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務員常識判斷沖刺題及答案
青海公務員常識判斷沖刺題(一)
B.伏爾泰最早提出社會契約論的思想
C.柏拉圖主張建立哲學王統治的國家
2.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讓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要讓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體現了( )。
?、偕鐣髁x的本質 ②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③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 ④效率優先的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4年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下列有關“京津冀一體化”的表述,正確的有( )。
A.目前,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已經實現
B.“京津冀一體化”由京津唐工業基地的概念發展而來,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
C.2014年8月北京、天津兩市簽署了《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
D.2014年8月北京市和河北省簽署了兩省市《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共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協議》等七項協議
4.“拔苗助長”事與愿違,“皰丁解牛”事半功倍,這兩則寓言故事的不同結果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
A.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反映
B.人類有認識和利用規律的主觀能動性
C.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D.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
5.某資本家投入資本100萬元,用于購買生產要素(生產資料80萬元,勞動力20萬元),經過生產過程生產出的商品價值為130萬元,其剩余價值率為( )。
A.130%
B.150%
C.200%
D.180%
青海公務員常識判斷沖刺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于1762年寫成的一本書《社會契約論》中最早提出并介紹了其社會契約論思想,其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兩國的憲法均體現了《社會契約論》的民主思想,非伏爾泰最早提出。
2.答案: A
解析: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讓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體現了上述兩點,而跟價值規律和效率優先無關。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BCD
解析: 海關總署日前出臺《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方案》,但還沒有“已經實現”故A錯誤;京津冀一體化由京津唐工業基地的概念發展而來,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個地級市的80多個縣(市);京津兩市于2014年8月6日在京簽署《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王安順、張慶偉代表雙方簽署了兩省市《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等七項協議。故本題答案為BCD選項。
4.答案: C
解析: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的原理包括:(1)尊重客觀規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2)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應用這一原理,說明人類各項成功的活動都是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合。所以本題選C
5.答案: B
解析:
剩余價值率是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時間創造出來的。在資本家的全部預付資本中,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不變資本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被轉移到產品中去,并沒有發生價值量的變化;而用于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則實現了價值增殖,即帶來剩余價值。本題中,生產資料80萬元屬于不變資本,勞動力20萬元為可變資本,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剩余價值為(130-100)萬元,即30萬元。故本題的剩余價值率為30萬/20萬=150%,故正確答案為B。
青海公務員常識判斷沖刺題(二)
1. 勞動爭議:指在勞動者和勞動力使用者之間因勞動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根據以上定義,下列行為屬于勞動爭議的是:( )
A.職工甲因工傷未能獲得保險賠償而與工廠爭執
B.甲企業與乙企業之間因借調某一職工而產生矛盾
C.職工甲因工作調動而與當地的勞動部門發生爭執
D.某廠職工甲與職工乙因工作意見不一而產生矛盾
2.劉某的月工資為1800元。2008年10月1日至3日,公司安排劉某在這3天值班。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公司除應向劉某支付每日工資外,還應當向劉某支付多少加班費?( )
A.180元
B.360元
C.540元
D.720元
3.(不定項選擇)小李所在企業效益下滑,老總宣布取消今年職工帶薪休假福利。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企業老總有權取消
B.只有工會才有權取消,企業老總無權取消
C.帶薪休假是法定制度,企業老總無權取消
D.帶薪休假是企業給職工的福利,企業老總有權取消
4.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這段話主要支持這樣一個觀點( )。
A.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應無條件賠償
B.為避免賠償,勞動者應盡量不與用人單位簽勞動合同
C.若某員工當月工資是400元,則最多可扣除320元
D. 即使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巨大損失,仍應保證其工資不低于當地月工資最低標準
5.實現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是( )。
A.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B.自覺履行勞動者義務
C.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
D.增強勞動者權利意識
青海公務員常識判斷沖刺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勞動爭議的關鍵要件有:(1)勞動者和勞動力使用者之間,結合選項來看,在A項中,“職工甲”與“工廠”之間發生爭執,即爭執的雙方符合(1),在B項中,“甲企業與乙企業”都屬于勞動力使用者,不符合(1),故排除B項。在C項中,“職工甲”與“當地的勞動部門”之間發生爭執,其中“當地的勞動部門”不屬于“.職工甲”的使用者,故排除C項。在D項中,“某廠職工甲與職工乙”都屬于勞動者,不符合(1),故排除D項,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2.答案: B
解析: 《勞動法》第44條 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10月1日至3日是法定休假日,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實行月薪制的勞動者,在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時,其日工資本應統一按勞動者本人的月工資標準除以每月制度工作天數進行折算。但在本題的計算中,將每月工作日按30天來計算,則1800/30×3×3-1800/30×3=360元,C項更接近。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3.答案: ABD
解析: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2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梢?,帶薪休假為勞動者享有的法定權利,該企業老總無權取消。C項正確。故選A、B、D。
4.答案: D
解析: 文段的主要內容講的是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但是不能低于當地月工資最低標準,因此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A
解析: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企業與職工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不僅是《勞動法》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勞動關系穩定續存和勞動保障部門處理雙方勞動爭議的重要依據,有利于維護企業和職工雙方的合法權益。故本題選A
青海公務員常識判斷沖刺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