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
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篇1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結尾: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篇2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而不是神茶、郁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游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征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征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征下著下著,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貴道:愿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于門上?!?/p>
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后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后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篇3
春節是所有學生盼望的節日,但是與此同時老師會留一些作文作業,你是否還在為怎么寫作文而苦惱,以下是考試吧為大家整理搜索的關于春節習俗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弊值怪N,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值怪N是一種習俗,‘?!官N說明‘?!?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仧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篇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說到過年的習俗,我想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吧:炸油饃,熬年夜,吃餃子,拜年。不過呢,不同的地方,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就讓我給你講講我外婆家過年的習俗吧!
外婆家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那里的過年習俗與咱西峽的習俗大不相同,我就隨便挑兩件給你講講吧!
1。包包子
說到炸油饃,大家肯定很清楚,是"二十六,炸油饃",而外婆家是"二十六,包包子"。在外婆家過年,就不是吃油饃,而是吃包子了。另外,就是在包包子的時候,全家人要坐成三桌包包子:小孩一桌,女性一桌,男性一桌。全部坐好之后,就可以包包子了。我先拿起一張米面團放到左手上,右手拿著勺子,從餡盆中挖出一點餡,放至米面團中間,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餡包起來,捏出一個形狀,我的第一個包子包好了。之后,我繼續照這樣的方法包,直到所有米面團全部包完為止。
2。沙公沙婆
說到沙公沙婆,這便是外婆家過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上午,拿著祭品,去沙公沙婆廟祭拜,祭品中有:紅鯉魚,雞,酒,豬肉,大蔥,鞭炮,香紙,香火。而且每樣東西上面都蓋有一張紅紙,至于為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祭拜的步驟是:1。先把祭品放至相對應的位置;2。點燃香火,拜上三拜;3。把香紙點燃,燒上一沓,4。放兩掛鞭炮。等這些步驟一一做完后,便可以回家了。
我外婆家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和咱西峽的不一樣呢?
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篇5
我國一年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它就是古老的“春節”。千百年來,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如掃塵,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守歲,爆竹,拜年與春節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節的眾多風俗至今都代代相傳的。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原古時代就記載著春節掃塵的風俗。因為‘塵’與‘陳’是諧音,新春掃塵有除舊布新的涵義,用意是把一切貧窮,晦氣統統掃地出門,人們寄托著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借掃塵的方法去整理全年來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開始。用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值确绞絹砻枥L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烘托出喜慶的節日氣氛,把福字倒著貼,意示著“福氣已到,幸福已到”。還有行行色色的年畫,窗花,春聯貼掛,期盼賜予福祿壽,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等待著辭舊迎新的時刻,當五彩繽紛的爆竹遍地開花,四處響起的時候,新年走到我們眼前,人們都會穿得整齊漂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祝賀。長輩們給晚輩分發壓歲錢,真是其樂融融,新年新氣象啊!春節還有不得不說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紅豆,寓示著一年紅紅火火;吃年糕,寓示著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湯圓,寓示著全家都團團圓圓。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趣味樂事也說不勝說,祝福寓意講不勝講。試問有誰不喜歡這傳統的春節呢?試問又有誰不想傳承這古老的習俗呢?
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篇6
2月12日是漢族的春節,雖然我們不過年,但是周圍的鄰居熱熱鬧鬧的過年,我們看著也挺開心!我看到家家戶戶貼春聯,外面放著漂亮的禮花。
我還注意到大伙把“福”貼反了,問那些叔叔阿姨我才知道原來倒著貼是“福到”的意思。我還看到了好多有關牛的窗花,做的可真漂亮啊!我還上網查了一些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
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顒樱@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顒有问截S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20_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
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
“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澳辍贝篌@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篇7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十分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弊值怪N,我固然明白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官N說明‘?!?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先,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此刻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仧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這天我的收獲太大了,明白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但是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習俗的作文有哪些篇8
一般人認為過春節只不過是拿幾包利是,和家人聚一聚??墒?,你們又知不知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過春節習俗呢?
在南方,過春節沒有特別的規定。只是說,大人們要給小孩一些利是,而這些錢叫做“壓歲錢”,是一年里大人們給小孩的鼓勵。雖然在外國,人們在給予者面前拆禮物,是一種禮貌的行為。但在中國,這回被不禮貌的行為。拆利是時,也不要計較錢的多少,畢竟這是他人的一番心意。
有一句俗話說:“年廿八,洗邋遢?!彼?,這一天,家里人都要進行大掃除,表示掃去這一年里不開心的事,迎來新的一年的到來。在這天里,也要貼上新的揮春,換上新的對聯,表示換舊迎新。
有人問:“為什么新年里的東西是紅色的呢?”這是因為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于是,這種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在南方,春節雖然沒有制別規定,但在北方,春節時要注意很多事情的。
這是我上一次去北京旅行時,從導游那兒聽來的。她說在北方,臘月初八這天,人們要吃“臘八粥”。他們還流傳著一句俗語叫作“吃了臘八粥,來年好收田”。正月初一,早餐都要吃素。拜年都是男人的事,女人們是不能出門的。
導游還說,新年是很講究送禮的,比如說不要送鞋,如果送鞋的話,就表示“邪”,如果送傘的話,就表示送“散”,所以說送禮也是很講究的。如果想表示心意的話,還是包封大利是,錢還是最實際的。
南方的春節與北方的春節,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如果說南方的春節是可愛的,那么北方的春節也就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