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由( )規定。
A.自治條例 B.單行條例
C.法律 D.憲法
7.劃分部門法的主要依據是( )。
A.法律調整的范圍 B.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C.法律規范的數量 D.法律調整的后果
8.下列財產應該收歸國家所有的是( )。
A.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B.遺失物
C.漂流物 D.失散的飼養動物
9.要式行政行為與非要式行政行為的劃分標準是( )。
A.行為適用和效力作用的對象的范圍
B.受法律規范拘束的程度
C.行為是否具備一定的法定形式
D.以行政行為是否以作為方式來表現
10.下列有關法的普遍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普遍有效
B.法的普遍約束力是以外在強制力為特征的約束,而其他社會規范以內在強制為主要特征
C.法的普遍性在空間上是以國家主權管轄范圍為界,因此,它不是絕對的和無限的
D.法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切具體法律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
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訓練題答案
1.C【解析】建設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故正確選項為C。
2.B【解析】人的本質就其現實性來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所以本題選B。至于A,講的是人的屬性,不是人的本質問題。CD與人的本質問題也不符合,故而都不選。
3.C【解析】要想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就要正確地認識客觀規律,因而正確答案為C。
4.C【解析】速度是發展的基礎,比例是發展的中間環節,效益是發展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沒有速度的效益是零效益,比例失調的效益是負效益,不講效益的速度和比例,都會使生產力遭受巨大的破壞。因此,任何時候,都必須把效益放在第一位。故正確答案為C。
5.A【解析】十六大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
6.C【解析】《憲法》第31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7.B【解析】劃分部門法的主要依據是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對象和方法。故答案為B。
8.A【解析】收歸國家的財產必須是無主財產,BCD三項沒有確定所有人不明,并不是無主財產,故正確答案為A。
9.C【解析】以行政行為是否應當具備一定的法定形式為標準,行政行為可分為要式行政行為與非要式行政行為。
10.D【解析】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為一般的行為規范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具有普遍適用的效力和特性。但法的效力有局限性,一國具體的法律,其效力也不同。
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訓練題(二)
1.所謂修養,就是指人們為了在理論、知識、思想和道德品質等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所進行( )的活動過程。如理論修養、科學修養、文化修養、藝術修養和道德修養等。
A.自我鍛煉 B.自我改善 C.自我提高 D.自我教育
2.下列哪些爭議屬于我國勞動爭議的處理范圍?( )
A.周某因職業培訓與單位發生的爭議
B.陳某因住房分配與單位發生的爭議
C.高某因續簽勞動合同與單位發生的爭議
D.李某因退休后退休金的發放與單位發生的爭議
3.憲法規定:共產黨領導的( )將長期存在和發展。
A.參政議政制度 B.民主監督制度
C.政治協商制度 D.多黨合作制度
4.處于下列選項所提供情況下的行政案件,哪些既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由最初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
A.經復議而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主要事實的
B.經復議而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處理結果的
C.經復議而復議機關部分撤銷原具體行政行為處理結果的
D.經復議,復議機關撤銷原具體行政行為處理結果的
5.債發生的根據即產生債的法律事實主要有( )。
A.合同 B.不當得利 C.無因管理 D.侵權行為
6.知識產權的特征有( )。
A.客體無形性 B.地域性
C.不可轉讓性 D.時間性
7.提高職業道德水平,使人格升華的重要途徑有( )。
A.經過嚴格的職業訓練
B.經過生活磨練
C.必須經受得住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
D.必須經受得住形形色色的誘惑
8.屬于我國刑法中的主刑的是( )。
A.管制 B.有期徒刑 C.罰金 D.拘役
9.甲由于侵害人的行為而致雙腿截肢,失去工作。下列費用中應由侵害人承擔的是( )
A.醫院檢查費2000元、護理人員雇用費1000元
B.購得殘疾人輪椅一輛1000元
C.生活補助費10000元
D.假肢安裝費4000元
10.行政程序法上回避制度中的回避理由有哪些?( )
A.行政相對人不信任該行政人員
B.行政人員本人是行政決定的一方當事人
C.行政決定的一方當事人是該行政人員的近親屬
D.行政決定的一方當事人與該行政人員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判
11.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
A.議會主權原則 B.法治原則
C.基本人權原則 D.權力制約原則
12.( )應當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A.自治區主席 B.自治州州長
C.自治縣 D.民族鄉鄉長
13.行政決策實施過程中,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
A.使決策目標具體化并予以量化分解
B.根據具體目標制定詳細的行政計劃
C.做好思想動員工作
D.做好組織落實工作
14.下列各項中,屬于我國行政法特殊淵源的是( )。
A.法律解釋 B.國際條約、慣例
C.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自治條例D.判例
15.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可以成為行政相對方的是( )。
A.行政機關 B.外國組織 C.人民法院 D.人民團體
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訓練題答案
1.ABCD【解析】略。
2.ACD【解析】《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條規定:“本條例適用于中國境內的企業與職工之間的下列勞動爭議:(一)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三)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3.CD【解析】憲法序言中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
4.ABCD【解析】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原則上由最初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了以下幾種情況屬于“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1)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主要事實和證據的;(2)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適用的規范依據且對定性產生影響的;(3)撤銷、部分撤銷或者改變原具休行政行為處理結果的。
5.ABCD【解析】債產生的法律事實即債的發生原因主要包括:(1)合同。(2)締約上的過失。(3)拾得遺失物。(4)侵權行為。(5)無因管理。(6)不當得利。
6.ABD【解析】傳統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三部分,其具有客體無形性、壟斷性、地域性、時間性四大特征,因此正確答案為ABD。
7.ABCD【解析】略。
8.ABD【解析】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有五種: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三種。因此,ABD為正確選項。
9.ABCD【解析】《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原題中的所有費用都應當由侵害人承擔,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項。
10.BCD【解析】首先這種回避制度是有因回避,因此都應有具體理由。所以,A項被排除。回避制度建立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行政行為形式上的公正性,因此要求在行政程序中行政人員與其所作出的行政決定之間沒有利害關系,保證行政人員不偏不倚做出公正的決定。依照法律的規定,對于與該行政人員有其他關系的,必須以可能影響公正裁判為必要。
11.BCD【解析】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人民主權原則、法治原則、基本人權原則、權力制
約原則。
12.ABC【解析】《憲法》第114條: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13.ABCD【解析】略。
14.AB【解析】在我國,行政法的特殊淵源包括:法律解釋和國際條約、慣例。C項屬于行政法的一般淵源。D項不是我國法律的正式淵源。
15.ABCD【解析】行政相對人是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方主體。無論是行政機關在內的國家機關,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都可以作為行政相對人。
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訓練題附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