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
回來的公交車上,擠滿了剛參加完國考的人。也許因為有著類似的國考經歷,大家開始熟絡起來。
“我也是第一次考。我現在終于發現了國考都是招精英啊!”
“我都考了三次了。題目確實有點難。嗯。”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恐怕諸葛亮來和國考過招也容易敗下陣來啊!”
……
一陣笑聲。
小李也笑了。他想,也許大家的笑容里都摻雜了些許的無奈。至少他有。參加了一次“國考”,小李一方面覺得能考上公務員的人真是太厲害了;另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知識面太窄了,參加了考試,知道了什么是大千世界,什么是井底之蛙。
小李是學中文的。這個高中老師告訴他是個“萬精油”的專業讓他此時并沒有覺得倍感自豪。他曾天真地以為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寫作能力,還有一顆真誠的心,他應該能在公務員之路上走得比別人更順一點,更遠一點。可現實呢?
經過一番理想與現實矛盾的假想,小李更多的是一種釋然。他覺得人是應該有點阿Q精神的。可是,這樣的考試到底能把應考人逼到什么程度呢,他們會不會崩潰呢?這樣的選拔真能起到導向作用嗎?公務員考試,真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
【即時通會員如是說】
我想,不管怎么考試,或者采用什么內容進行考試。所有參加考試的考生,參加考試的目的是什么,恐怕都是希望通過公考來一個鯉魚跳龍門,一舉拿下鐵飯碗,從此錦衣玉食,并且在將來能夠利用手中的權利怎么怎么樣;或者說是拿著納稅人的錢,卻不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而是去做自己的生意,利用在政府部門上班的便利,大發其財。
那么試問,這樣的選拔考試,無論用什么形式去考,采用什么內容去考,有用嘛?現在所有的考生都知道,筆試是門檻,面試靠關系。面試沒有關系,考多高成績都沒有用,面試時隨便壓低你的成績,你的綜合成績都不會靠前的。另外,現在的筆試真的是門檻嗎?縱觀公考的筆試現場,作弊者不計其數,作弊手段五花八門??蓢@,可悲,這樣的公務員選拔考試,又和各朝各代的腐敗的科舉考試有什么兩樣呢?我想,公務員考試其實是社會現象的一種濃縮的體現,國家僅僅從考試的內容上規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沒有用,還是要從根上來解決,通過大力的監督和反腐力度,根除當上公務員就能怎么怎么樣的思想,公考才能真正選拔出能夠正確有效管理國家的人才,選拔出確實為人民服務的好官!!——李聃
雖然我還沒考過公務員,但是通過看一些行測資料也是深有感觸。公務員選拔優秀是必須的,真考上以后能否擔當大任也需要作為考察的依據:責任心,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等等。即使考上了缺乏這些能力,到后來也是不思進取,到一段時間后才發現自己不適合做公務員。這不是浪費資源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固然有利于工作,可是需要精通嗎?這樣無疑使一批能力出眾的人名落孫山。甚至完全改寫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徐肖松
國家對于公務員的要求必需要從一定的側面考核通過,這個考核要嚴格還要創新,我覺得這樣選人用人的方式就像過去的科舉考試,只不過是時代不一樣,對人的要求也不一樣而已。要求高是對的!——王偉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是一種形式,雖然從某個層面上來講,能夠反應公務員掌握知識的全面性,但是卻沒有實際的應用性。——鄭語桐
公務員考試是面對所有參考人員的,并不是面對某一方面或某一專業的人。如果考試注重某一方面的知識,那其他方面的考生就會吃虧,那也不是選擇公務人員,而是選擇某一方面的技術人員了?,F在千軍萬馬過獨門橋,也讓公務員考試有這個條件,既然那么多人報考,為什么不能選擇奇才,優中之優的人呢?——侯圣
千軍萬馬過獨門橋自古如是也。可知中國自古到今,仕途艱辛。——劉武
沒考過所以對于公務員只是道聽途說,人們將無盡的恐怖修辭將公務員來形容,可是,在考高考前是一樣的,大家都說高考如何如何之艱難之恐怖,然而,在經歷過之后,我只能說,成敗在人。公務員也不是神位,不需要多么的神通廣大,在力所能及的范圍里,充實自己,提高知識信息量的同時,去嘗試公務員的考試,成不成,問自己的心,到底能不能承載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內容。——何林
考公務員好像必須知道的要多,少了靠技巧是不行的。——王杰
國考人數逐年上升,人人都想過獨木橋這勢必會導致整個考試難度增加,再者來參加的是各個等級的大學畢業生提高公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要求。其實國家也未必希望選拔出來的人員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只是整體的綜合素質高了,需要從精英中挑精英,只有過人之處才可達標啊。——程佳佳
在不少國家,公務員的選拔都是由各政府機構部門,根據自身情況,單獨招聘、考核、任用的。這種全國大范圍的“國考”,不著邊際亂考一通的選拔,除了增強考試難度從而增加公務員階層的特殊性甚至特權性外,對于招到優秀適合的人才沒有半點用處。我很難理解這種考試到底能考出什么能力水平。政府機構各司其職,需要的是有專業技能的人才;這是個掌握權力的階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不能保證道德達標。“國考”真的該停一停了。——楊菁
每年一次的國考也好,還是各個省份的省考也好,無論從報考的人數上,還是從錄取的比例上,都能看出,報考人數之多,考上之難,所以,題目就出的五花八門,其實,做一個公務員,真的需要知道那么多東西嗎?恐怕不是吧,在這里,控制人數應該是它的一種功能吧,而且,題目的廣泛,也真的可以考驗一個人平時的閱歷,這對以后公務員工作應該有一定的作用,我只能說,這是中國國情。——陳宗亮
我來談論下警察這個公務員的職位,個人覺得公務員考試過于一刀切了??荚嚳颇俊渡暾摗泛汀缎袦y》不是對于每一個職位都可以通用的,警察這個職業相對來說偏武的比較多,個人覺得應該注重體能測試,考試科目應該對警察類的知識多了解和學習下和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并不用過于苛求的申論寫的好警察就做的好。警察這個特殊的職業偏向于外面跑的比較多。——徐祝軍
作為一名國家工作人員,需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這是較好完成工作任務的基礎和保障。也許崗位不同,對人員素質有不同的要求,現在用不上的知識,隨著工作任務和責任的變化,日后會用上。同時,作為為人民服務的人,知識多一點總比一問三不知強。這不只是對公務員的要求,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求知,豐富知識含量,拓寬知識視野,到啥時都沒錯,學到手都是自己的。——遲宗才
學習是自己的事兒,與公務員無關。——張昂昂
國考以及各個省市的公務員考試對專業的限制非常嚴格,但考試試題是一樣的,這樣并不能得到所需的效果。公務員對于我們工科的學生太吃虧了,多數只能報不限專業的職位,競爭太大了。——劉慧鵬
作為公務員接觸面廣泛點好,除了基本的工作方面的的知識必備,其實各方面的知識的積累是對自己的一種拓展。——楊文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對十門學科的了解不如對一門學科的精通?,F在,是市場細分的時代,是專才的時代。而為什么公務員考試會呈現出這樣一種高難度,廣包含呢?任何一個職位想找到最適合的那個人,最好的辦法還是專職專選,而不是一概而論。比如,稅務部門,可能對稅務、統計知識比較偏重。鐵路部門對地理、工程等知識比較偏重?,F在,大學都開始自主招生了。國考職位什么時候也開始自主招人呢?根據實際空缺來招,而不是每年按指標來招。——龍在天
我們對公務員的選拔強調通才標準;同時公務員工作的廣泛性也決定了考試的全面性:以行測為例,不僅考察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分析能力、數學計算能力,還涉及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由于學科壁壘和興趣偏好,考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擅長,所以國考才會顯得比較難。但凡考試總有應對之法,必要的知識積累是基礎,技巧也可以幫助考生提高成績。真正的難度在于考生太多職位太少,千軍萬馬只一座獨木橋,無論考什么怕是都不簡單了。——西銘
公務員根本不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那么多的人想要擠進公務員的隊伍,如果不把試題出的難一點、全一點,怎么能夠踢出大部分的考生呢?所以,不要怪那些難題了,怪就怪自己生活的這個時代吧。——李特
其實,考公務員并不一定要通曉地理,試問那些在職公務員他們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嘛?公務員考試的命題人員并不是一個人,也不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所有試題命完的,而考生卻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用一個人的智慧跟幾個團隊的智慧去較量,就算是神人也無可奈何。公務員考試注重的是技能的選拔,并不需要知識面太廣,這也是那些自稱培訓專家的人給考生時時刻刻傳授的一句至理名言。——程鵬麗
正因為公務員報名人數越來越多,招錄比例也越來越大,才導致“國考”試卷越來越難,甚至不合情理,并不考慮要招的是什么人,而是考慮出什么樣的題才能難倒一批人,選拔出少數人。——胡倩
如果真的想做一名合格的公務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是很重要的,這能體現一個人的學習修養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因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能力。——仇濤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個出發點是對的,畢竟做公務員,大部分的崗位,還是要掌握自然人文歷史地理的常識比較好。但試卷不要太過分了,比如你可以問鴉片戰爭是哪一年;但你非要問劉備三顧諸葛亮的茅廬是哪一年,就過分了!掌握常識,是一個說難聽點要混官場,說好聽點要為人民服務的人,起碼的態度問題!——馬超
不用,只要有個給力的爸爸就足夠了。——王俊嶺
需要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很強,有些題不是說你背了或者你看過了你就會的,公務員考試考查的是作為公務人員的工作能力,什么都是以你是一個公務員的身份去思考的,涉獵很廣泛也很重要,很多人都是裸考200多分,這說明他們思維活躍平時積累的多,并不見得學習有多好。——小王
不需要。在我看來,公務員都是大學生,想來基礎知識都是懂的。再以不同的職位考以相關的學科即可。這些知識都不重要,即使不會,也可以學。重要的是,他是否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是否知廉恥,是否知道如何負責。這些東西,當然無法量化來考查。所以,說了也是白說。再退一步,即使一棵潔白的石子招進去,在墨水里混上兩年,也辨不出顏色了。——陳曉龍
考試只是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公務員不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做不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定成為不了公務員。——唐小瑭
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做公務員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干嘛。氣象局的懂天文、地震局的懂地理就好了啊。國考有時候就是蠻不講理,難道一個人不知道北斗七星就不能做好稅務局的工作了?一個人無法背出古詩詞就沒法去當警察了?只要對自己要考的崗位負責,這些天文地理畢竟不能當飯吃,要人人都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那就是學術界的奇葩了,誰去搭理政治啊。國考就是在不該較真的地方較真。看錄用人才,不是給蘿卜挖坑就是有條路收錢。真夠掃興的。——潘昕妙
公務員的選拔肯定需要考察多方面的知識了,正所謂綜合性人才嘛,所以像我這樣的工科的學生就不應該去湊這個熱鬧了,還是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好,這個是吃飯的活計!——張歡
公務員不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需要有學習各種學科的能力和處理各種類型問題的能力,我想考官出這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無非是想選拔出適應力強,綜合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畢竟公務員是就職于國家單位,手上掌握著權力,服務對象是廣大的人民群眾,肯定要比其他行業的人能力范圍要廣一些。不過現在公務員考試的內幕,看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未必能當上公務員。——高欣婷
我覺得現在想做個國家公職人員,比古代要難多了。古代人科考,沒有這么多的科目,文筆好腦筋好使,再熟悉下考試的文體,就基本上能在考場上發揮了?,F在科學文化進步了,知識大爆炸,國考有那么多知識,考察了一個人的知識面不假,但是對于一個具體部門和職位來說,真得需要那么寬的知識面嗎?這樣的考試,選拔出來的或許是博聞強識,知識豐富,思維敏捷的人,但有些具體的職位,則完全不需要考察這么多的內容。有的知識考察,完全沒有必要,社會首先需要專才,其次才是全才。公共治理,靠的也不是一個諸葛亮,而是許多人許多部門專才的通力配合。好像這個問題跟高考和考研考什么專業都要考英語和政治一樣,可能選拔出來的人,未必是在某一領域最出類拔萃的,值得深思。——劉鵬飛
不是考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邏輯推理、資料分析、常識五個部分嗎,至于天文地理的可能是歸到了常識部分吧,不過也不占多少分值啊。其實拋開種種暗箱之類的來看,公務員考試內容還是挺符合公務人員基本素質測試的功能的。只是不能全看這些,這些東西只能證明有行政的潛質,不能說明有行政的能力,專業也是很重要的,否則決策失誤之類的就成了大問題了。——楊弼麟
考上了想當的長久還得知官場潛規則!——馬鵬飛
也許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也不一定考的上呀!——汪敏
我沒有參加過國考,但看了一下國考的題目,覺得很有高考的滋味。中國高中教育要求所掌握的內容放在十幾歲的小孩身上,也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其內容深度與給學生的壓力成正比,但又多是一些無趣又可悲的“死知識”。正如高考成績優秀并不能代表他做事能力優秀一樣(這還來不及考慮能否代表這個人人品優秀),此種國考題目與考生的優秀也沒有直接關系。正像一位網友所說,如果國考是“務實”的,注重人才的“應用”的話,那應該加一項考試:肝功能測試。——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