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高考語文作文
預測高考語文作文(篇1)
1、采用對話式的文體和好開頭和結尾
很多人寫的很正式,但是寫得像我們說話一樣會更流暢,更通俗;這樣一來,讀者看起來會更舒服;剛開始這么寫并不容易,你需要堅持這么做;為了讀起來更口語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語法規則,因為如果生搬硬套語法,會讓你的文章看起來很不自然,但是如果沒有其他原因,不要破壞語法規則。
2、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
隨身帶一本小筆記本,當你對你的構思小說,文章有什么靈感的時候,馬上記下來,當你聽到別人談話的只言片語所有頓悟時,看到一段散文詩或是一句歌詞讓你很感動時,都可以馬上當他們記下來。靈感總是轉瞬即逝的,你及時的記錄下來,可以成為你寫作的素材。
3、學會思考
魯迅先生說過:“一味只讀,就變成了書櫥。”這就是孔子警示我們的“學而不思則罔”。只有在經歷了、閱讀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會不斷激發創作的靈感,使自己文思泉涌。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三秘訣就是學會思考。
預測高考語文作文(篇2)
核心競爭力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告,7年內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出口任何技術、產品。公告稱,中興通訊違反了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和解協議。當時,美國政府指控中興通訊違反美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并對中興通訊施行8.92億美元的罰款。中興通訊董事長說美制裁將使公司立即進入休克狀態,而外媒則認為中興會在短時間內破產。對此國內反響強烈,有人認為是中興公司咎由自取,不該遺忘規則意識;有人站在支持民族企業的立場上,力挺中興,譴責美方;有人認為美國是借中興事件劍指《中國制造》;有人認為中興通訊事件再次暴露出中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的軟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芯片遠不能自給自足,應從該事件中汲取教訓,奮起直追;有人認為這是給自我膨脹的中國人一次冷水浴……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作指津 (1)確定文體:時評 (2)確定情感:憤怒與痛心(3)確定問題:美國為什么要制裁中興公司?我們有哪些應對策略? (4)確定立意: 解說:連用五個遞進式問題提問,從第三個開始,立意就不會偏離題。 我們為什么憤怒?因為美國制裁中國企業。 美國為什么要制裁中國企業?害怕中國企業趕超美國搶走市場。 美國為什么能夠制裁中國企業?美國掌握核心技術。 中國怎樣才能避免被人卡脖子?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中國人手里。 怎樣才能掌握核心技術?努力學習,刻苦攻關(答案有N種,這里就中學生而言) 一、從美國(壟斷企業)的角度立意:美國人追求技術極限,中國人追求及時回報;沒有“契約精神”,美國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聰明反被聰明誤。 二、從中興(中國)的角度立意:封殺中興,捅中了中國科技行業的軟肋;規則,決定企業的生死成敗;(交易要遵守雙方擬定的規則)國產芯片何時可“中興”?科技骨頭要硬,我們才能站起來;中興風波,一場冷水浴;有時,妥協也是一種勝利。(博弈雙方,彼此讓步,才能達成共贏)三、從辯證或教訓的角度立意:在產業全球分工合作的背景下,沒有一家企業是全產業鏈的;(見華為手機配件圖)核心競爭力才是真正的競爭力;智者的危機就是轉機;圍獵與突圍。(多國組團威脅我國,我國須尋突圍之策)
【寫作示例】核心競爭力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最近,美國制裁中興公司,讓其立即進入休克狀態,甚至有可能倒閉的事件,給我們最為慘痛的教訓:核心技術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們的發展,就是無源之水、無木之本。(引:引用材料,提出論點)
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人才、國家或者參與競爭的個體)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就企業而言,就是企業所特有的、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技術或能力。(議:分析什么是核心競爭力)如:英特爾、高通、三星、聯發科的芯片,微軟的電腦操作系統、安卓的手機操作系統、互聯網根域的解析技術,等等。
如果有一天,美國不但禁止芯片輸出,還禁止中國電腦使用微軟的操作系統、手機使用安卓的系統,關閉根服務器解析,你會不會回到解放前?據說,臺海危機解放軍演習時,2枚導彈因GPS被美軍動了手腳而射偏,逼得我國不得不自主搞北斗導航;美國雖然那么牛,天天制裁俄羅斯,但俄羅斯也能一劍封其喉,即對美國禁售型號為RD-180的火箭發動機。沒有RD-180,美國宇宙神重型運載火箭的一級火箭可能淪為笑話。(聯:聯系實際,說明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在信息科技時代,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所謂的企業發展就是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在別人的院子里面種菜,就會被人卡脖子。
因此,真正的大企業不是看市值有多大,而是擔當有多大;不是看市場份額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和關鍵的技術。市場份額牛不叫牛,核心技術牛才是真正的牛。一個企業如此,一個人如此,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沒有核心競爭力,神馬都是浮云。(結:由一家企業延展開去,升華作結)
解說:重在此次事件的教訓——核心競爭力決定一個人、一家企業、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興衰榮辱。
智者的危機就是轉機
最近,中興遭遇美國制裁,嚴重暴露了中國通信產業“缺芯少魂”的問題,讓一向高喊“了不起我的國”的人來了一場冷水浴,不止清醒,還憂心忡忡,擔心被他國卡脖子,一夜回到解放前。(起:由材料引起話題)
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高速發展,中國確實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一些領域“領跑”的轉變,但在許多領域仍被別人卡脖子。比如:除了電腦、手機等一些高科技芯片之外,還有電腦、手機的操作系統,核電的操作系統,OLED的蒸鍍技術,機械液壓技術,航空發動機技術,生物制藥與醫療器械,稀土提純技術等等大量的高科技術,我們無法或者暫時無法突破,只能靠化緣與乞求,為此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比如每年光進口手機芯片就達26000億美元,遠超石油進口的金額,且生死予奪的大權緊握在別人手中。(承:承前解說被卡脖子情況的嚴重性)
不過,事物有如硬幣的兩面,壞事可能會變成好事,危難之中蘊含機遇。解放后,中國被西方封鎖了幾十年,但“兩彈一星”以及載人航天等核心技術卻能研發成功。從1975年至1991年,美國共向日韓發起了15次301調查。日本圍繞核心技術長久攻關從而走上現代化強國,還造就了一大批諾獎科學家。韓國三星孤注一擲,傾全國之力往上游,如今成了地球上最賺錢的公司。可見技術壁壘,并非牢不可破。(轉:正面論證核心技術也能通過攻關去各個擊破)
如果美國此次對“中興”的制裁,能夠真正警醒國人,懂得“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靠自己”的道理,堅持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立足自身,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利用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以及中國科技產業全產業鏈的優越條件,發揮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刻苦攻關,那么,中興的“芯”病,不再是中國人的心病,就能將中興的危機,轉化為“中興”的契機,讓被人卡脖子時代終將成為過去時。(合:從“心病”與“契機”兩方面去回扣題目)
解說:對于這樣的題目,選擇好的角度是關鍵。如果大罵美國不誠信,逆全球化,搞貿易戰,想扼殺我國企業,或者站在民族情感的立場痛哭流涕,對企業恨鐵不成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都是可行的,但不是最佳選擇。應重點放在問題的嚴重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迫切性。
近年來,高考作文重在考查考生關注現實,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能力,實質是在考查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正視現實中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準確分析問題的根源或本質(為什么)——正確解決問題(怎么辦)。如全國卷2“花茶被仿制,發明花茶的企業瀕臨倒閉怎么辦”等,無不如此。估計今后的高考作文題,會更多地側重這個方向。所以,考生要強化訓練判斷主要問題,分析問題本質,以及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測高考語文作文(篇3)
品味經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經典,是人生的瑰寶、時代的精華,是情感的凝聚、想象的放飛,更是它賴以誕生和流傳的文化傳統所綻放的璀璨花朵。
以下所列的篇章,都是中國古代詩文中的杰出經典:
《詩經蒹葭》(蒹葭蒼蒼)《莊子逍遙游》陶潛《桃花源記》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登高》李商隱《錦瑟》蘇軾《赤壁賦》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
試以其中兩至三篇為例,談談你心目中的中國古代詩文經典。要求選擇恰當的角度,提煉出一個鮮明的主題,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1、開頭導語,幫助考生理解“何為經典”,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提供了寫作角度。可以從“人生”“時代”“情感”“想象”“文化傳統”等角度確立文章的主題。
2、試以其中兩至三篇為例一一寫作任務的數量任務。少選扣分,降入40分以下。
3、談談你心目中的中國古代詩文經典一一這是作文的核心任務,是寫作目的、中心、內容。
4、選擇恰當的角度,提煉出一個鮮明的主題一一不能只是簡單地復述、默寫詩文內容,而必須選擇一個恰當的介紹、評述的角度,從所選定的“兩至三篇”經典作品中提煉出一個統攝全篇的主題。對“你心目中的中國古代詩文經典”的具體回答就是主題。
優秀作文:品味經典,擁抱自然
在流淌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的長河中,古詩文猶如高山上的白雪,幽谷中之蘭花,露散后的明月,成為歷史長河所積淀下的璀璨瑰寶。
與野鶴做伴,與孤菊為友的五柳先生,自由自在地看天地間云卷云舒,寫下《桃花源記》,成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后人飄逸瀟灑的楷模;蘇子在舉酒屬月中獲得思想上的解脫,凌駕于萬物之上,寫下《赤壁賦》,與長江明月相結合……在不計其數的杰出經典詩文中,有太多向我們傳達了人應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真理。
從詩文經典中可以看出,大自然是人類唯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共同財富。
在當今社會經濟科技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有太多人被社會的快節奏所影響從而失去了本心,日復一日地追逐功名利祿。不妨聽聽《赤壁賦》中蘇子說的吧:“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且吾與子所共適。”與其不擇手段地爭奪那些身外之物,不如放下爾虞我詐,將眼光回歸自然,像桃花源中的人一樣共同享受單純美好的自然景色,才能獲得解脫。
詩文經典告訴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使人類生活幸福。
在當今世界,人們似乎都走入了物質生活豐富便是幸福的誤區。而真正的幸福,應是《桃花源記》中“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安逸閑適和滿足,應是《赤壁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的自由輕松。而這些幸福不需要我們激烈競爭便能得到,只要虔誠地與大自然相結合,便能獲得這份質樸純真的快樂。
詩文經典提醒了我們,人類對自然應該懷揣著敬畏之心。
《桃花源記》中,縣令與劉子驥都妄想尋找桃花源,結果均以失敗告終,他們是塵世中浮躁人物的典型,希望對大自然一味索取反而遭到懲罰。只有像蘇子一樣“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清醒認識到自身之渺小和大自然無窮無盡力量的偉大,對自然充滿敬畏,才能獲得自然慷慨的饋贈。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既然那些優秀文人墨客已為我們做出榜樣,當歷史的洪流漲至我輩這一岸,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是我們不能推脫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