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的作文素材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中作文是占著很大比例的分數的。而如果在作文中增加一些名言警句也有利于增加我們文章的韻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考的作文素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篇1】
陶淵明篇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的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采菊之外,還做了些什么?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2、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于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陶潛伴著“莊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采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3、是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愿望,寫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4、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么寄托?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托于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
關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篇2】
杜甫篇
1、從你的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我讀出了你的心胸之開闊,襟懷之豁達,志向之高遠,我讀懂了站在山頂上的身姿才是瀟灑,把眾山飽覽于眼底的感覺才是快樂。于是從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種充滿了自信的豪爽。
2、當一句“憂端齊終南,茍床豢啥蕖保一次又一次地浮現在眼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身著用怨恨織成的衣衫,用愁苦覆蓋臉面的你、你的腳步里透著沉重,你的舉止中飽含壓抑,你的每一個表情都充滿了對世道的無奈與不滿、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艱難;令你擔憂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個國家的危難、于是,在我心目中,“無私”與“偉大”兩詞已悄悄的跟定了你。我為你的才高八斗卻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壯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嘆;既然上帝塑造了一個才華橫溢的你,又為什么讓你在悲哀無奈中死去?既然你帶著不凡的氣質來到世間,卻又為什么只因貧困就匆匆離開人世?皆大悲哀!
3、他的一生都被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難追趕。他甚至還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縷余光,就被離亂的秋風,吹往落木蕭蕭的江畔。
皇帝和宮城已在側身時漸次遠去。十年客居,連同遲開的牡丹,一起被經年的'雨水沖淡。當百姓的血淚最終融匯于戰火,天地間只剩下踉蹌的步履,輾轉于破碎的山河。輾轉于饑餓和病痛,展轉于旅途的滿目瘡痍的憂愁。異鄉的屋頂灑滿月光和露水,露從今夜白,白發連著秋草。而秋草,秋草瑟縮于一個人的消瘦。
只有草堂在蜀中等他,這世間唯一的棲息地,將在宿命中迎來一個漂泊者的孤獨靈魂。他不再是一個詩人,他只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在妻子無助的淚眼里,承受著稚子新亡的巨大哀傷,并承受著命運,或被命運擺弄的結局。一個用身軀支撐著王朝的人,卻被堂上墜落的瓦片擊傷,一個一生熱愛祖國的人,始終被祖國遺棄。
沒有什么再能夠拯救,包括筆端的千萬間廣廈,也將注定坍倒。
所有的淚水朝向一個襤褸者滂沱,但他已無法看見一個時代的輝煌。最終依賴于歌吟,也最終于湮沒于歌吟。
4、當讀罷你的《春夜喜雨》,我發現,原來在你的人生中還有愉悅歡樂,是啊,你是熱愛生命的,熱愛自然中的一點一滴,但黑暗的社會世道偏偏摧毀了你平靜的心,世道不允許你有快樂,戰爭不同意你活得灑脫,一切的一切切斷了你與快樂之間的繩索,更是悲哀至極。
你是如此遙遠又是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你用悲苦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卻在用詩章延續著自己的生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憂愁、痛苦把你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荊棘,但你留在文學史上的印跡卻是處處充滿了鮮花與贊語。無奈,憤恨磨滅了你生活的信念,但你的不朽的靈魂因你的詩而永遠有青春活力。
關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篇3】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阿列克謝·梅列西耶夫的飛機被擊落,他在雙腿受傷、凍壞的情況下爬行了18個晝夜,最后回到自己的陣地。雙腿截肢后,他經過鍛煉,重又駕駛殲擊機作戰。
他很重視人的體育積極性,這種積極性對健康和精神狀態都是不可缺少的。他從童年時代起就喜歡運動,喜歡劃船,踢過足球,當過守門員。他停飛后每天早晨拼命鍛煉,每天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預防感冒。
分析:對于一個雙腿截肢后又重回駕駛室的人來說,那絕對是一個奇跡。奇跡的發生需要一個支撐點,那就是毅力。
話題:“真正的殘廢”“殘而不廢”“精神的力量”。
關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篇4】
東晉詩人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有一次,郡里的督郵到彭澤檢查公務。郡里派人送信給陶淵明,要求他做好迎接準備,也就是備好禮品,備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來迎接。陶淵明氣得將信撕得粉碎。他大聲說:“我決不為小小縣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聲下氣地向那些家伙獻殷勤!”說完,脫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辭官回家了。
分析:沒有高尚的品德和氣節就無法做出這樣的舉動。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傳,這正是人們對高尚品德和氣節的追求與向往。
話題:“品德與氣節”“人生的追求”
關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篇5】
有一天,幾個侵入維也納的拿破侖的軍官,發現了大名鼎鼎的音樂家貝多芬,就要求給他們演奏。貝多芬拒絕了,可是,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為了逢迎這些侵略者,竟強迫貝多芬演奏。貝多芬憤怒到了極點。他一腳踢開大門,回到住處,立即把公爵送給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為公爵,只不過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為貝多芬,卻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過去有的是,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分析:貝多芬的拒演,體現了一名愛國者的民族氣節以及個人的尊嚴。
話題:“人格的尊嚴”“自尊與他尊”
關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篇6】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特務機關企圖強迫在北京的京劇界捐獻飛機義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當即拒絕說:“我不能給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程硯秋深知日本帝國主義者的兇殘,擔心自己的拒演連累別人,于是他不卑不亢地說:“獻機義演的事,我程某人寧死在槍口下也決不從命,請轉告日本人,不要找梨園同行的麻煩。”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分析:面對兇殘的敵人,程硯秋“威武不能屈”的氣節讓人敬畏,令人欽佩。
話題:“氣節”“大寫的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