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輔導:常見矛盾關系
時間:
楚欣2
常識判斷
第一,“所有A都是B”與“有的A不是B”是矛盾關系。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在邏輯中的范圍是“至少一個”。
第二,“某個是……”與“某個不是……”是最基本的矛盾關系。例如,“小張是老師”與“小張不是老師”就是很容易理解的矛盾關系。如果“小張是老師”這句話是成立的,那么“小張不是老師”就一定為假。
第三,“所有A都不是B”與“有的A是B”是矛盾關系。第二組和第三組矛盾是考試中經常出現的,尤其是在真假推理和集合推理的題目之中。
第四,“A→B”與“A且-B”是矛盾關系。這是矛盾關系中比較特別的一組,是用邏輯語言表示的矛盾關系。“A→B”表示條件關系,“A且-B”表示并存關系。例如,“如果開車上路,那么一定取得了駕照”與“開車上路而且沒有駕照”就是矛盾關系。這組矛盾關系在真假推理和論證類題目中常常可以使用。當然在使用這組矛盾關系時,要注意其變型,即“A→-B”與“A且B”
第五,“A或B”與“-A且-B”。這組矛盾關系是來自于德摩根等值推理。德摩根等值推理規定“-(A或B)”等價于“-A且-B”。對任何一句話進行全部否定,即在任何一句話前面加上“否”,那么兩句話構成矛盾關系。所以“A或B”與“-A且-B”是矛盾關系。
第六,“A且B”與“-A或-B”。這組矛盾關系同樣是來源于德摩根等值推理。“-(A且B)”等價于“-A或-B”。因此,同上,“A且B”與“-A或-B”是矛盾關系。
以上的六組矛盾關系就是考試中最常用的矛盾關系,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做到牢記這幾組矛盾,只有記憶牢固才能在考試中真正真正做到靈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