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選考試行政法練習題附答案
1.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是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 )
A.合法性
B.合理性
C.適當性
D.合法性與合理性
2.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規章之間不一致的,應報請( )作出解釋或者裁決。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國務院
3. 國家賠償法規定,行政賠償請求人請求行政賠償的時效為2年,是從( )之日起算。
A.行政機關作出侵權行為
B.受害人知道侵權行為
C.侵權行為被確認為違法
D.受害人知道有賠償請求權
4. 張某和李某是鄰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執行中,人民法院執行人員將案外人李某的一間房屋當作被執行人張某的房屋強行拆毀。李某提出賠償請求,該損失應由( )賠償。
A.應當由張某負責賠償
B.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人員負責賠償
C.應當由人民法院負責賠償
D.屬于意外事件,由李某自己承擔
5. 以下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則的是( )。
A.回避制度
B.表明身份程序
C.簡易程序的適用
D.時效制度
6. 下列各項不屬于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的是( )。
A.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B.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
C.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D.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7. 行政法在形式上的重要特征是( )。
A.有統一而系統的法典
B.不同于刑法、民法,它沒有一部統一完整的法典
C.在部分國家有統一而系統的法典
D.我國有統一而系統的法典
8. 下列何項屬于行政裁決( )。
A.行政機關對行政糾紛的裁決
B.人民法院對行政糾紛的裁決
C.行政機關對特定民事糾紛的裁決
D.行政機關對行政區域邊界糾紛的裁決
9.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違法事實確鑿且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 )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A.100元
B.20元
C.200元
D.50元
10.行政授權的依據是( )。
A.憲法、法律、法規
B.法律、法規
C.法律、法規、規章
D.法律、行政法規
11.徑直申訴程序是怎樣的?( )
A.首先申請原處理機關進行復核
B.不經復核直接進行申訴
C.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向公務員主管部門進行申訴
D.向行政監察機關進行申訴
12.人民法院在第一審行政審判程序中,應當更換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 )。
A.不予受理
B.駁回起訴
C.中止訴訟
D.終結訴訟
13.復核、申訴期間對已經做出的人事處理決定( )
A.停止執行
B.不停止執行
C.暫緩執行
D.根據原處理機關意見決定是否執行
14.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 )內提起,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A.15日
B.30日
C.2個月
D.3個月
15.在行政復議中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 )內提出書面答復,并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A.15日
B.5日
C.7日
D.10日
16.行政行為一旦作出非依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不得變更,這是行政行為( )的要求。
A.確定力來源:www.Examw.com
B.拘束力
C.執行力
D.公定力
17.行政機關在一般程序的行政處罰中調查或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 )。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18.國家賠償的主要方式是( )
A.賠禮道歉
B.恢復原狀
C.支付賠償金
D.返還財產
19.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形式有( )
A.履行法定義務
B.接受行政處分
C.履行職務
D.停止執行違法的行政行為
20.關于機關對聘任制公務員的管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與委任制公務員的管理規定相同
B.公務員法的管理規定均適用于聘任制公務員
C.聘任合同的內容中可以有不執行公務員法管理規定的部分
D.聘任合同一經簽訂不得更改或者解除
21.行政復議機關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 )。
A.合法性
B.合理性
C.合法性與合理性
D.以上都不對
22.行政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賠償請求人的申請之日起( )日內依法作出賠償決定。逾期不予賠償或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 )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A.2個月,3個月
B.3個月,2個月
C.30天,30天
D.2個月,30日
23.國家賠償實質上是( )的責任。
A.國家機關
B.公務人員個人
C.國家
D.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
24.關于轉任的范圍和特點理解正確的是( )。
A.轉任在機關內部的范圍是有限制的
B.轉任的范圍是在本部門,本單位的不同職位之間
C.轉任包括跨地區,跨部門的轉任
D.轉任中公務員的職務不會發生升降
25.鄉政府接受縣公安局的委托行使治安處罰權(50元以下罰款和警告),鄉政府行使此權時的身份是( )。
A.行政主體
B.被授權組織
C.被委托組織
D.行政相對人
公選考試行政法練習題答案:
1. 【答案】A。解析:《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選項A正確。
2. 【答案】D。解析:《行政訴訟法》第53條第2款規定,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規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不一致的,以及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之間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選項D正確。
3. 【答案】C。解析:《國家賠償法》第32條第l款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
4. 【答案】C。解析:《國家賠償法》第31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第l9條第l款規定。行使國家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故C為答案。
5. 【答案】A。解析:行政公正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辦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對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別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對人。選項A體現了該原則。應選。表明身份程序,要求在行政處罰主體行使行政處罰權之前。必須向被處罰對象主動出示能表明職務身份的證件以及正在執行公務的證明。這一程序目的是防止越權處罰、無權處罰等濫施處罰的現象。排除B選項。C、D項體現了效率原則的要求。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項。
6. 【答案】B。解析: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大要素構成。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即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也稱行政法主體或行政法律主體,是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物、行為和精神財富。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間權利義務。行政法律關系既然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那么,由權利、義務構成的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也是行政法律關系不可缺少的要素。選項B為正確答案。(www.Examw.com)
7. 【答案】B。解析:行政法形式上的特點有兩點:1.行政法賴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數量眾多,居各部門法之首。2.行政法沒有統一的法典形式。選項B為正確答案。
8. 【答案】C。解析:行政裁決指行政機關依法律、法規授權,對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有關,與行政合同有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行為。選項C為正確答案。
9. 【答案】D。解析:《行政處罰法》第33條規定:“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D項為正確答案。
10.【答案】B。解析:我國通常意義上的行政授權概念有其獨特的內涵,是指法律、法規將某項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職權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法定方式授予某個組織的法律行為。選項B正確。
11.【答案】B。解析:《公務員法》第96條規定:“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處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核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按照規定向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或者作出該人事處理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也可以不經復核,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El內直接提出申訴。”選項B為正確答案。
12.【答案】B。解析:《行政訴訟法解釋》第23條規定:“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13.【答案】B。解析:《公務員法》第91條規定:“原處理機關應當自接到復核申請書后的三十日內作出復核決定。受理公務員申訴的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復核、申訴期間不停止人事處理的執行。”選項B為正確答案。
14.【答案】D。解析:《行政訴訟法》第3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選項D為答案。
15.【答案】D。解析:《行政訴訟法》第43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選項D為正確答案。
16.【答案】A。解析:行政行為的確定力是指已經生效的行政行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所具有的不受人改變的法律效力。選項A正確,應選。
17.【答案】A。解析:《行政處罰法》第37條規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因此選項A為正確答案。
18.【答案】C。解析:《國家賠償法》第25條規定:“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選項C為正確答案。
19.【答案】A。解析: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承認錯誤,賠禮道歉:②接受行政處罰;③履行法定義務;④恢復原狀,返還財產;⑤賠償損失等。選項A正確。
20.【答案】C。解析:《公務員法》第97條規定:“機關聘任公務員,應當按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簽訂書面的聘任合同,確定機關與所聘公務員雙方的權利、義務。聘任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或者解除。”可知選項D不正確。《公務員法》第99條規定:“機關依據本法和聘任合同對所聘公務員進行管理。”故排除B項。第40條規定:“委任制公務員遇有試用期滿考核合格、職務發生變化、不再擔任公務員職務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職務的,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和規定的程序任免其職務。”可見對于委任制公務員的管理應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排除A項。
21.【答案】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7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并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據此行政復議不僅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而且部分審查行政行為的合理性,抽象行政行為是部分、有限地納入行政復議的范圍。
22.【答案】A。解析:《國家賠償法》第l3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可見,選項A為答案。
23.【答案】C。解析:《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國家賠償由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可見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損害的是國家機關和其工作人員。《國家賠償法》第十四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者受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承擔賠償責任的形式上是賠償義務機關,實際上是國家,造成損失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承擔責任實際上是行政機關內部的處理。選項C為正確答案。
24.【答案】C。解析:《公務員法》第65條規定:“公務員在不同職位之間轉任應當具備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和職數內進行。對省部級正職以下的領導成員應當有計劃、有重點地實行跨地區、跨部門轉任。對擔任機關內設機構領導職務和工作性質特殊的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應當有計劃地在本機關內轉任。”對省部級正職以下的領導成員可以實行跨地區、跨部門的轉任。選項C為正確答案。
25.【答案】C。解析: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是指依法律、法規授權而行使特定行政職能的非國家機關組織。本題鄉政府的處罰權并非來自法律、法規的授權,而是來自行政機關的委托。故排除B項。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并能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社會組織,包括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題目中鄉政府接受委托行使治安處罰權,并不能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縣公安局是行政主體。排除選項A。行政相對人是相對于行政主體而言,是被管理的對象,D項明顯不符合題意。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是指接受行政機關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職權的社會組織。被委托的組織只能根據委托行使一定的行政職權。選項C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