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帶答案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一)
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據此回答第1~5題: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國禁煙運動的勝利 B.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C.英國工業革命的進行 D.英國向東方擴張的政策
2.表明戰爭性質的最根本依據是( )。
A.因鴉片的走私而引發 B.因中國禁煙而引發 C.因英國商人的損失而引發 D.因英國自身的發展而引發
3.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國發動戰爭目的的規定是( )。
A.割讓香港島 B.開放五個通商口岸 C.必須協商中國關稅 D.英國享受最惠國待遇
4.這樣的戰爭能夠爆發,主要是因為( )。
A.缺乏國際安全機制 B.尚未確立談判解決爭端的原則 C.英國具有經濟和軍事優勢 D.中國的社會制度落后
5.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社會,其依據有( )。
①刺激了中國商品經濟發展 ②使中國陷入世界市場③客觀上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④使封建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農民戰爭。據此回答第6~9題:
6.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C.滿洲貴族與漢族人民的矛盾 D.儒家思想與拜上帝教的矛盾
7.太平天國政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 )。
A.所信仰的拜上帝教 B.與清政府的對峙政權 C.提出平分土地的改革方案 D.實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新舉措
8.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政權所控制的地區( )。
A.分布著最早開放的五處通商口岸 B.包括1858年后增開的所有口岸 C.分割了清朝賦稅的主要來源地區 D.普遍實行了《天朝田畝制度》
9.太平天國運動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質,主要表現在( )。
A.領導階級 B.指導思想 C.斗爭形式 D.革命任務
在近代,列強往往通過不平等條約鞏固和擴大侵略成果。據此回答第10~12題:
10.近代中外條約的不平等性主要表現在( )。
A.簽訂方式 B.條約內容 C.締約雙方的地位 D.造成的影響
11.“將來大皇帝有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這一規定( )。
A.出自《南京條約》 B.英國人得到了領事裁判權 C.成為英國勒索特權的根據 D.對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最為不利
12.下列條約中,最能反映俄國侵略特點的是( )。
A.《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璦琿條約》 D.《望廈條約》
近代中國屬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據此回答第13~15題:
13.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
A.一半是封建社會,一半是殖民地 B.封建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各占一半 C.封建經濟為主,大部分主權喪失 D.地主階級與外國勢力共同統治的社會
14.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出現( )。
A.表明中國歷史出現倒退 B.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C.說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確立 D.使得中國革命必須是民主革命
15.鴉片戰爭作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
A.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B.中國開始卷入世界市場 C.外國勢力大量侵 D.外國割占中國領土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答案
1.C 2.D 3.B 4.C 5.A 6.B 7.C 8.C 9.D 10.B 11.C 12.C 13.C 14.D 15.C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二)
1.下列成就不屬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是( )。
A.蘭新鐵路 B.包頭鋼鐵基地 C.成功試驗第一顆原子彈 D.南京長江大橋
2.社會主義十年探索建設時期,涌現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人物不屬于這一時期的是( )。
A.王進喜 B.雷鋒 C.焦裕祿 D.王崇倫
1958年中共八大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據此回答第3~5題:
3.下列對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評述正確的是( )。
①符合我國國情,較好地指導了社會主義建設 ②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愿望
③忽視了客觀經濟發展規律 ④總路線一無是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中共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的主要教訓是( )。
A.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 B.經濟建設一定要高速度發展C.社會主義階段要實行按勞分配 D.經濟指導方針要符合客觀規律
5.造成總路線這一失誤的思想根源是( )。
A.片面追求社會主義建設的高速度 B.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忽視客觀規律
C.忽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D.違背了經濟建設應綜合平衡的原則
總的來說,八大的方針是正確的,但在以后的實踐中沒有得到認真執行。據此回答第6~10題:
6.以下史實違背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這一規律的是( )。
A.“大躍進”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反右傾斗爭 D.全面調整國民經濟
7.下列關于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它是“大躍進”的產物,實質是一場生產關系的“大躍進” B.企圖通過人民公社,使中國早日過渡到共產主義
C.它達到了預期目的 D.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點是一大二公
8.1959年廬山會議上開展的“反右傾”斗爭,實際上反掉的是( )。
A.平均主義 B.主觀主義 C.實事求是 D.個人專斷
9.“反右傾”斗爭造成的嚴重后果不包括( )。
A.使“左”傾錯誤進一步發展 B.嚴重損害了黨內從中央到基層的民主生活 C.是1959年 1961年經濟困難的原因之一
D.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
10.把“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推向高潮的會議是( )。
A.1956年中共八大 B.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 C.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訶會議 D.1959年夏中共中央廬山會議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據此回答第11~13題:
11.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的事件是( )。
A.“兩個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 C.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D.撥亂反正的深入開展
12.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 )。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開放 C.實事求是 D.解放思想
13.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開始形成,主要表現在提出了( )。
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②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③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部署 ④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對外開放是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發展對中國的必然要求,據此回答第4~6題:
14.我國對外開放的根本目的是( )。
A.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 B.擴大對外貿易,吸引外資 C.學習發達國家先進技術 D.學習發達國家的經營管理經驗
15.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原則是( )。
A.擴大對外貿易 B.發展經濟 C.學習先進技術 D.平等互利
16.下列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開放的沿海經濟開放區的是( )。
A.連云港 B.漳廈泉三角洲 C.海南省 D.青島地區
“一國兩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也是當今世界解決許多重大國際問題的重要思路,據此回答第7~10題:
17.“一國兩制”中的兩種制度是指( )。
A.兩種軍事制度 B.兩種社會制度 C.兩種法律制度 D.兩種管理制度
18.我國之所以能用“一國兩制”成功解決港、澳問題,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B.殖民國家力量的削弱 C.改革開放后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D.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
19.在“一國兩制”構想中,對臺灣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區的是( )。
A.設立特別行政區 B.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C.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D.享有高度自治權
20.鄧小平說“要實現統一,就要有一個適當的方式,所以我們建議舉行兩黨會談,實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與地方談判。雙方達成協議后,可以正式宣布”,對這段話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談判是國共兩黨的平等會談 B.統一后國共兩黨要繼續合作 C.臺灣不以地方性代表會談 D.統一后臺灣與大陸地位平等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答案
1.D 2.D 3.D 4.D 5.B 6.B 7.C 8.C 9.D 10.C
11.C 12.C 13.D 14.A 15.D 16.B 17.B 18.C 19.C20.D
吉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