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解析
寧夏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一)
D.降職
2.用人機關應當在市政府公務員主管部門同意聘任后( )日內,根據公開招聘或招聘計劃與聘任制公務員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則,訂立聘任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A. 30
B.45
C.60
D.90
3.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實踐中,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道德品質方面( ),得以形成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較高的境界。
A.環境熏陶和培養教育
B.管理和監督
C.外界監督和自我約束
D.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
4.巡視員是對應于( )的非領導職務。
A.廳局級正職
B.縣處級正職
C.廳局級副職
D.縣處級副職
5.下列選項中,屬于公務員應當具備的條件是( )。
A.具有身份證、軍民證或護照
B.年滿20周歲,且無犯罪記錄
C.男性身高:170cm以上,女性身高165cm 以上
D.具有良好的品行
寧夏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公務員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公務員處分包括六種,“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注意,公務員處分中沒有“降職”一說。故本題答案選 D。
本題相關知識點:
公務員受處分的期間也是常考點,備考時需多留意。
《公務員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受處分的期間為:警告,六個月;記過,十二個月;記大過,十八個月;降級、撤職,二十四個月。 受撤職處分的,按照規定降低級別。”
2.答案: C
解析:
《深圳市行政機關聘任制公務員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四條:用人機關應當在市政府公務員主管部門同意聘任后60日內,根據公開招聘或選聘計劃與聘任制公務員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則,訂立聘任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3.答案: D
解析:
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從事各種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這是一種自律行為。答案應選D。
基本規范包括: 1.愛崗敬業;2.誠實守信;3.辦事公道;4.服務群眾;5.奉獻社會。
4.答案: A
解析:
巡視員和副(助理)巡視員是正廳局級和副廳局級的非領導職務,B項不符合,而調研員是處級,所以C、D項不符合。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
《公務員法》第11條規定:“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二)年滿十八周歲;(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故正確答案為D。
寧夏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二)
1.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做出如下理解( )。
A.公民的立法平等
B.公民在立法、執法、守法上一律平等
C.公民的執法平等
D.公民在法律的適用上一律平等
2.下列法律格言與其闡釋對應準確的是( )。
A.不知自己之權利,即不知法律:權利人享有的權利,是事實問題也是法律問題
B.緊急時無法律:在緊急狀態下不存在法律
C.法律不強人所難:只要人能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D.法的發展在于社會本身:法只要以社會為基礎,就可以脫離法學而存在
3.凡是憲法、法律規定只能有法律規定的事項,不得以其他形式規定,或者只有在法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由行政機關加以規定,這一原則被稱為法律保留原則,關于這一原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一概念中的“法律”是廣義上的法律
B.法律保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立法權與行政權的界限
C.我國司法制度屬于法律絕對保留事項
D.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屬于法律相對保留事項
4.在我國,“公民”一詞的含義是指( )。
A.年滿18周歲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B.享有政治權利的人
C.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D.出生在我國的人
5.我國刑法給犯罪嫌疑人定罪的一項基本原則是“罪刑法定”,對法律沒有規定的侵犯公告利益的行為,應該( )
A.不定罪
B.依照習慣定罪
C.依照法律定罪
D.依照以往判例定罪
寧夏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般是指司法平等,并非立法平等,它主要是指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沒有特權和例外。所以排除A、B項,而個人是沒有執法權,所以排除C。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A
解析:
A項,“不知自己之權利,即不知法律”強調法律和權利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權利是被法律所規定的,故權利人擁有權利是一個法律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權利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不行使權利,則權利只是紙面上的,是虛幻的,于是,權利人所擁有的權利成為了一個事實問題。因此A項對應準確。B項,“緊急時無法律”強調的是人們在緊急狀態下采取緊急避險行為,可以不受法律處罰。C項,“法律不強人所難”強調的是,根據法律規定,人對不能預見的事項不承擔過錯責任。D項,“法的發展在于社會本身”強調的是,法以社會為基礎,是社會的產物,但這并非意味著法可以脫離法學而存在。B、C、D項對應均錯誤,故選A。
3.答案: BCD
解析:
法律保留的思想產生于19世紀初,最早提出該概念的室德國行政法學之父奧托.邁耶。根據邁耶的經典論述,法律保留是指在待定范圍內對行政自行作用的排除。因此,法律保留本質上決定著立法權與行政權的界限,從而也決定著行政自主性的大小,故選項B正確。
《立法法》第9條規定,本條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依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外,這一條款規定了我國絕對保留的標準,即將一般保留中的更重要的事項僅由全國人大及其會來親自制定法律,不得授權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所以選項C正確。
《立法法》第8條規定,對于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只能制定法律。這一規定可以視為除憲法特別保留外,對一般保留的標準的規定,屬于法律的相對保留事項,所以D也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BCD。
4.答案: C
解析:
公民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A
解析: 罪刑法定原則即“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因此法律沒有規定的行為不定罪。
寧夏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例題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