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訓練題及答案
江蘇公務員常識判斷訓練題(一)
C.歷史變化傳統
D.倫理道德規范
2.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十二五”時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下列屬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舉措的是( )
A.根據城鎮化過程中鄉村人口減少的趨勢,優化城鎮布局,促進村鎮適度集聚
B.將小城鎮和農村地區收取的城市建設維護稅優先用于農村人居環境公共設施建設和管護
C.加強農民培訓的財政專項投入,加速培育出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農業科技示范戶和農民企業家
D.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努力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3.《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主要內容有( )。
A.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B.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
C.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D.全面落實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4.下列哪些現象屬于類似于感覺的反映特征?( )
A.葵花向陽
B.饑餐渴飲
C.雄雞報曉
D.螞蟻搬家
5.鄧小平《 》的著名講話,實際上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它是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
A.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C.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D.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江蘇公務員常識判斷訓練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出,生產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條件是生產關系。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公共服務均等化,簡而言之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務,享受的機會是平等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財政的基本目標之一,是指政府要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標準的、最終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實現公平和效率的統一。當前,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的非均等化問題比較突出,并由此使地區間、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在基礎教育、公共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為社會公平、公正的焦點問題之一,實行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當前具有非同尋常的重大意義,所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縮小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以及地區間不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ABD
解析:
《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主要內容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全面落實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故正確答案為A、B、D。
C項“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之一。
4.答案: A
解析:
從物體的機械運動,到低等原生動物的應激反應,再到高等動物的思維活動,它們在本質上都是一種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應,只不過是反應的形式不一樣,即使是與人類相差很大的石頭,你踢它一下,它也會改變原來靜止的狀態,這雖然跟人類對外界做出的反應有很大差別,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這就是所謂的“一切物質在本質上都具有類似感覺的反映特性”,這一觀點強調的是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即物質決定意識,這屬于唯物主義。本題BCD都是現象描述,沒有“感覺的反映特征”這個過程,本題應當選A。
5.答案: B
解析:
本題選 B。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鄧小平全會前夕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次講話實際上成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本題相關知識點:
1.“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命題是鄧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明確提出的。
2.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著名論斷,他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鄧小平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長期思索的理論概括和思想總結。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1978年5月11日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一篇特約評論員文章,該文引發了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這一討論得到鄧小平、李先念等的支持,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準備了思想條件。
江蘇公務員常識判斷訓練題(二)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
A.一切被剝削階級的世界觀
B.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C.全體勞動群眾的世界觀
D.歷代勞動人民的世界觀
2.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方針的哲學依據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原理
D.內因和外因辯證統一的原理
3.黨的十六大指出,現階段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點是( )。
A.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著重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C.不斷推進各級政府機構改革,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精簡增效
D.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權利
4.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是由( )構成的。
A.政治建設、法制建設、精神建設和社會建設
B.經濟建設、法治建設、文化建設和體制建設
C.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
D.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精神建設和體制建設
5.哲學的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指( )。
A.物質與意識誰具有決定性
B.物質與意識是否具有互換性
C.物質與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
D.物質與意識是否具有相似性
江蘇公務員常識判斷訓練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而創立的理論體系。從它的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屬于哲學矛盾中的內部矛盾,即內因;對外開放是我國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屬于哲學矛盾中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所以這是內外因的相互關系原理。所以選擇D選項
3.答案: B
解析:
十六大報告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提出:“今后要著重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所以正確答案為B項。
4.答案: C
解析:
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是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構成的。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經濟建設是物質基礎。政治建設是引航舵手,文化建設是精神動力,社會建設是環境保障。這四大建設相互聯系,缺一不可。
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A
解析:
意識和物質、精神與自然界,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質與意識誰是 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故本題選A。
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