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精選題含答案
河南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精選題(一)
C. 世界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 D.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 馬克思曾說:“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許多建筑師相形見絀。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下列選項不能很好地解釋這一論斷的是( )。
A. 蜜蜂建筑蜂房是動物本能的活動
B. 建筑師的活動是人類所特有的
C. 蜜蜂建筑的蜂房太小,不能滿足其他動物的需要
D. 建筑師在筑房之前已具有自我認識和既定目的
3.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總特征是( )。
A. 物質和運動相統一的觀點 B. 認識和實踐相統一的觀點
C. 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觀點 D. 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相統一的觀點
4.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出版、言論、集會、結社自由。這體現了法的( )。
A. 指引作用 B. 評價作用 C. 教育作用 D. 預測作用
5. 采取一定的結構形式具體規定人們的法律權利、法律義務以及相應的法律后果的行為規范是( )。
A. 法律原則 B. 法律規則 C. 法律條文 D. 法律概念
河南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精選題答案
1. D【解析】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的內容包括:(1)世界是統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個;(2)世界統一的基礎是物質;(3)物質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說明,世界是按其固有規律在時空中永恒運動的統一的物質世界。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和任何條件下從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世界,堅定不移地從物質世界及其運動規律出發,也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是從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
2. 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實踐的本質和基本特征。蜜蜂建筑蜂房是動物的本能活動,而建筑師筑房是有目的、有意識地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是人類所特有的。因此A、B、D選項的說法是對馬克思這一論斷的正確解釋,C選項是明顯錯誤的解釋。
3. C【解析】 唯物辯證法,即“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總特征。C選項正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世界、物質和運動具有內在統一性,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的內容,A選項不正確。認識和實踐相統一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內容,B選項不正確。唯物辯證法是由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相結合而得到的,但其基本觀點和總特征不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相統一的觀點,D選項不正確。
4. A【解析】 法作為普遍使用的社會規范,具有指引、評價、預測、教育和強制五種作用。指引作用,是指法(主要是法律規范)對本人行為起到導向、引路的作用。根據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分為確定的指引和有選擇的指引。其中,義務模式對人們行為的指引是確定的指引,即“必須怎么做”;而權利模式對人們行為的指引是有選擇的指引即不確定的指引,表現為“可以怎么做”。題干中引用的憲法規定,就是法的有選擇的指引,體現的是法的指引作用。答案為A。
5. B【解析】 法律規則是指具體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并設置相應的法律后果的行為準則。在邏輯意義上是由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要素組成。法律原則是為法律規則提供各種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指導性的價值準則或規范。法律條文所表現的既可以是法律原則,也可以是法律規則。法律概念是指人們認識法律事務、法律行為、法律狀態等法律現象所形成的相關法律術語。由此判斷,本題答案為B。
河南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精選題(二)
6. 社會主義法是( )的體現。
A. 工人階級的意志 B. 農民階級的意志
C. 全國公民的意志 D. 廣大人民的意志
7. 法與政治都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都反映一定社會主體的意志和利益,兩者相互作用、密切關聯。下列關于二者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政治可以影響和制約法和法治的內容
B. 法具有確認和調整政治關系并直接影響政治發展的作用
C. 每一具體的法都有相應的政治內容或要求
D. 政治在與法發生關系的過程中經常居于主導地位
8. 建立和完善廣泛的統一戰線,是建立、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的重要保障。下列各項不屬于憲法中定義的愛國統一戰線組成部分的是( )。
A. 社會主義勞動者 B. 社會主義建設者
C. 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D. 擁護民族團結的愛國者
9.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當代中國人權是多數人的和全國人民的人權,( )是首要的基本人權。
A. 生命權和健康權 B. 政治權利和人生權利
C. 生存權和發展權 D. 生命權和平等權
10.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凡在我國領域內的犯罪( )。
A. 一律適用我國刑法
B. 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都適用我國刑法
C. 我國公民適用我國刑法
D. 所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公民一律適用我國刑法
河南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精選題答案
6. D【解析】 法是上升為國家意志的掌握政權的階級的意志,并且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主義法也不例外。由此可知,社會主義法是由社會主義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是上升為社會主義國家意志的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體現。A、B項是片面的說法;C項說法不正確,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敵對分子雖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但不屬于人民,是人民的敵人,法是不可能反映其意志的。本題正確答案為D。
7. C【解析】 政治對法有直接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國家、階級、政黨、民族的政治活動的內容及其影響,往往不可避免地影響和制約法和法治的有關內容。因此A項說法正確。法可以確認各階級、階層、集團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可以反映和實現一定階級、集團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要求,為一定階級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服務。同時,法還可以對危害掌握政權階級的行為采取制裁措施,起著捍衛其政治統治的作用。因此法具有確認和調整政治關系并直接影響政治發展的作用。B項說法正確。法反映政治,但并不是每一具體的法都有相應的政治內容或要求。法還有執行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不能把法調整的一切社會關系都歸結為政治關系。因此C項說法錯誤。就法與政治兩者的相互作用說,政治對法的作用更明顯、更直接,政治在與法發生關系的過程中經常居于主導地位。這特別表現在政治的發展變化,直接導致法、法治的發展變化。因此D項說法正確。根據題目要求,本題應選C。
8. D【解析】 我國《憲法》序言中對愛國統一戰線的描述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可見D項所述并不屬于憲法中關于愛國統一戰線的定義范圍。故本題選D。
9. C【解析】 所謂生存權,是指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和歷史條件下,人們應當享有的維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的權利。發展權是生存權的延伸,指公民享有使其現有生存狀態隨社會發展而良性發展的權利。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的人權,也是享有其他人權的基礎;沒有生存權和發展權,其他一切人權均無從談起。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10.B【解析】 我國《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也就是說原則上在我國領域內發生的犯罪應適用我國刑法,但也有例外情況。如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就需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但適用我國刑法的并不限于我國公民。由此可知最嚴謹的表述為B項。
河南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精選題含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