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就要多看一些滿分作文,寫作的時候就能夠靈活套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啟發和幫助。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1
記憶中的那棵樹,凝結著我的憂與愛。
那是小學4年級的一天,盛老師在樹下開了一堂課:“靈魂里不能沒有樹?!彼麖娬{“接地氣”——回到大地的閱讀。“課外閱讀,請從樹讀起:這棵樹,就是大地的神來之筆。每棵樹都依自己的特性自由伸展……用心閱讀,一棵樹透露給你的東西,不會比一本字典少。好,這會兒風吹過來了,你感覺了什么?”
我聽到了風中的樹葉在說話……
這一課讓我終生受用。至今,童年記憶會被樹打開。因為那棵樹,我相信了“神靈”相信了愛,耳朵里沒塞滿那個時代的進行曲,卻灌入不少自然的清涼,生出對大地的敬畏。也明白人可以是另外一種樣子,不必是統一的枕木。
那棵樹留給我的,是關于成長的記憶。
據說童年是一棵樹的傳奇。蓬勃的枝葉,是孩子的多項愛。可為了那年代需要的螺絲釘,樹木被慢慢切削成標準件。
我14歲就上了流水線--每天用機床車出同一規格的地腳螺絲。一日發悶,把腦袋伸出窗外,忽聽一陣朗朗書聲。隔窗就是樹木蔥蘢的校園!不知怎么眼淚就下來了,有一種強烈的被剝奪感。我“憂”:14歲,生命之樹還沒有舒展開,就栽入堅硬的鋼鐵叢林,憋屈著,何時還原成校園樹?
大學夢在那一刻定格。
于是我拼命干活,總算評上勞動模范,被工廠推薦上大學。誰知被清洗出來,因出身不好。后聽說我的名額被權力人士掉了包。
大學夢一再背我而去。
那天我寫下了問號多的日記:小樹有生長的權利嗎?河水有流動的權利嗎?我有上學的權利嗎?為什么權力能剝奪自然的權利???
那棵樹回饋著我對它的愛——所有的樹葉分擔著我的憂!
樹懂得沉默。它從容站著,心思依然浪跡天涯。風中的樹葉張開翅膀,帶著恣意飛揚的動態,有夢從里面滑翔出來……
受到暗示的我,從此多了一項愛好:下班路上會拐進一所學校,拿本書往林子里一坐,直到恍惚把自己坐成一棵樹……就這么把“憂”變成了自學的動能,就這么用“愛”,來表達對樹的敬意。
此刻我身在高考考場,似乎正接近遙遠的大學夢。夢里,再次出現了凝結著憂與愛的那棵樹……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2
不由得想起早上過來趕考時瞅見的一家小餐館,名為“風沙渡”。獨這三字,意境全出,那雜亂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種粗獷渺遠的豪情在胸中激蕩了。
只是一個招牌,卻可以讓這一家平凡的餐館從一干“某氏餐館”、“某某小吃”中脫穎而出,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們也曾坐在這考場,也曾為了理想而奮斗,而他們現在,叫做“蟻族”;他們的住所,叫“蝸居”。當社會的風霜吹涼了熱血抹平了棱角,當學過的知識沒有用武之地丟棄在腦海盡頭,他們早忘卻了身為高學歷人才的驕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喪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讓順從。沒有人生來就是任人踐踏的草芥螻蟻,但如果有一顆甘于平庸甘于卑賤的心,那的歸宿就只是螻蟻。
要成為強者,必先有一顆強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眾生,先必有一股“登臨意”。對,登臨,是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登臨,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登臨。
是否有一顆強者之心,一顆超脫平庸的心,是平庸與出眾者的分水嶺。人只是會思想的葦草,貴的就是會思想。所以人的高貴來自靈魂,來自思想層面的高貴。有了一顆拒絕平庸的心,終有人會從你眼中的堅定,從你不俗的談吐與緊握的雙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即使會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詆毀,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塵”,仍會有“香如故”。
“蟻族”又如何?若心懷鴻鵠之志,俯視那有著優厚境況的燕雀,我堅信:終有一天,能“扶搖而上九萬里”,“朝游北海暮蒼梧”,攜長風,浩蕩而去。
相信“風沙渡”的主人不會是一個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個來自黃土高原的漢子,也必是腹藏詩書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則,怎會有如此豪情、如此透著古韻氣息的招牌?
我必去“風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與老板相視而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拒絕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3
每每煩躁不安時,低頭不語,我就能想起那座橋,那橋下的流水,那流水里融進的我兒時的歡笑……
初春,正所謂“乍暖還寒”時候,我們便會溜出家門,不理會屋后未化的雪與缸里飄著的塊塊冰碴子,我們眼里,只有破凍的潺潺流水與水面上不怕冷的野鴨子。嬉笑著,追逐著,瘋玩在河邊油油的麥田里。有時,牽著心愛的風箏與那頑皮的狗跑啊,跑啊,全然不理會功課的煩惱,更不曾因全球變暖而擔憂,心里只漾著笑,如同河面只漾著野鴨子的叫聲那般。
待春暖花開已成了夜里的夢,我們幾個孩子便相伴漫步在河岸,希望看到有人下河游泳。有人游泳就表明夏天來了。我們從不拘泥于日歷表的規定。直到夏天真的走近,卻仍未見有人下河時,我們捺不住了,相約脫了衣服,喊著“一、二、三,跳”,可嘴里喊著,身子卻往后縮。誰縮得厲害就把誰扔下河里,那進去的扎一個猛子,再探出頭來,“不冷,不冷!”又在不經意間抓把泥巴扔在另幾個人身上。無奈,只好咬著牙,學就義的烈士那般,奮勇地鉆進水里,進了水,才發現河水真的已經暖了。
我們在水里笑了一茬又一茬,水流了一撥又一撥,于是,夏天的暖就被流走了,隨水飄來的是清涼的秋。秋天的河儼然成了亭亭少女,端莊,嫻靜,偶爾被空中的青鳥親吻一下,便羞得滿臉紅暈。可是,她卻不會拒絕與我們這群孩子親密接觸,我們也會做些有詩意的事。撐一枝長蒿,向蘆葦更深處漫溯;拎一窩鴨蛋,舉著鴨蛋放歌……直到夕陽用余輝與河水吻別,我們才依依不舍上了岸,摸摸口袋,卻發現鴨蛋已丟,只剩個破洞,懊悔不已,便想著回家補口袋,可蹦著蹦著就忘了。于是,漏掉的就不只鴨蛋,還有整個秋天。
漏掉了秋,就真的只剩冬了。凜冽的北風狂妄地叫著,企圖把我們困在屋里??晌覀儾慌?,我們沖出家門,依然奔向河岸,又跑到冰上飛來飛去,別提有多快活了。只是嚇得大人在岸上大叫,卻又不敢下去抓,不知是冰太薄還是他們的心太厚……
是的,我的小河和幼時的我,有段共同的生活,那生活滿是歡笑,還有無盡的綠色。可現在呢?只剩下回憶了,橋還是那座橋,河水卻變成了黑色,麥田被改成了磚廠,偶爾還能見到野鴨子,卻是漂在水上的尸體……
綠色生活,如今只能回憶了。誰能告訴我,我該去哪兒尋找?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4
“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一首《千里之外》唱遍大江南北,把周杰倫這個演藝界的大眾寵兒又一次推向了時尚的潮。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眼前總會閃過一張充滿活力的年輕臉龐。但是你知道嗎?還有一個與此形象大相徑庭卻又家喻戶曉的人物,也曾演繹過這首流行音樂——的中央電視臺播音員:羅京。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中央電視臺……”每天晚上七點整,那親切的面容總是準時出現在熒屏上,那熟悉的嗓音總是回響在億萬觀眾的耳邊。他的莊重、大方、不茍言笑的播音風格,牢牢地抓住了無數人們的心。
這個廣受人們愛戴的播音員,其實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08年1月20日,綜藝節目《歡樂中國行》中,一貫嚴謹的羅京一展歌喉,大唱《千里之外》。將這首時尚的歌曲演繹得酣暢淋漓。看著他那投入的表情、醉人的微笑,儼然是一個追趕時尚浪潮的“時尚達人”。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那個嚴肅的播音員嗎?驚訝之余,我才想到:原來他也和我們一樣,擁有一份感知和追逐時尚的熱情。
我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羅京、一個與往日熒屏上截然不同的羅京、一個同樣充滿活力的時尚的羅京。
但是,他的工作不允許他以這樣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批評潮水般涌來。是啊,他是國家形象的代表,華夏之音的傳達者。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不允許他做出哪怕一絲的改變。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又變回從前的那個莊重嚴肅的羅京了。直到08年8月31日,從那天之后,他就徹底從電視上消失了。一道不幸的消息傳來:因為身患淋巴癌,羅京不得不離開《新聞聯播》的播音室,入院治療。
10個月后,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播音事業的優秀播音員羅京與世長辭,永遠地離開了他所鐘愛的播音事業,離開了億萬喜愛他的廣大觀眾。
羅京就像一首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嚴謹得幾近刻板。是真的缺少貝多芬的狂放、肖邦的寫意、爵士樂的自由、拉丁音樂的奔放嗎?一曲《千里之外》,給了我們的答案。
因為工作和公眾形象的原因,他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今天,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粗迫鐭熀5牡磕詈妥8?,我突然意識到:羅京那般的沉穩、嚴謹、勇于犧牲和隱忍,其實一點也不遜于周董之流。希望這種精神,可以永遠成為激勵我們積極向上的新的時尚。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5
我家門前有一條路,田埂一樣的質地,中間被來往的行人用腳板踩得結結實實,但仍有不聽話的小草探出調皮的腦袋,撓人腳丫子。我記得那時大人們總是扛著鋤頭,拎著籃子,結實的腳板踩在地上,頭似乎頂著天,那樣驕傲地:“今年我家菜不錯,弄點你嘗嘗!”我和伙伴們光著小腳,呼啦啦從東到西,再呼啦啦從西到東,樂此不疲地在路上奔跑,嬉鬧。
春天里,路兩旁開滿了不知名的小野花,女孩子們臭美地摘下往頭上一插,不等你看清便已咯咯笑著跑遠。最愛的是下雨天,僵硬的泥土變得松軟,踩上去如同母親最輕柔的撫摸,皮孩子在泥里打滾,一臉明亮的笑意。大人們坐在屋檐下,聊著自家的別家的閑話,探討著今年的收成,偶爾有個嬸嬸放下手中針線,向雨中早已沒有形象的男孩子大吼一聲:“你個臭小子,才剛給你換衣服哪!”但隨即又在雨中蕩漾開了。傳得最遠的只有孩子的歡叫和女人們的爽朗的笑聲。
那時的日子,快樂而純粹,天空明朗常有笑靨。
我家門前有一條路,鋪著細碎的沙子,沒有雜草,偶爾在邊上的邊上,未被覆蓋的泥土里,會鉆出幾棵營養不良般的腦袋。大人們仍早出晚歸,然而都騎著自行車或拎著包,腳上穿著結實的膠鞋,咯吱作響。孩子們被迫穿上嶄新的鞋子,不準再打赤腳,那會割傷腳板。于是只好繞遠道去田野,瘦瘦小小的田埂成了的寄托?;锇閭兂3M腥?,看大朵白云飄過,覺得有什么在悄悄地變了。大人們不再在下雨天圍坐屋檐下聊天,即使下雨,他們也要上班,叔叔們只有下了班才匆忙一聚,喝兩盅小酒,意猶未盡,不得不散,生怕睡晚了第二天上班沒精神。媽媽們也很少在寶寶的床頭,用溫柔的聲音哼好聽的童謠。
那里的日子,明媚夾著憂傷,天空中只有云朵供我們想象。
我家門前有一條路,水泥澆鑄,棱角分明,邊沿整齊,讓我陡然生出深深的恨意。很少看見有什么孩子打赤腳,連穿鞋的孩子都很少出現。我終于看見村里有個半大的娃娃,表情嚴肅。我說:“來,姐給你吃糖?!薄皨寢屨f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口氣老到,我悻悻收回手。陡然發現,家家大門緊閉,只有鳥兒偶爾掠過,帶出寂寞的回響。那些和善的、豪爽的大嬸們都不見了!那些貪杯的、常為一點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叔叔伯伯們都到哪里去了?
我在睡夢里,只聽見鞋底敲打水泥路的清脆的咯咯聲。我夢見自己摔倒在路上,可是無人理睬,他們說,我很忙。我爬起來,站在冰冷的水泥上,想起曾經溫暖柔軟的泥路,想起那些樸素的小花,突然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