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試題解析
福建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試題(一)
C. 《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
D. 《論人民民主專政》
2、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所說的“偉大的工程”是指( )。
A. 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奪取全國勝利
B. 建立并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 建設廣大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D. 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國家、新社會
3、下列著作中,已經包含了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方面的著作是( )。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反對本本主義》
C.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D. 《實踐論》
4、毛澤東軍事思想形成于( )時期。
A.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B. 抗日戰爭時期
C. 解放戰爭時期
D. 抗美援朝時期
5、毛澤東根據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認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個步驟走( )。
A. 第一步,打敗日本侵略者;第二步,推翻蔣介石反動集團統治
B. 第一步,建立新中國;第二步,完成社會主義改造
C. 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
D. 第一步,建立新中國;第二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
福建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試題答案
1.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實事求是”這句話作了科學解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故選A。
2.本題考查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中黨的建設問題的理解與掌握。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村和長期戰爭環境下,在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而戰斗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怎樣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具有廣大群眾性的、思想和政治上以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問題。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故選C。
3.B。1930年5月,毛澤東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尖銳地批評了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指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初步論述了獨立自主的思想。號召人們“到群眾中做實際調查去”,體現了群眾路線的思想。在此文中毛澤東還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重要論斷,強調了實事求是的思想。
4.B。1927年8月“八一”南昌起義至1935年1月遵義會議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初步產生時期;遵義會議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形成時期,1945年朱德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概念,并對此做了闡述。抗日戰爭勝利后,人民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以及建國以來的和平建設時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時期。
5.C。毛澤東根據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認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個步驟走: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
福建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試題(二)
1、毛澤東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 )
B. 《整頓黨的作風》
C. 《反對黨八股》
D. 《反對本本主義》
2、毛澤東指出:“實行( )的方針,借以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這樣兩個目的”,并強調“這是我們黨興旺發達的標志之一”。
A.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B.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C.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D. 學習、對照、檢查、批評與自我批評
3、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同時期建立過不同政權形式,而對地主階級態度差別最大的兩種政權形式是( )。
A. 工農民主政權與蘇維埃政權
B. 工農民主政權與“三三制”政權
C. 人民民主專政與蘇維埃政權
D. 工農民主政權與人民民主專政
4、毛澤東首次明確提出要“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任務是在( )。
A.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B. 中共七屆三中全會
C. 中共七屆四中全會
D. 中共七屆六中全會
5、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領導權問題上有著深刻認識,黨認為實現對革命的領導權的根本保證是( )。
A. 動員全民開展武裝斗爭
B. 建立最廣泛的人民統一戰線
C. 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建設
D. 擴大革命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福建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試題答案
1.D。本題考查考生對毛澤東著名論斷出處的掌握。1930年5月,毛澤東寫了《反對本本主義》,這是為了反對當時紅軍中的教務主義思想而寫的。在這篇文章中毛澤東第一次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而且在這篇文章中初步提出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點的雛形。因此D項為正確答案。A項《改造我們的學習》,B項《整頓黨的作風》和C項《反對黨八股》是針對整風運動寫的,不符合本題要求,所以不選。
2.C。“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1942年開始的延安整風運動中為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而采取的兩條宗旨,也是正確地進行黨內斗爭所采取的一項重要政策。該方針是毛澤東主席在深刻總結了中共黨內斗爭經驗的歷史基礎上提出來的,實行這一方針能夠達到既能弄清思想、又能團結同志這樣兩個目的。從此,使黨的建設更加興旺發達。
3.B。工農民主政權對待地主階級是敵視的,主要以消滅地主階級為目的;“三三制”政權形式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抗日根據地實行的政權形式,對地主區別對待,其中開明紳士可以參加到政權中來。工農民主政權與蘇維埃政權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內性質相同而名稱不同的政權形式,因此A項可以排除。而人民民主專政將地主階級整體列入了專政的對象,因此與工農民主政權和蘇維埃政權對待地主階級的態度是一樣的,所以C、D也被排除。
4.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內容的掌握。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毛澤東指出:“在革命勝利以后,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對付國外的帝國主義,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故選A。
5.C。本題考查黨爭取和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本經驗之一,即加強黨的建設是黨實現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權的根本保證。只有黨的建設搞好了,黨自身具有非常的先進性,才能確保中國革命始終在黨的領導下順利進行。A、B是黨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D項內容是黨的基本工作思路。
福建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試題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