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
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篇1
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來慶賀新年,但是大部分人都會選取同一種祝福方式——我媽媽十幾分鐘就收到許多條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我很喜歡,開頭是這樣的:“昨日拜年早了點兒;明天拜年擠了點兒;后天拜年遲了點兒;此刻拜年正是點兒!”
這天還是去探親拜年的好日子,于是我和爸爸媽媽一齊去我姥姥家。當然,去那里的人不光只有我們三個人,還有我的舅舅、舅媽、大姨和大姨父,以及我想念以久的兩個姐姐。吃完那頓豐盛的年夜飯,大院里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開始放煙花了。我們穿好外衣,拿著兩大包的煙花爆竹向中心廣場走去……
“當,當……”12點的鐘聲剛剛敲響,無數的禮花騰空而起,又帶著滿身的光焰灑向大地,把大地映的光彩奪目。啊!煙花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爭奇斗艷,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了美麗的大花園!人們抑制不住激動的情緒,縱情地歡笑、歌唱。變幻無窮的焰火映照著人們興奮的笑臉。這邊的“閃光雷”剛剛炸開;“躥天猴”又鳴叫著飛上高空;那邊緊追著“金龍狂舞”;這時一朵煙花又炸開了,里面噴射出火花,越噴越高,越閃越大,慢慢呈現出一棵樹型,一朵朵金色的火花從“樹”上搖落下來。“噢,發財了!”人們望著“搖錢樹”歡呼雀躍起來。
啊!新年是多么完美!
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篇2
我家鄉的春節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從這天起,在外地的人只要沒有急事,就開始陸陸續續地回來了。街上的攤子也漸漸多了起來,人們開始購買各種年貨——春聯,年畫以及各種吃的、喝的、用的一切。為過年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小孩子們也沒閑著,趁著大人們在干活的時侯偷偷溜到街上去買各種小玩意兒,最常買的便是鞭炮了。膽大的放”黑蜘蛛“,”紅蜘蛛“。膽小的就放”小金魚“,電光棒”。第二件事就是買各種好吃的零食了,超市貨架上的薯片、巧克力、可樂等零食被我們一掃而空。等到爸媽叫我們回去時,我們的背包已經成了一個”大胖子“了。
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開始祭灶王,我們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奶奶就搬出了灶王的神像,擺上了瓜果和祭灶王必備的糖瓜。
終于到了正月初一了,這天早上我們很早就起來了。先喝完一杯帶糖的新年茶,再跟家人說上幾句新年祝福語,就可以領到一個大紅包。
到了中午,親戚們就開始陸陸續續地來到了我們家。很快,沙發上就坐滿了人。小孩子們在樓梯上跑來跑去、大孩子們玩著手機游戲。到了吃飯時間,大家坐下吃起了飯,熱鬧極了。
春節,是人們最期盼的節日;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在春節,人們無比開心、自由、幸福。我真喜歡春節啊!
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篇3
春節是我們太倉地區一個傳統的節日。
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歡歡喜喜地慶祝一番。春節將至,我們這兒家家戶戶都要蒸年糕,希望來年生活節節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放煙火,守歲到深夜。爆竹聲聲,從黃昏一直響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歲圓”,還有菠菜和黃蘿卜絲,“百歲圓”寓意長命百歲,永遠健康;菠菜希望人們勤儉節約,生活“把把細細”,吃黃蘿卜絲表示祝人們財源滾滾,收入越來越多。
奶奶告訴我,年初一不能掃地,據說初一掃地要掃走財運的,到初三才掃地,而且要把掃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頭,這叫“發田財”。初五早上“接財神”,要放爆竹把財神迎進家門。到了正月十五圓宵節,家家吃圓宵,吃餛飩。吃完晚飯,小孩子們在大人的帶領下,高高興興地去田頭“旺田財”,預祝來年糧食大豐收。
啊,春節的習俗真多,讓我搞也搞不清。
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篇4
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春節!
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最顯眼的就是對聯了。我就來說說對聯吧!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一般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上聯的最后一個字音,一般為三聲或四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音,一般為一聲或二聲。橫批貼在門框上。橫批的字是從左往右寫的,上下聯和橫批是古今結合的哦!福字倒著貼,寓意是“福到了”。對聯都是清一色的紅色,紅色代表喜迎。
和貼對聯算組合的就是放鞭炮啦!春節這天,鞭炮聲日夜不絕,午睡時都會被一次次驚醒,我有些害怕鞭炮聲,在放鞭炮的時候,我都躲在房間里捂著耳朵。待天黑時,鞭炮、煙花同時放,“噼里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我不得不躲進被窩里。不過,放鞭炮也給春節增添了許多氣氛。而且放鞭炮、貼對聯來源于一個傳說!從前有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那天就出來傷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年害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于是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貼上紅紅的對聯和燃放煙花爆竹來嚇走年。到現在這已經成了每年春節時的習慣。
還有一個就是舞獅了。因為人們認為獅子有鎮妖驅邪、如意吉祥的兆頭。所以,每逢春節期間,各鄉各村都以舞獅子來消災除害、預報吉祥。
春節正是因為有這些各式各樣的習俗,才會這么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篇5
關于春節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很多,它既是傳統節日,也是傳統文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陣陣鞭炮聲響起,迎來了我盼望已久的春節。早上,吃完飯,爸爸媽媽要帶我去拜訪親戚,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衣服要穿時,媽媽看見了衣服上的商標還在,于是拿來剪刀正要剪時,我連忙叫住:“媽媽,過年時不能用剪刀,免得惹來口舌之爭。”媽媽恍然大悟,馬上放下剪刀,用手扯下了商標。
晚上,媽媽請大伯、叔叔兩家人來我家吃飯,晚餐可豐盛啦,雞、鴨、魚、肉等擺滿了餐桌,飯后,垃圾桶的垃圾已堆成了小山,媽媽叫我幫助把垃圾倒了,我搖了搖頭,媽媽有點生氣地說:“長大了一歲,你倒是變懶了。”我連忙解釋道:“媽媽,過年時,不能倒垃圾,以免把財運倒了。”叔叔、大伯們大笑起來,說我的年紀雖小,學問卻很多。媽媽也禁不住笑道:“她呀,知道的比我還多。”我聽后,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過年的習俗還不止這些,還有:大年初一不掃地,怕把財運掃走;不倒水,以免把財運倒了。可真是有趣的風俗。
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篇6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里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里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這樣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后,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向延續下來。
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篇7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浩大的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民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著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現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千古絕唱的好詩總讓我想起了家鄉過年的習俗,我至今都刻骨銘心。
過年是一年中令我最開心的時刻,大人們開心,我們小孩子更加開心,因為我們小孩子可以盡情地玩耍。我一整天都和小伙伴們一起去外面瘋玩,還有一件事情讓我們這些晚輩們最開心,那就是收壓歲錢。長輩們給我們壓歲錢是想讓我們這一年都過得平平安安的,因為“歲”與“祟“同音,收到了壓歲錢就可以鎮壓邪祟,這樣一年都會過得開開心心、平平安安的。
元宵節來了,春節又到了一個熱鬧的時候。正月十五到處都掛滿了燈籠,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廣場上還有美麗的表演呢,家家戶戶還要吃元宵,這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正月十五的確是一個好日子,過了正月十五之后,這個春節才算真正的過完了。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當我吟誦這首詩的時候,我又想起了美好的春節。春節中的一些習俗我會一直繼承和發揚下去。
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450字篇8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的,關于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的貢品,玉帝發現后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于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的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可是兩位天神和我們一樣要睡覺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的早晨吃湯圓,意味著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的蔬菜和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春節里,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于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