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例題精講
陜西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例題(一)
B.疏忽大意的過失
C.間接故意
D.直接故意
2.甲遭遇仇敵追殺,情急之下,從一住戶的窗戶跳入屋內躲避,不想將睡在窗邊的一小孩踩成重傷。則甲的行為性質為( )。
A.過失致人重傷罪
B.防衛過當
C.緊急避險
D.意外事件
3.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經過一次或幾次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
A.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B.13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
4.根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下列罪犯不得假釋的是:( )
A.甲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B.乙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
C.丙犯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D.丁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5.關于野生動物保護,下列說法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
A.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B.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保護野生動物
C.除農村集體土地上的野生動物資源以外,其他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
D.持政府頒發的獵捕證獵捕野生動物給他人造成損失的,由政府和獵捕者共同承擔賠償
陜西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例題答案
1.答案: C【解析】間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顯然對于丙的死亡,甲并不是持積極追求的心態,故屬于間接故意。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解析】本題考查防衛、緊急避險和意外事件的區別。本題目中首先是"遭遇仇敵追殺"所以有了先決條件,可以排除過失傷人的A了;這里沒有針對仇敵展開反抗,致使仇敵身體受傷或死亡,因此也不是防衛過當。按照《刑法》第21條第1款的規定,緊急避險是指為了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而意外事件是指行為人實施某一行為在客觀上導致了損害的結果,但其既不是出于故意,也不存在主觀上的過失。而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即行為人對損害結果主觀上沒有過錯,故不承擔責任。緊急避險的狀況,要求"甲"在選擇逃入屋內時知道小孩的存在,但不得不在自己被害和損傷小孩肌體中選擇,但本題中顯然不是,題干中甲并不知曉小孩的存在,因此應當是意外事件。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B【解析】刑法修正案八將原七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解析】《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甲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11 年,不符合假釋條件,故本題選 A.
5.答案: A【解析】《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走私武器、彈藥、核材料或者偽造的貨幣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或者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國家禁止進出口的其他貨物、物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各款的規定處罰。"所以A選項正確。
陜西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例題(二)
1.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獎金額不得超過( )
A.5000元 B.10000元 C.50000元 D.80000元
2.某民警在一次執行公務中犧牲,被公安部授予“一級英模”稱號,并獎勵獎金1萬元,獎金由該民警家屬代領,同時其家屬還收到全國各地捐款共達10萬元。對該民警家屬的11萬元所得應否納稅存在下列幾種意見,請問哪一種是正確的?( )
A.對11萬元全額征收個人所得稅
B.對11萬元全部免納個人所得稅
C.對1萬元的獎金免納個人所得稅,對10萬元的受贈金可減納個人所得稅
D.對11萬元減納個人所得稅
3.下列哪一項個人所得不應免納個人所得稅?( )
A.某體育明星在奧運會上獲得一塊金牌,回國后國家體育總局獎勵20萬元人民幣
B.某科學家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每月200元人民幣
C.某高校教師取得一項發明專利,學校獎勵5萬元人民幣
D.李某新買的寶馬車在某風景區停靠時,被山上落下的石頭砸壞,保險公司賠付李某的6萬元保險金
4.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是,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之日起( )
A.15日 B.30日內 C.60日內 D.90日內
5.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 )工資報酬。
A.100% B.150% C.200% D.300%
陜西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例題答案
1.【解析】A。《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3條規定,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超過五千元。A正確。
2.【解析】C。《個人所得稅法》第4條規定了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個人所得范圍,包括: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須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五、保險賠款;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T.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所以,公安部頒發的獎金應當免于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第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二、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三、其他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減稅的。所以,10萬元的捐款經過批準后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
3.【解析】C。《個人所得稅法》第4條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二、儲蓄存款利息,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五、保險賠款;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A項屬于省部級單位發的體育方面的獎金;B項屬于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津貼;C項盡管屬于科技方面的獎勵,但不屬于省部級單位所頒發的;D項屬于保險賠款。
4.【解析】C。《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選項C為正確答案。
5.【解析】C。《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3條第1款第2項規定:“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選項C為正確答案。
陜西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例題精講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