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選領導政治知識專練題附答案
四川公選領導政治知識專練題(一)
B.從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
C.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
D.從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內容是( )。
A.實踐觀點
B.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
C.世界觀和方法論
D.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3.“人對一定問題的判斷越是自由,這個判斷的內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這句話指的是( )。
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斷,就越是自由的判斷
B.沒有超時間、超歷史的絕對的自由
C.自由是必然的根據
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4.哲學家依照他們對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而形成了兩大陣營: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這兩大陣營劃分的標準是( )。
A.是否承認世界的同一性
B.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
C.是否承認世界的可知性
D.對意識有無能動性的不同回答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依據的辯證法原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斗爭性原理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四川公選領導政治知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方法。舊唯物主義只從客體、直觀的形式以及人的受動性出發,而唯心主義則抽象地發展了人及其意識的能動性,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從能動與受動辯證統一的實踐中解決哲學的基本問題。掌握這個根本,就可以輕易排除A、D兩個選項;而對于B項,從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出發也可能只停留在理論的探討上。故本題選C。
2.【答案】B。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論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兩大組成部分,實踐概念是它的基礎。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準確地表達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故本題選B。
3.【答案】A。解析: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即必然性的認識愈深刻、精確,他的改造世界的實踐就愈自覺、主動,因而也就愈自由。因此,人對一定問題的判斷越是自由,這個判斷的內容所具有的必然性越大。而“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斷,就越是自由的判斷”與這句話是同樣的意思。故本題選A。
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劃分的標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互相對立的兩大基本派別。在世界統一性問題上,徹底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者都承認世界具有統一性,所不同的是:唯心主義一元論主張世界統一于精神;而唯物主義一元論則主張世界統一于物質。關于世界的可知性,絕大多數哲學家都認為世界是可知的。但由于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可知論者對世界可知性的解釋也是有根本區別的。唯心主義者把世界看成精神的產物,思維能夠認識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是思想內容的內容。辯證唯物主義則認為,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已經認識和尚未認識的事物,是徹底的可知論者。關于意識有無能動性的問題,徹底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承認意識具有能動性,只是唯心主義者否認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片面地夸大意識的能動性,把意識的能動作用絕對化;唯物主義者則堅持辯證的反映論,認為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發揮又是有條件的。因此,A、C和D項都不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劃分的標準。而對兩者進行劃分的唯一標準就是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凡是認為自然界、存在、物質是第一性的,思維、意識、精神是第二性的,就屬于唯物主義陣營;凡是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和物質,物質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識、思維的派生物或表現,就屬于唯心主義陣營。故本題選B。
5.【答案】C。解析:矛盾特殊性是唯物辯證法原理的內容之一,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這一原理的方法論意義是:具體問題具體務析、一切從實際出發等。故本題選C。
四川公選領導政治知識專練題(二)
1.“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哪個原理完全一致?( )
A.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B.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
C.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
D.從認識到實踐,從實踐到認識
2.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錯誤在于( )。
A.沒有自然科學的依據
B.不懂得一般和個別的辯證關系
C.否認了物質的客觀性
D.是對物質的自發猜測
3.在新世紀新階段,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的根本途徑是( )。
A.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B.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C.努力發展社會經濟,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質生活水平
D.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
4.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的與時俱進,要特別重視的是( )。
A.制度創新 B.科技創新
C.文化創新 D.理論創新
5.“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的觀點屬于( )。
A.樸素唯物論 B.樸素辯證法 C.形而上學 D.唯心論
四川公選領導政治知識專練題答案
1.【答案】B。解析:從群眾中來是指認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指認識到群眾中去,即從實踐中獲得認識,然后用認識指導實踐。故本題選B。
2.【答案】B。解析: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是建立在近代科學原子論基礎上的哲學觀點,即把自然科學變成哲學觀點,因此這種觀點有科學依據,不否認物質的客觀性。但它把某種特殊的物質形態誤認為物質的一般形態,即用個性來取代共性,也就是不懂得一般和個別之間的辯證關系。故本題選B。
3.【答案】C。解析:在新世紀新階段,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的根本途徑,仍然是努力發展社會經濟,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為實現更高水準的社會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質基礎。故本題選C。
4.【答案】D。解析: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與時俱進,特別應該重視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是基礎,是關鍵,其他一切創新都是在理論創新的指導和推動下進行的。故選D。
5.【答案】C。解析:割裂了物質和運動的聯系,不承認運動的客觀性,這是形而上學的觀點。故本題選C。
四川公選領導政治知識專練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