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答案精講
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
C.雖然這棵樹屬于甲,但因伸到了乙的房頂,這棵樹在乙房屋界內的部分應當屬于乙,因此,乙砍掉那些樹枝是合法的,不應承擔民事責任
D.乙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對甲財產權利的侵害,因為乙為自己的利益未經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樹枝。但是乙在砍之前有意愿但無法告知甲,因此可免其部分責任
2.我國行政復議的主體是( )。
A.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B.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
C.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同級監察機關
D.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黨組織
3.我國對法律溯及力問題,實行的原則是( )。
A.法在任何情況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況下均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況下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4.《( )處罰條例》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預示著我國公職人員紀律處分規范正日趨完善,治貪治庸的懲戒體系正日趨健全。
A.行政機關公務員
B.行政事業機關公務員
C.事業機關公務員
D.行政企事業機關公務員
5.下列權利中,屬于請求權的是( )。
A.債權
B.物權
C.人身權
D.知識產權
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答案精講:
1.答案: A
精講:
甲的行為構成了對乙相鄰權的侵犯。在危及乙財產安全的緊急情況下,乙可以根據緊急避險的規定砍掉樹枝。因此A項正確,B、D項錯誤;C項說法有誤,樹木及樹枝的所有權始終是屬于甲的。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民法通則第129條,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民通意見第156條:因緊急避險造成他人損失的,如果險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為人采取的措施又無不當,則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要求補償的,可以責令受益人適當補償。
2.答案: B
精講: 根據我國的《行政法》規定,我國行政復議的主體是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
3.答案: D
精講:
根據立法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與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法律的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該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現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適用于生效后發生的事件和行為,不適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了不溯及既往內容: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4.答案: A
精講:
國務院溫家寶簽署第495號國務院令,公布《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系統規范行政懲戒工作的專門行政法規。該條例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預示著我國的公職人員紀律處分規范正日趨完善,治貪治庸的懲戒體系正日趨健全。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A
精講:
支配權,是指主體對權利客體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同時排斥 他人干涉的權利。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都屬于支配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得請求他人為 特定行為(作為、不作為)的權利。債權是典型的請求權。故本題選A。
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習題答案精講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