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科技知識復習例題精解
山東公務員科技知識復習例題(一)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我國流通的硬幣材質是金屬單質
B. 所有的不銹鋼都只含有金屬元素
C. 廣東正在打撈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鋁制餐具
D. 鎂合金的硬度和強度均高于純鎂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需要加熱的化學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B.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C.原電池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一種裝置
D.水力發電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4.盡管我們關于太陽能的研究和議論已經相當多,但今天對太陽能的利用還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
A. 難以將陽光有效地聚焦。
B. 尚未開發出有效的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的系統。
C. 核能仍然更為有效。
D. 太陽能系統尚不安全。
5.收音機能夠播放廣播節目主要是由于:( )
A. 它能夠對廣播信號進行接收和放大。
B. 它有喇叭。
C. 其旋紐調到了適當的位置。
D. 它具有功能適當的線路板。
山東公務員科技知識復習例題答案
1.解析:正確答案為 C。本題考查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包括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和營養信息。候鳥南飛屬于物理信息中的磁信息,地球是一個大磁場,生物生活在其中,必然要受到磁力的影響。候鳥的長途遷徙、信鴿的千里傳書,這些行為都是依賴于自己身上的電磁場與地球磁場的作用,從而確定方向和方位。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2.解析:正確答案為 D。我國1元硬幣為“鋼芯鍍鎳”,5角硬幣為“鋼芯鍍銅合金”,不是金屬單質,A項不正確。不銹鋼中可含有非金屬元素,B項錯誤。在19世紀,鋁是一種珍貴的金屬。人們最初得到的鋁粒如同珍寶,它的價格同黃金相當。明朝在14世紀至17世紀,不可能有大量鋁制餐具,排除C。故正確答案為D。
3.解析:正確答案為 B。不是需要加熱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燃燒大多數要“點燃”,都是放熱反應,A項錯誤;從能量轉化角度看,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C項錯誤;水力發電是水的勢能轉化為機械能,又轉化為電能的轉換過程,D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4.解析:正確答案為 B。關于太陽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常識看出A、C、D 三個理由都過分具體且似乎不應成為不能充分利用太陽能的足夠理由,只有B 選項所說的原因概括性高、更為全面,故正確答案為B。
5.解析:正確答案為 A。
山東公務員科技知識復習例題(二)
1.人類科技發展的歷程中,先后出現了下列科技詞語:
①電子計算機;②量子力學;③航天器;④轉基因水稻。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2.赤潮主要由什么引起的?
A.珊瑚蟲 B.低氣壓
C.浮游生物 D.火山噴發
3.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生長代謝的有機物,但維生素本身不會產生能量
B.茶堿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的功用,但也會刺激胃黏膜、使人產生不適
C.食鹽在體內以氯離子和鈉離子形式存在,參與體內酸堿平衡的調節
D.氨基酸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人體可以合成的是必需氨基酸
4.下列有關生活常識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不慎扭傷關節,不應立即揉搓按摩
B.洪水來襲,如來不及逃生可向高處轉移等候營救
C.火災逃生時,應用濕毛巾或口罩蒙鼻,匍匐著撤離
D.電熱毯折疊加熱,升溫快,且便于熱量保存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家用冰箱不宜存放汽油、乙醇等易燃性液體
B.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時,應對準火焰的底部噴射
C.火災現場中首先對人體造成危害的一般是煙霧和毒氣
D.發現室內燃氣泄漏,應打開門窗,關閉氣源和大功率家用電器
山東公務員科技知識復習例題答案
1.【答案】B。解析:量子力學誕生于20世紀初,電子計算機于20世紀40年代問世,航天器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首例轉基因水稻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故本題答案為B。
2.【答案】C。解析: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
3.【答案】D。解析: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人體需要,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氨基酸。它是人體(或其它脊椎動物)必不可少,而機體內又不能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補充的氨基酸,稱必需氨基酸。D項說法錯誤,本題選D。
4.【答案】D。解析:A、B、C三項都是正確的自救方式,故不選。電熱毯不宜折疊加熱,因為電熱絲因折疊易斷裂,可能造成火災。故本題答案為D項。
5.【答案】D。解析:發現室內燃氣泄漏,應先切斷氣源,打開門窗,進行通風,但不得動火、撥打電話或開啟電器,并及時通知供氣企業進行搶修和處理。
山東公務員科技知識復習例題精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