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務員考試必備常識習題講解
湖南公務員考試必備常識習題(一)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
2.下列名言警句中體現相近哲理的是( )。
①為學之實,故在踐履 ②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③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④物有甘苦,嘗之者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當今社會,很多人感慨:小時候我們憧憬城市,長大后我們懷念鄉村。殊不知,城市并不是我們憧憬的城市,鄉村己經不是記憶中的鄉村。這表明( )。
A.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矛盾的對立性與統一性,是能夠相互轉化的
C.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D.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要用發展觀點看問題
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
A.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B.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C.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D.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5.2016年2月4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法治國家以法治社會為基礎,法的施行有賴于全體人民和全社會的支持,國家法治化不能沒有社會參與,不是脫離社會的法治化。這一觀點對我們的啟示是( )。
①政府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②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依法治國的積極性
③監督國家權力在憲法和法律軌道上運行
④國家應不斷加強權力運行的制約與監督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湖南公務員考試必備常識習題答案
1.【答案】A。解析:“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廉潔,就會沒有什么東西不拿;一個人如果沒有廉恥,沒有什么事情不做”。這句古語說明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A項正確。聯系是普遍的和有條件的,B項說法錯誤。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先知后行垂在行動,C項錯誤。D與題意無關。故本題選A。
2.【答案】B。解析:②“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③“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體現了辯證否定觀,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①“為學之實,故在踐履”,④“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故本題選B。
3.【答案】D。解析:“城市并不是我們憧憬的城市,鄉村己經不是記憶中的鄉村”體現了事物是運動變化發展,要用發展觀點看問題的哲理,D項正確;A,B項與題意無關:C項說法錯誤,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屬性,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故本題選D。
4.【答案】C。解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故本題選C。
5.【答案】D。解析:“法的施行有賴于全體人民和全社會的支持,國家法治化不能沒有社會參與,不是脫離社會的法治化”這個觀點強調了社會的參與對國家法治化的重要性,體現了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依法治國的積極性,監督國家權力在憲法和法律軌道上運行,②③當選。①④的主體均是國家,不當選。故本題選D。
湖南公務員考試必備常識習題(二)
1.甲和乙共同出資購買一間房屋并出租給丙,房租期間甲欲轉讓自己的份額,乙和丙均表示愿意購買,應( )。
A.在同等條件下由乙優先購買
B.在同等條件下由丙優先購買
C.在同等條件下由甲決定賣給誰
D.在同等條件下由乙、丙共同購買,各享有一份份額,形成共有關系
2.對非領導成員公務員的定期考核采取( )方式。
A.半年度考核 B.年度考核
C.季度考核 D.兩年度考核
3.我國刑法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應理解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論處 B.是犯罪不以犯罪處罰
C.不構成犯罪 D.是縮小打擊面的特殊策略
4.抗生素主要是針對( )的。
A.感冒 B.發燒 C.傳染病 D.細菌感染
5.下列法律行為中屬于單方行為的是( )。
A.李某訂立遺囑,將全部遺產處分給長子繼承
B.王某為購買轎車提供訂金
C.費某為于某代理購買化肥
D.成某繳納個人所得稅
湖南公務員考試必備常識習題答案
1.【答案】A。解析:《民法通則》第78條第3款:“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30條:“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從法律效力上看,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是從共有權中派生出的一項權利,它是基于共有人對共有物的所有而對共有人所有權的一種法律保護。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從租賃權中派生出的一項權利,它是基于承租人對租賃物的租賃而對承租人租賃權的一種法律保護。盡管目前各國法律對租賃權的保護已呈物權化趨勢,但無論如何,租賃權畢竟還是只是基于合同而產生的一種債權。按照民法的一般規則,對物權的保護應優先于對債權的保護。當物權與債權并存時,物權具有優先于債權的效力。因此,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應具有高于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的法律效力。故本題選A。
2.【答案】B。解析:《公務員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對非領導成員公務員的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先由個人按照職位職責和有關要求進行總結,主管領導在聽取群眾意見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議,由本機關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考核委員會確定考核等次。”故本題選B。
3.【答案】C。解析:現行刑法第十三條“但書”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種所謂“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行為。“不認為構成犯罪”,意思是指該行為在法學理論上已經是犯罪,但出于立法者的考慮,在立法階段就將此種行為排出在了犯罪行為之外,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自然也就不是犯罪。故本題選C。
4.【答案】D。解析:抗生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藥物,是抗菌消炎藥中最大的一類。抗生素是由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具有抑制或殺滅細菌、真菌、螺旋體、支原體、依原體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用于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故本題選D。
5.【答案】A。解析:單方行為僅基于當事人一方意思表示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為,“雙方行為”的對稱。單方行為可分為有相對人的單方行為和無相對人的單方行為兩類。前者是指行為人須向特定人作出意思表示,無須其承諾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免除債務、撤銷代理等行為,又稱“相對的單方行為”;后者則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無須針對任何特定人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為,如遺囑行為、懸賞廣告行為、放棄繼承行為等,又稱“絕對的單方行為”。故本題選A。
本題相關知識點:
雙方行為是相對于單方行為而言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人們習慣上亦稱之為契約,是指依雙方當事人相互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
湖南公務員考試必備常識習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