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務員常識判斷練習題帶答案
海南公務員常識判斷練習題(一)
C. 機械唯物論觀點
D. 樸素唯物論觀點
2、“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這句話體現了( )。
A. 折衷主義思想
B. 樸素辯證法思想
C. 詭辯論思想
D. 二元論思想
3、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這一原理運用于實際,形成了我們黨的( )。
A. 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
B. 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
C. 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D.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4、人大加強對“一府(政府)兩院(法院、檢察院)”的監督,有利于促進“一府兩院”的工作。從哲學上看,這主要強調了( )。
A. 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B.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依據
C. 要重視量的積累
D.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5、人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是在實踐的運行過程中實現的,其基本環節有( )。
A. 區分實踐活動的主體與客體
B. 確立實踐目的和實踐方案
C. 實踐主體依據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體
D. 完成、檢驗和評價實踐活動的結果、進行反饋調節
海南公務員常識判斷練習題答案
1.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近代機械(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把原子理解為構成物質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單位,認為原子是構成世界的本原。這種唯物主義以自然科學為依據,對唯物主義的論證比起樸素唯物主義有許多進步,但缺少古代哲學那種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聯系的整體的觀念。故選C。
2.這句話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轉化,屬于辯證法思想,B項正確。
3.正確的認識只能來源于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反映,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是一切認識的真正來源。只有通過深入群眾,調查了解群眾的呼聲和要求,把群眾的實踐轉化為領導者的認識,把群眾的智慧和經驗上升為領導者的決策,我們才能獲得正確反映客觀規律的真理性認識。領導者如果不從群眾的社會實踐中汲取營養,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決策。同樣,黨要實事求是地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也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實事求是是在實踐基礎上改造世界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只有通過“到群眾中去”才能實現。馬克思主義者改造世界的任務,只有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依靠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才能完成。故選D。
4.本題考查考生對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的理解。對于“一府兩院”來說,人大是外因,人大加強對“一府(政府)兩院(法院、檢察院)”的監督,體現的是外因的作用,因此A項符合題意。
5.此題考查唯物論的實踐觀,屬于識記題。A項與題目的要求無關。故選BCD。
海南公務員常識判斷練習題(二)
1、人大加強對“一府(政府)兩院(法院、檢察院)”的監督,有利于促進“一府兩院”的工作。從哲學上看,這主要強調了( )。
A. 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B.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依據
C. 要重視量的積累
D.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2、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從管理的角度看,對這句話最合適的理解是( )。
A. 組織中的領導個性不一致,必將導致不團結‘
B. 組織需要集中統一管理,不能“政出多門”
C. 組織中的能人太多,必然造成內耗
D. 組織目標需要達成共識,不能有不同意見
3、事物內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
A. 保持現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 促使現存事物滅亡的方面
C. 事物中的消極方面
D. 事物中居主導地位的方面
4、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是( )。
A. 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不同
B. 社會基本矛盾不同
C. 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不同
D. 意識形態的不同
5、“民主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不是一個東西。民主就是承認少數服從多數的國家。”這句話應該理解為( )。
A. 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
B. 民主是國體不是政體
C.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D. 國家的實質是少數服從多數
海南公務員常識判斷練習題答案
1.本題考查考生對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的理解。對于“一府兩院”來說,人大是外因,人大加強對“一府(政府)兩院(法院、檢察院)”的監督,體現的是外因的作用,因此A項符合題意。
2.本題可用排除法。行政領導班子由不同的氣質結構的人組成,進行協調合作、取長補短,就會形成一個功能完善、高效合理的群體結構。A項說法過于絕對化,同樣,CD說法也過于絕對化。所以答案選B。
3.事物內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因素(方面)是指事物內部維持其存在的因素(方面),否定因素(方面)是指事物內部促使其自身消亡的因素(方面)。故選B。
4.C。社會形態劃分的標準是生產關系。
5.題干中的話,主要強調的是民主與少數服從多數這種組織活動原則不是同一范疇,民主是承認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它與專制相對立,即是一種民主制度。A項理解正確。
海南公務員常識判斷練習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