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語文作文
寫好作文的核心除了直接說出我們的觀點,還要對我們的觀點加以證明,證明觀點的時候,就需要事實材料或者前人的觀念的材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蘇高考語文作文,供您查閱。
江蘇高考語文作文(篇1)
小誠畢業后,在市里當會計科科長,職務不大,權力不小,那些燙手的金子只有他能拿捏得住。
這天市長秘書過來了,是個女的,套裝短裙,走路一扭一擺,嘴唇涂的口紅可以刷墻,臉上抹的脂粉能蓋個瓦房。
她拋了拋媚眼,嬌滴滴地說:“科長小弟弟,新來的吧,跟我喊姐得了。”小誠家有嬌妻,這么個嬌艷女郎如此稱呼他,他還受得了。他臉紅的答道:“姐!”“哎,我這小弟還真帥呢。”說著就要捏小誠白白凈凈的臉蛋,小誠躲之不及,忙說:“姐,你自重,我有妻室。”
這女秘書頓時來了火:“喲,你算哪根蔥呀,給你點顏色,你真以為自己是彩虹啊!還吃軟不吃硬,老娘懶得跟你放屁!明說了吧,市長要調一撥款子,要蓋一幢別墅。”
“不行,這錢是公家的!”小誠一口回絕。“喲,你還真倔呀!不行也得行,市長說了算!”一棟寫字樓都給他們的吵鬧聲震響了,眾人如蒼蠅看見屎似的,都跑來了。
一人偷偷拉了拉小誠的衣角:“別跟她一般見識,她可有后臺呀。”小誠不屈不撓:“有后臺怎樣,我就不讓。”
秘書看著人多,放了一句話,便走了:“小樣,一會兒市長會來找你的。”
果然,一會兒有人喊:“小誠,市長找你。”
市長都是一個樣,富態,笑容可掬,滿面春風:“呀,小誠,你好,你好,新來的吧!還習慣吧!”
“他能不習慣,都成霸王了,這里都成他的地盤了,誰敢惹他呀!”女秘書回了一句。
“小艷!”市長瞪了一下那個小艷的秘書一眼,然后和藹可親地說:“你先出去。”又掉過頭來:“來,小誠,坐!”
一扭一擺的那位秘書一扭一擺地走了。
兩根煙工夫,市長開始陰沉著臉:“小誠呀!大學畢業讀書不少吧?”“嗯。”小誠不敢直視。“知道魯迅的一句話么?叫‘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熟悉吧?”“嗯。”小誠不知道他要唱哪一出。
“我們的毛主席說過:”人多力量大!知道為什么嗎?“小誠茫然的搖搖頭。”知道為什么我能當上市長嗎?因為我有人哪!哈哈哈!有人就有路子,知道嗎!你會知道的,好了,你可以走了,那筆款子你撥給我就是了。“
小誠終于知道了什么叫“后臺”,什么叫“路子”,終于理解了市長的“良苦用心。”
小誠當然給了市長那筆款子,會計簿上當然沒有記下,可他私底下準備了一個本子……
在科里,他漸漸耳聞一些市長的“先進事跡”,他一筆筆記下了。
時間到了,他交給老婆,讓她去紀委。老婆臨走時他說:“我以后的‘路’,就看你的了。”
很快,調查組來人了,因為證據確鑿,調查組沒有處于被動地位,市長當然繩之以法了,還牽連了一干人等,包括那位拉小誠衣角的仁兄,和那位妖艷的秘書,只有小誠例外。
押上警車的時候,小誠喊住市長,說:“市長,那句話該改一改了,應該說‘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沒了路’您說呢?”
市長啞然。
江蘇高考語文作文(篇2)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闊步,氣勢凌人;有人亦步亦趨,低唱徐吟;有人正氣浩然,仰天長嘯。但要記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曾記否?一篇《赤兔之死》轟動文壇,小生有幸拜讀,確是佳作。但此之后,方言之作猶如雨后春草,呈現瘋狂態勢,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于是乎,屈原從汩羅中爬上來又跳下去;項羽自刎更是免費表演,隨處可見;韓信干脆賴在胯下討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歷史,都不夠后來人習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編也到了盡頭。一眼望去盡是學子們迷茫的眼神。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條路,前人走過創造了輝煌,而今再走卻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可悲!可嘆!不知他們是否真不明白;李商隱、杜牧的詩,再好也只是小李杜;即便做了十足的古人,寫出十足十的古文,也不過是“代古人言爾”!
別人的路學不得了,不如開辟自己的吧!那又是怎么樣呢?
想當年,韓寒半個小時一篇《杯中窺人》何其偉哉!于是又一批學子走上創新之路,通篇文學支離破碎叫有個性,一首詩誰也看不懂叫有深度,看到天空一片羽毛落下便汗流滿面這叫有文人情懷。走前人老路固然不妥,但糾枉過正想從中國直接打通地心去美國也是行不通的。
自己的路來源于前人,而又不拘泥于前人,方能走出自己的輝煌。
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哪一樣不能在前人身上找到印跡,又哪一樣不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我們的作文也要走出自己的路,做創新的人。
說到離別,再不是折柳相送、灞橋淚別,現代的通訊足以維持兩個人的聯系了。如今再說“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于嗎?一個電話、一架飛機,到哪都能“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不是?
故而,作文當重創新,做人當有個性,走路當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用《西游記》的一句歌詞結尾吧!“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江蘇高考語文作文(篇3)
與車共舞20世紀初,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由三輪到四輪,從無蓋到封閉再到敞篷,汽車的功率不斷提高,人們“假車馬”而“致千里”,世界在人們的腳下變小。人們紛紛贊嘆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21世紀,汽車成為了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卻不再受到那樣的贊譽。噪音、尾氣污染,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開車出行,轉而回歸原始,投奔自行車或是雙腳。不僅如此,汽車在有些人的眼中更成為了快節奏,城市化生活的禍首,被指責。
不可否認,汽車為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了快節奏的生活。人們耳邊回響著“向前向前”“加速加速”之類的話語,期望一腳油門,一聲呼嘯就可以快速到達目的地。人們不再耐煩于等待,甚至將孩子們與昆蟲最自然的交流看成是浪費時光和虛度年華。
“草在結它的種子,樹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就站著,不說話”,這是詩人顧城的慢節奏生活,而今這樣的生活卻只存在詩人的精神花園或是上一輩的記憶中。在田野中漫步或者騎行,隨時停下采擷腳邊的野花,無車的時代人們曾有過這樣的愜意生活,而今人們駕著車飛速掠過一片片田野,只見得金黃一片,心中貧瘠而躁動。
那么,我們真的不能與車和諧相處了嗎?
也不盡然。一位詩人在千年之前就為我們提供了答案“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是否周身一片喧囂,川流不息,只要擁有內心的獨立,就能擁有如同顧城或是陶淵明一樣的澄澈內心。
當我們身陷阻塞的車流中時,不必再暗自憤恨地咒罵,打開窗,可以看見同樣歸家的飛鳥寫給天空的散文詩,可以看見樹葉與晚風最后一次盡情的舞蹈,可以瞥見另一扇車窗后焦急歸家的同路人。一切并沒有那么著急。不僅如此,車輛并不僅僅將我們載往壓抑逼仄的辦公室,路途的另一端擁有更多的可能與期待,是郊區楓林的漫山紅遍,是異國風情的樂曲舞蹈,是遠方姑娘的純凈的笑容……
木心先生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的車馬都快了起來,風馳電掣,而日色依舊緩慢,一生依然可以只愛一個人。
與車共舞,一樣有璀璨人生。
江蘇高考語文作文(篇4)
車里車外淅瀝瀝的雨肆意地下著,我在車里,雨在車外。
人人都愛車,遠行、踏青離不開車。外出,有車就有安全感,天亮天黑,都會被車擋在外面,為我們創造的是暖暖燈光和適宜的溫度。晚間,將要回家的時候,按下手里的鑰匙,車燈便開始遠迎,像侍衛,將要帶我安全離開,無論什么樣的環境,車都會幫助我們應對。有言云之:有燈就有人,我說:有車就有人。
車里,是奮進的人生。
當方向盤確定了角度,目的地也就近在咫尺,車里的種種操作按鈕就是我們的種種動力,每一件都至關重要,速度控制著時間,引擎牽引著整個車身,坐在車里的我們,集中所有的注意力,開往未來,開往理想,不由得這就是我們每天的狀態,油加滿,調整好狀態便可以開啟一天的生活。開車意味著前進,開車的狀態就是生活的狀態。
有時我們要慢慢地開,因為路況、因為人群,放慢速度是一種智慧,根據情況調整速度和方向幫助我們安全通過艱難路段,很多人喜歡快速地前行,而我總喜歡按部就班慢慢地開,車速能夠隨著自己的意志調控才有安全感,有人說:車品即人品,性格決定了這個人開車的習慣,這也有幾分道理,一個保守的人開車一定也很保守,有些外向性格的人總是喜歡超車和變道。
有時開快車也可見水準,當我們成群結隊出去旅行,想不因技術原因掉隊,也必須開快車。或許總有需要我們打破常規的時候,生活不會千篇一律,應變十分重要,到了加速的時候也必須超越自己。
車外,是風景,是人群。
車外的環境就像生活的外因,不在控制以內,車里的我們要根據車外來決定車里。車外有風雨,車外有阻礙,如果一段路正在檢修,我們就必須繞行,就像很多時候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繞行,沒有一條直路可以到達目的地,必須轉彎,一個又一個彎組成了我們的經歷我們的路,“繞行”規避了風險,找到了捷徑。
車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你來我往,有的成為了朋友,有的只是一面之緣。而作為行者,我們不可以停下,總要牢牢抓好我們的方向盤,注視前方,去追尋一種遠方。
車里的自己,車外的他人。
車里的奮進,車外的人群。
車里的自律,車外的自由。
每一步都認真走過。
江蘇高考語文作文(篇5)
唯愿書香滿人間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博爾赫斯
不分晝夜,無論貴賤,只要是愿與書為鄰、以墨為伴者,書店皆“蓬門今始為君開”,奉上豐盛的精神大餐。小門小店,大義大愛,我要點贊。
心無分別,即是佛心。《論語》有言,“四海之內皆兄弟”;陶潛云,“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盧梭說,“人人生而平等”……一顆平等心,一顆無分別心,古今中外的賢士仁人們傾情呼喚了千年,而世道難免“人敬有錢人,狗咬穿破衣”。書店既沒有以世俗之眼觀人——或戴有色眼鏡看人,或從門縫瞧人,也沒有以世俗之心待世——計成本,衡得失,而一視同仁,不論童叟賢愚,抑或膏粱白屋。“唯書有色,艷于西子;唯文有華,秀于百卉”,在超塵脫俗的詩書面前,眾生平等。商賈逐利,天經地義,趨利而不忘義,實乃大商風范。
“一個愛書的人,不會壞到哪里去。”“人人皆可為堯舜。”涵養圣人之行、君子之品更需圣人之言的教誨,而“國之基在民眾”,唯有最廣大、最基層的民眾成為“與書為鄰”的君子,國家方能成為“君子國”。
曾國藩曾云:“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以改矣。”俗話亦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難于上青天”,而讀書可“以學問自斂抑”,涵養性情,近可“修身”,遠可“齊家”。想當今社會。“路怒族”,暴虐氣、唳氣沖天干云,加塞、別車不一而足,偶生摩擦,動輒老拳相加,甚至刀兵相向。唯有讀書方知什么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暴粗族”,整天出口成“臟”,臭氣熏天,自以為灑脫,接地氣,卻不知早已成了別人內心的粗鄙之輩、不屑之徒。唯有讀書,才會讓你“錦心繡口”,才知道什么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陀螺人”步履匆慌,心忙意亂,為了“生存”丟了“生活”,忘了還有詩和遠方……唯有詩書,才會讓自己“心歸空山”,才明白“此心安處是吾鄉”。
普渡眾生,澤被千秋,知行合一,書店,早已在路上……
學之厚者,家國天下;商之大者,為國為民。一個書香迷漫的社會,不會差到哪里去。書店,是社會經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大廈的一部分,肩負著文化、文明的傳播重任。以星星之火,點燃全社會的燎原烈焰。還是社會文明的一個窗口,社會良心的一面鏡子。不僅顯貴達官,布衣裙釵,可到此一游,享受那“坐擁書城”的愜意,那些村氓野老、販夫走卒,抑或是流民乞兒,亦可到此,享受那片刻的溫存。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從來都折射著一個社會的良心。“山藏千秋不語,水潤萬物無聲。”和諧社會、幸福國度,從這里啟程……
心無分別堪作佛,播散火種功德圓。
不辭辛勞月明伴,唯愿書香滿人間。
江蘇高考語文作文(篇6)
小時候,路是一條羊腸小道,你在這頭,我在那頭。
還記得么?那時的我,小小的,瘦瘦的,你從我媽手中接過我說:“這孩子,瘦成這樣難養嘔!”于是,你省吃儉用,把攢下來的錢給我買奶粉,買糖葫蘆。漸漸地,我胖了,會走路了,一張小嘴甚是乖巧,一有空就跟在你后面,一個勁地叫“奶奶、奶奶”。而你卻瘦了,村上人見了說:“老太婆怎么這么瘦啊?”你笑呵呵地撫摸著我的腦袋說:“千金才買老來瘦啊!”每到周末,你牽著我的手,走過那條羊腸小道來到村口等我媽來接,把我“歸還”后你折身就走;奈不住我一再對你的呼喚,在小道的盡頭,你轉身再朝我揮揮手。我模糊地看到,你用袖子使勁地擦著自己的臉。
那條羊腸小道,如今已鋪上水泥了罷?那些你踩過的腳印,早已不在了。可是,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再大些,路是一電話線,你在家里,我在遠方。
就像鷹要成為翱翔蒼穹的使者,就必須離開母親的懷抱,用雙翅開拓出屬于自己的藍天,——我離開了家,去遠方念書,獨自一人。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和你早就準備好的大袋水果,還有更沉的,是你的千叮嚀萬囑咐。身處異地,成績的不理想,以及同學關系的難處,讓我屢次垂淚。于是打電話給你,向你傾訴,你的話語如涓涓細流,洗滌著我浮躁的、不安的心靈。慢慢的,我適應了環境,也很少想起你。偶爾打電話給你,聽你用高興而微顫的聲音,叫我注意身體云云。我呢,總是用不在乎的口氣應和著,老忘了提醒你不要吃熱過幾遍的菜。我知道,你一直在攢錢,為我。我聽到你對隔壁的李嬸說過:“俺孫子聰明著,俺現在多攢點錢,供她上大學!”
那根電話線,也許是天下最“窄”的路吧,可它卻承載著天下最闊大的愛。
后來啊,路是一張張冥幣,你在天上,我在地上。
你說,你要等我回來再走,可是你忍了三天三夜,念叨了一個禮拜,我還是沒回來。看到你時,你那雙在田間耕作了半個世紀的手涼了。我問自己,上哪找你?唯有借著這些冥幣,讓它們為我鋪一條“心路”,寄托我的深情,問候天堂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