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公共基礎議論文
如何寫好公共基礎議論文:正確地確定中心論點
1.要有針對性
任何議論文都應有很強的針對性。所謂針對性,主要是指能夠有的放矢、針砭時弊、面對矛盾,幫助 人們正確認識一些事物,能夠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對矛盾的解決有實實在在的幫助。而不是無病呻 吟、夸夸其談、搞文字游戲、八股文。
2.要有準確性
立論在找準了針對的問題后,首先是準確性。立論違背了準確性,就會失去人們的信賴,甚至直接 導致人們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混亂,釀成錯誤的輿論導向。立論的準確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概念、論斷要準確。概念不準確就容易產生歧義,論斷不準確就容易引起思想混亂。例如:近幾 年“老板”一詞相當流行。不僅私人企業的經理被稱為老板,國有企業甚至國家機關的領導干部也被稱 為“老板”。其實,“老板”這一概念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在舊社會雇工稱工廠、商店的所有者為老板。改 革開放的今天,這個稱謂即使可以沿用,也只適合私營企業的所有者,而對國有企業的管理者顯然是不 適合的,對國家機關的領導干部就更不適合了。社會這一概念混淆了,使一些國有企業和國家機關 的領導者也錯誤地把自己視為一言九鼎、一手遮天、唯我獨尊的“老板”,而勞動大眾卻毫無地位可言。 這樣勢必會日益淡化國有企業的性質,淡化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淡化和混淆管理者與生產者,公仆與主 人的關系。
(2)提法、表述要有“度”。世界上很多事情難就難在對“度”的把握上。立論準確,在文字的提法和 表述上也必須掌握好“度”。如孤立地強調矛盾的某一方面,很容易導致片面性。如有人提出“知識就是 人才”,其實這句話是不準確的。人才的范疇很廣,比如有一些一技之長,一些有藝術天賦的人,并不一 定與知識相連,應該是一切對國家的建設有用之人都是人才。 (3)要符合法律法規。任何立論都不能違背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尤其是公務人員更應自覺維 護法律的尊嚴,不能做有悖法律的事,當然也不能發表違背法律的言論。
(4)不能搞虛夸。在大躍進和“__”期間,廣泛流傳著這樣的口號,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些論斷脫離實際,違反了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規律,是陷人浮夸不實和主觀 唯心主義泥潭的產物,給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造成了極大危害。因此,要想立論準確,必須擯棄一切 虛夸成分。
(5)要合乎邏輯。有一個人在抗擊“非典”期間,寫了一篇文章,想到報社發表。文章的題目是《應有 預見性地對SARS病毒進行研究》,文章責怪醫藥部門在“非典”發生前沒有對SARS病毒進行防治性 研究。這顯然是不合乎邏輯的。因為SARS病毒是剛剛發現的一種新病毒,人們不可能在它未出現之 前去研究它。所以這篇稿件理所當然被退回了。因此,只有合乎邏輯的立論才能是準確的。
3、要有前瞻性
所謂前瞻性指的是對矛盾的發展及其結局要有科學的預見,以便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面引導輿論,推 動社會的發展。觀點要有前瞻性,就必須要有敏銳的嗅覺,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從事物的表 面看到事物的根源;還要有洞察力和預見性,能夠及時洞察現有的矛盾和預見將會出現的矛盾,盡早去 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及發展趨勢,并設想出解決的辦法和途徑。
4、要鮮明而新穎
提出的論點應該是旗幟鮮明的,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要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絕不能模棱兩可、曖 昧不明。同時,論點應力爭有新意,獨特新穎。如某報登載了一篇小論文,是一農民在女兒生病期間不 去問醫看病,卻去請巫婆裝神弄鬼,結果將自己的女兒活活燒死,針對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事例撰寫的文 章,文章的標題是“精神上也要脫貧”。這個題目提出了一個非常新穎的課題:在物質脫貧的同時,也要 加強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讓農民在“精神上也要脫貧”。這個觀點就非常鮮明、新穎,引起了社會的廣 泛關注。
如何寫好公共基礎議論文:學會選擬標題的技巧
全國各地事業單位招考的議論文,大多要求自立標題。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標題可以使文章 “先聲奪人”“以目傳神”“以目傳情”,引起閱卷人的興趣。也可以使讀者對文章的內容和觀點一目了然, 被吸引和打動,產生看完整篇文章的欲望。如某年全國電影節,著名演員鞏俐獲雙項大獎。一家報紙以 “金雞獎、百花獎評選揭曉一鞏俐左手一只雞,右手一枝花”為題進行報道。巧妙地運用了人們熟悉的 《回娘家》的民歌內容,讀來令人覺得既高雅又有趣。再如,在中央提出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號 召后,沈陽市的裝備制造業迅猛發展,為沈陽市成為先進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奠定了雄厚的根基。
1.標題的要求
實踐證明,凡是好的文章標題都具備貼切、具體、鮮明、生動、精煉等特點。
(1)貼切。所謂貼切就是爐火純青,恰到好處。標題貼切具體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題文要一致。即題目的表述(對中心論點的提煉,對論題范圍的概括,對態度傾向的 表達)應與文章的內容相一致,不能錯位。如一記者在報道伊拉克戰爭時用了一個《伊拉克害怕愛國者》 的題目。乍一看,很容易誤解為伊拉克對愛國者不歡迎,但又不合常理。細讀內容,原來是伊拉克害怕 美國的“愛國者”導彈。但標題并沒有為“愛國者”加引號,導致題文不符,給人以誤解。
第二層含義是詞語的運用要準確恰當。標題遣詞用字要準確恰當,不能望文生義,更不能亂用辭 藻。如一些報刊經常把法人和法人代表兩個詞等同。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法律術語。法人不是 “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享有獨立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而非具 體的個人。
第三層含義是題意要確切妥帖,不能產生歧義和誤解。
(2)具體。所謂具體,就是標題不能過于空泛,應有實際內容。即使寫的是重大題材,標題也要盡量 具體。如1948年華北解放區召開了一次中等教育會議,新華社為此發了一篇社論,題目是《關于中等教 育問題》。毛澤東同志看后覺得內容空泛,將原題圈掉,另擬一題目:《恢復和發展中學教育是當前的重 大政治任務》。毛澤東還批了這樣一句話凡論文標題,亦須有內容。標題沒有內容,不能引人注目。” 可見議論文的題目應該盡量具體,有實際內容。
(3)鮮明。所謂鮮明是指標題表明的態度要鮮明、醒目。提倡什么,反對什么;褒揚什么,針貶什 么,一目了然。明確自己的立場、觀點、態度和傾向。如《荒唐的“科學”——駁“電腦算命”》《警惕“精 神鴉片”,不讓歷史悲劇重演——紀念鴉片戰爭150周年有感》,題目鮮明而醒目,讀后精神令人為之一振。
(4)精煉。所謂精煉,就是文字的標題應以簡短的句式、簡潔的文字廓清論題的范圍,表現文章的中 心論點。其中還可不乏幽默和犀利。近代和現代的時事評論作品中,就有不少標題精煉之作。如魯迅 的《戰士和蒼蝸》、鄒韜奮的《肉麻的模仿》,毛澤東的《反對黨八股》《改造我們的學習》等都很值得我們學 習借鑒。
(5)生動。即文章標題要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生動的標題能夠“先聲奪人”,賦予文章以新意和活 力,讓人過目難忘。使標題生動、形象的主要手法有以下幾種。
①活用成語、諺語、俗語。把一些與文章觀點貼切的成語、謗語、俗語等引人標題,不僅會使標題言 簡意賅,還可以使標題別有新意。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談“引而不發”》《風景這邊獨好》《論新“南郭先生”》等。
②引用成語、諒語、俗語作標題,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變化引用,對文字進行細微的改動,使詞義發 生一定的變化,賦予詞語新的內涵。如有的作者在寫一些領導者由于決策失誤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時, 借用成語“一諾千金”;改為“一錯千金”,說明領導者的一句話一個決策對企業生存發展關系重大的道 理,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可運用修辭手法。運用現代漢語中的比喻、比擬、借代、雙關、對照,連珠等修辭方法制作標題。 如論述環境的《樹木、森林、氣候》《沙漠,在文明的國度擴展》;寫市場競爭的《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寫觀 念差異的《南轅北轍與南北差異》等。
2.標題的種類
(1)結論型標題。如“天才出于勤奮”“人貴有自知之明”“實踐出真知”“人眾還需心齊”“求全責備不 可取”等,這些題目都是直接告知人們一個道理。
(2)概念型題目。如“談立志”“成才與奮斗”“貢獻與索取”“談觀念”“談素質教育”“論職業教育”等。 這類題目以名詞或詞組形式出現,提供一種概念,由作者去闡述和發揮。
(3)問題型題目。如“金錢是萬能的嗎?”“機遇出人才嗎?”“文憑等于能力嗎?”“什么是人生真正的 幸福?”“國有企業改革的出路何在?”等。這類題目,可用文章得出答案,或對反問性質的題目進行反駁。
3、標題的格式
(1)開門見山式。即直接點出題意,使讀者對文章內容和作者的觀點一目了然。這是議論文最常用 的一種擬題方式。開門見山又分三種情況:一是直接點題如《談創業》《談構思》《論廉政》《議成才》等;二 是點事實,如《“傻子瓜子”興衰的啟示》《如此擺闊為哪般》《航天飛船上天的啟發》等;三是引用評論對方 的原話作標題,如《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評“你管得著嗎? ”》《“不追星追什么? ”》等。
(2)引用式。即直接引用古今名言、警句、寓言、典故等作標題,如《風景這邊獨好》《談“引而不發”》 《談“君子之交”》《從“南郭先生”談起》等。
(3)比喻式。比喻式標題生動、形象、新穎。如《種得梧桐樹,不愁金鳳凰》,比喻改善投資環境吸引 外資。
(4)仿造式。即在人們熟知的語言基礎上,或用諧音,或略加改造創造出新的標題。如有人根據 電視劇《渴望》的歌詞“欲說當年好困惑”改編的《欲說片名好困惑》,來評論國產影片的片名,構思奇 特,設想巧妙。又如魯迅雜文《人生識字糊涂始》的標題就是將蘇軾的一句話“人生識字憂患始”改造 而成的。
(5)出奇。即如作戰一樣,可打破常規、出奇制勝。例如魯迅的一篇雜文的題目是《無花的薔薇》。 粗看平平,細細品味,薔薇沒花便只有刺了,寓意很深。只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正想、反想、引申、生 發,都可以“出奇”。
如何寫好公共基礎議論文:學會恰當的謀篇布局
所謂謀篇布局實際就是對要寫的文章的構思。文章的框架是怎樣的?應分幾個層次寫?先寫什么 后寫什么?中間使用怎樣的論據等。恰當地謀篇布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圍繞主題展開
要想使文章寫得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必須使全文有一條主線貫穿,這條主線就是文章的主題。主 題是文章的靈魂,它是作者思想觀點的具體體現。因此,文章的整個構思、布局必須緊緊圍繞論文的主 題展開。正如法國著名畫家米勒說的:所謂構思,是指把一個人的思想傳遞給別人的藝術。如何傳遞給 別人,就要動腦筋謀劃。可見這一條很重要。
2.結構要完整、統一
在構思的過程中,有時可能會出現幾種寫作方案:有時要按時間順序寫;有時要按地域空間順序寫; 但更多的還是要按邏輯關系寫作,即按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及科學研究和認識事物的邏輯去寫。但 是,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應連貫完整,前后統一,合乎情理。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比較。在比較中,隨
著思維的不斷深化,寫作思路就會經歷一個由復雜到單純,由千頭萬緒到形成一條明晰線索的過程。這 個時候就應該適時抓住頓悟之機,當機立斷確定一種較好的寫作方案。
3、擬寫一個好的寫作提綱
一個好的構思最后應該通過寫作提綱表現出來。擬定一個好的寫作提綱,可以幫助作者完整地把 自己的構思反映出來,對進一步撰寫論文有極大的參照作用。寫作提綱類似一張藍圖,可以幫助作者規 劃出文章的構架和輪廓,是作者經過對資料的消化和邏輯思維后的初步設想。寫作提綱可列出計劃寫 作的層次、段落、重點及前后如何表述,哪些地方需要運用實例,哪些地方需要進行一些注釋或說明,做 到層次清晰、前后照應、內容連貫、表達嚴密。
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經過分析、歸納,人們把議論文的基本結構總結為“三部分九步法”。
(1)引論部分。主要是檢索資料,找出能夠表現或生發出中心論點的重要語句,從句中提煉出有用 信息,概括引用。然后三言兩語,分析弓丨文,牽引出中心論點。
(2)本論部分。引名言,用資料,講道理;接著舉事例,用事例來證明中心論點;還可從反面論述,增 強說服力。
(3)結論部分。聯系實際,尤其要與資料反映的社會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點明意義,深化中心,同時 發出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