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習題帶答案講解
海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習題(一)
C.人生真正價值在于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
D.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不斷積累自我價值
2.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 )。
A.用民主的說服教育的辦法 B.實行“統籌兼顧 適當安排”
C.實行“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 D.實行民主集中制的辦法
3.我國對外開放的對象是( )。
A.所有國家 B.周邊國家
C.與中國友善的國家 D.發達國家
4.未來學家尼葛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從認識與實踐的關系來看,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
A.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 B.實踐是認識的先導
C.實踐高于認識 D.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
5.人類對自然界的全部“統治”力量在于( )。
A.人類必須依賴自然,因為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前提
B.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
C.人類能維護生態平衡
D.人類能忍受和利用自然規律
海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C。講解:“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是一種雙贏原則的體現,即:你有了作為,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社會就給你更好的位置;同時,當你坐到了適當的位置,就能調動多種資源,更好的施展才華。這句話啟示我們,人生真正價值在于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故本題選C。
2.【答案】A。講解:《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毛澤東同志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重要著作,文中毛澤東全面地分析了各種類型的人民內部矛盾,系統地論述了正確處理各種矛盾的方針政策。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作為從政治上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故本題答案選A。
3.【答案】A。講解:我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所謂全方位就是不論對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實行開放政策。各民族各國家,無論大小、無論發展程度如何、屬于什么性質和類型,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可以和我們互通有無,我國都應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同它們的經濟貿易關系。故本題選A。
4.【答案】C。講解:A項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的說法是錯誤的,認識可能落后于實踐,也可能超前于實踐,故A不選。B項實踐是認識的先導的說法也是錯誤的,認識同樣也可能先于實踐從而作為實踐的先導去指導實踐,故B不選。D項說法錯誤,實踐和認識有統一性的一面,但不是說實踐與認識二者可以合為一體,故D不選。題干當中“預測未來”可以看做認識活動,“創造出來”可以看做實踐活動,而“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強調的就是認識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要以預見為基礎,通過實踐真正把科學的預測和理論轉化為現實,體現了實踐高于認識。故本題選C。
5.【答案】D。講解:恩格斯指出:“人類可以通過改變自然來使自然為自己服務,來支配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統治力量就在于能夠認識和正確地運用自然規律。”故本題選D。
海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習題(二)
1.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符合( )。
A.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統一的要求
B.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
C.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要求
D.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和要求
2.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和利用的,中國漁民歷來在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從事生產活動。早在明朝,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就已經是中國海防管轄范圍,是中國臺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從來就不是什么“無主地”,中國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無可爭辯的主人。這體現( )。
A.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促進作用
B.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漸進的
C.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D.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3.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構建和諧的民族關系對我國意義重大。正確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 )。
A.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B.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D.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實現民族團結
4.( )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A.解放思想 B.與時俱進 C.發展生產力 D.創新
5.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符合( )。
A.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統一的要求
B.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
C.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要求
D.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和要求
海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C。講解:重點論和兩點論相統一原理指出: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結合本題分析,題干中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屬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屬于次要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題干是符合重點論和兩點論相統一的要求的。故本題選C。
2.【答案】C。講解:題干意在反駁那些認為“釣魚島”是“無主地”的人們,釣魚島屬于中國的領土是有客觀依據的,它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C項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3.【答案】D。講解: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是馬克思主義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前提,民族團結是民族平等的發展趨勢和必然結果。故本題選D。
4.【答案】D。講解: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故本題選D。
5.【答案】C。講解:重點論和兩點論相統一原理指出: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結合本題分析,題干中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屬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屬于次要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題干是符合重點論和兩點論相統一的要求的。故本題選C。
海南公選考試政治知識習題帶答案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