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的年味春節作文(7篇)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這首膾炙人口的童謠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伴隨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年的步伐越來越近了,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濃了,年味也在大街小巷里綿延起來——家家戶戶貼上了對聯,真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預備年夜飯的香味也從各家窗子里冒了出來,回鄉探親的人更是數不甚數。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一個名叫年的怪獸,一到除夕夜便出來禍害生靈,殘害萬物,百姓們苦不堪言。后來,一個老奶奶為了幫助人們,用鮮艷的紅紙和燃燒的爆竹嚇走了年。于是,人們便在除夕夜時守歲,放鞭炮。這便是春節的由來。
大年三十是春節里最熱鬧的一天。這一天,家人團聚,吃團圓飯。魚,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一年的辛勤勞動所得到的回報都體現在這桌團圓飯上了,寓意勞有所得,也有對過去一年的圓滿結束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許。人們在餐桌上互相給親人敬酒,祝福,希望對方新的一年健健康康,事事順心。年味濃的不是餐桌上的大魚大肉,而是親人對自己的那一份關心,親情。
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吃完年夜飯,人們晚上照例看春晚,守歲。待到半夜十二點,便放鞭炮驅趕年獸。小孩子也會玩煙花,同樂樂。年味也就在那轉瞬即逝的煙花里。大年三十以后,人們便都會出門探親,走親訪友,給紅包。這即是對親友的一種關切,也是一種對過去一年的匯報。
有人說“年味越來越淡了”,其實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們沒有一雙發現年味的眼睛。年味說濃也濃,說淡也淡。年味就藏在那一聲聲的祝福中,躲在燦爛的煙花里,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
濃濃的年味春節作文【篇2】
過年,那就要有年味兒。年味兒圖個啥——熱鬧。要有熱鬧,缺了鞭炮可不行。
傍晚時分,我和老家的小伙伴們穿上紅火喜慶的新衣服,在離家不遠一塊空地上打打鬧鬧,不時傳出啪啪聲、尖叫聲和笑聲,好不熱鬧:有些男生愛耍帥,握著那種點燃后像一條火龍破天而出似的鞭炮像武林高手一樣耍起來,累了才停一會兒,沉醉其中;還有些女孩兒手拿著一種如沖天炮一樣的小鞭炮愛不釋手,它威力很小,即使被蒲公英般的火星子濺到了也沒多大感覺;我則跑去觀看那些膽大有趣兒總有古怪新奇想法的男孩兒的杰作,他們把那種響聲特大,點燃扔地上像炮彈似的鞭炮弄好快速扔進河里,他們似乎已經這樣做了很多遍了,鞭炮爆出的火花準確的在空中慢慢綻放,剛沾水便盛開為一朵極致燦爛絢麗的火蓮,艷而不妖,堪稱絕色,隨曇花一現,但著實讓我驚艷了一把。之后,有了第一次成功,便有更多火蓮落了下來,這場景好比天女散花,讓人眼花繚亂,但還是愿意盯著每一朵火蓮,欣賞著它的美;還有些討厭的男孩子,壞笑著扔響聲很大的鞭炮在一些膽小的女生前,下的那些女生尖叫一聲,跑遠了。男生則一邊趴在地上狂笑,一邊口齒不清的說:”這······這聲音威力轟天雷也比不過吧!"之后大人們居然也來了,他們拿著大型鞭炮點燃后,推開幾步,招呼我們躲遠一點觀看——”啪“各色的花朵在空中綻放,剛開始像流星,之后變成了菊花,最后像蒲公英般散開,火星子像小傘兵一樣從高空墜落,只是多了份絢麗。
不久,天漸漸黑了下來,但這并不代表年味兒也淡了,在熱騰騰的年夜飯中越來越濃了······
濃濃的年味春節作文【篇3】
屋內喧鬧嘈雜,高聲的談笑和孩子的尖叫,將屋外人影蕭條的街道隔開。仰望漆黑的夜空,與往年不同,耳畔獨獨少了那年年都不絕于耳的爆竹聲。古代有位詩人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因為環境污染所迫,從古至今流傳的習俗,似乎已快要消失了,都已留在了往昔。
每一年的除夕,除了各式各樣的年貨十分暢銷,包裝引人注目的爆竹也是人們在除夕的必備物品。走向窗外,去年的除夕,我還抱怨著爆竹聲太過喧囂,今時今日,少了這幾乎震耳欲聾的聲音,心中總莫名有些惆悵。
回頭看看,圍成一桌的家人們,有的飲酒,有的不停地說著,說著今年一整年的經歷,說著或辛酸或快樂的往事。有人說:“過年人雖到了,可屋子里總是少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年味,都是靠爆竹聲掩飾了冷清。”現在發現,各自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們圍桌談笑著,那股年味總是圍繞著所有人,也彌漫著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往年我對除夕,無非是在談話中敷衍了事,毫不在意,所以對這個既代表“團圓”也是“所有中國人最期盼的日子”——除夕并沒有太多的體會,或許是爆竹聲掩蓋了它,現在夜空寧靜了,便可細細聆聽散發著“年味”的聲音。
當爆竹聲占據了所有人的耳畔,家人的`話語就聽得并非那么真切了。當“放鞭炮”成了除夕的代名詞,“團圓”就顯得有些微小了。
香脆的春卷被端上桌,杯中斟滿了飲料,春節的聯歡晚會也開始了,雖然窗外少了一些,但這個除夕之夜卻分外有滋有味,十分特殊。這股與“年味”相融合的“親情”,在這個夜晚,一定會鐫刻著我們所有人的記憶里……
濃濃的年味春節作文【篇4】
在我們這里,進了臘月,就有很多人陸陸續續地從外地趕回來過春節。從臘月二十開始,人們就忙著準備過年吃的、穿的、用的……整條大街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時候,一些小孩子就開始買鞭炮了,隨著“砰砰”的鞭炮聲,我們迎來了臘月二十九。這天,許多人早已在自家的門上貼好了門神和年畫,以求來年幸福安康。照大人的說法,這天是春節前的一次彩排。天一擦黑,就會聽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鞭炮聲,我卻因膽小只能在別人燃放爆竹時,蹲在一旁聚精會神地看著。雖然如此,我也和他們一樣快樂,因為新年已經在我們小孩心中拉開了序幕。
臘月三十到了,人們一大早就匆匆吃了早飯,顧不上休息,女人們便又開始準備豐盛的大餐——團圓飯,整條大街彌漫著酒肉的香味。男人們便帶上孩子去祭拜過世的親人。下午,紅紅的燈籠掛起來了,紅紅的對聯貼起來了,到處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著火鍋,邊說著祝福的話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吃過晚飯,大人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央視春節的聯歡晚會》,我們小孩卻顧不上這些,拿上自己買的煙花和爆竹,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晚上十二時了,除夕的另一個高潮到了,鞭炮聲、煙花聲此起彼伏,把整條大街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
初一早上,當你一覺醒來往外看時,映入眼簾的是一些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凌亂地躺在大街上。各家店鋪在這時已經關門了,人們忙著去親戚家拜年或在家中接待客人,忙得不亦樂乎,走親訪友的拜年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
一眨眼,元宵節到了,本該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但在我們這兒卻顯得特別冷清,人們隨便準備幾個菜(當然酒肉是少不了的)吃了便是。因為大人們已經上班了,我們小孩也要忙著上學。
正月十六,到了殘燈末廟,春節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大人們也都忙活去了,整條大街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濃濃的年味春節作文【篇5】
今年春節,爺爺奶奶搬了新家,伯伯姑姑們都回到爺爺奶奶家過年,非常熱鬧。我們到飯館吃了年夜飯,大家都祝福爺爺奶奶健康長壽!飯后有的唱歌、有的跳舞,伴隨著一陣陣歡聲笑語,一個個臉上都樂開了花。
可是,我祈盼的是天趕快黑,因為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煙花,媽媽說煙花要在晚上放才好看。盼呀盼,天剛黑就趕忙拉著媽媽的手回到家。媽媽先拿出最安全的煙花棒,一人一只,點燃后只聽見“哧”的一聲,煙花棒閃著亮光,我們揮舞著,一會兒畫圓一會兒畫三角,我轉著圈,把我放在光環中,我和媽媽歡呼著:“我的世界,我做主!”等煙花棒放完,我覺得還不過癮,就對媽媽說:“媽媽,把別的也放了吧?”媽媽假裝膽小地說:"等大男人回來再放吧。”我可等不及了,勇敢地對媽媽講:“要不,我這個小男人試試吧?”媽媽驚訝地點點頭,接著仔細地教我要怎么放,要注意那些安全。我認真聽后,就按照媽媽說的和記憶中爸爸放煙花時候的樣子,把煙花插在雪堆上,小心地用打火機點導火線,可怎么也點不著,仔細一看,原來是旁邊的雪在搗亂。我把雪撥開,再試著點了一下,趕快跑到媽媽跟前。隨著”嘭”的一聲,哇!煙花升到空中,仿佛一朵朵盛開的的花,紅的、黃的、綠的、紫的……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彩帶,有的像星星,散落在夜空中,美麗極了。我膽子更大了,像一位紳士勇猛地在戰場上“殺敵”!看著空中變幻的煙花,甭提有多開心了!
回家后,我問媽媽:“煙花為什么這么美呢?”媽媽說:“因為煙花是由火藥和不同的發色劑制成的,所以在空中燃放后會發出各種各樣顏色的光。”我還是不明白,媽媽說:“那你好好學習,長大后自己去了解。”我帶著疑問進入夢鄉,夢見我長大了,成了一名科學家,制造出更多光彩眩目的煙花……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
濃濃的年味春節作文【篇6】
按照廣西陸川縣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了。
冬至前后,人們便把雞、鴨和鵝用籠子關起來,以減少它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養。到了過年時,家禽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灶臺打掃干凈,殺雞宰鴨來“祭灶神”,臘月二十五前后,人們選擇吉日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干干凈凈迎新年。這時,千家萬戶都忙碌起來,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家家戶戶趕做年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春聯;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日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和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的聯歡晚會》。
大年初一是春節的最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和老人們壓歲錢。從初一到十五,人們都不許講不吉利的話。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頭。同時,各種慶祝活動也相繼舉行,舞獅、籃球賽、唱歌、跳舞、下棋、射擊。內容可豐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圍在慶典活動旁邊觀看,耳邊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喝彩聲。
從正月初二這天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了,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開門掃地,把掃成堆的鞭炮紙燒掉。“人日”、“人勝節”和“七元日”都指這天——正月初七,傳說這天是女媧造人的日子。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近了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這天晚上,有張燈結彩、猜謎踏歌的活動,突出了一個“鬧”字。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著新的一年快樂吉祥。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農民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濃濃的年味春節作文【篇7】
春節到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回到老家—清水村,正如它的名字,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爸爸從小長大的地方。它在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山上,一眼望去,都是翠綠的毛竹,空氣非常清新。天是蔚藍蔚藍的,云是雪白雪白的,仿佛伸手就可觸及。
冬筍是村里家家戶戶春節必不可少的菜,也是我和弟弟最愛吃的菜。爺爺開著皮卡車,帶著我們到山上挖冬筍。山路彎彎曲曲,路面坑坑洼洼,我們坐在皮卡車后面,搖搖晃晃,一路上能看到松鼠,小鳥,非常有趣。車子停下來,我和弟弟已經迫不及待了,跳下車,拿上挖筍工具,穿過一座獨木橋,到了爺爺的筍山。這里的毛竹多得不得了,站著竹林中間,我完全沒有頭緒。爺爺是挖筍小能手,他告訴我們要仔細觀察,撥開地面的竹葉和雜草,找到凸起來的小土包,小土包上有裂縫,那么地底下很可能就會有冬筍。爺爺是第一個找到冬筍的人,他一邊挖一邊提醒我們,挖筍要用巧勁,不能用盲力,那樣很容易把冬筍挖斷。我和弟弟仔細的尋找著,突然看見了一個小土包,我們興奮地大叫起來:“我們找到啦!”“這里沒有裂縫。”爺爺說。我們繼續尋找,在爸爸的幫助下,找到一個帶裂縫的小土包,我和弟弟在爺爺的指導下,用鋤頭挖開小土包周圍的土,露出了一個筍尖,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把筍尖周圍的土刨開,一個肥大的冬筍出現在我們面前,冬筍的外形是圓錐形的,外殼是褐色的,還帶有很多毛。爺爺幫助我們截斷了筍根,我們拿著冬筍,歡呼雀躍。有了前面的經驗,我們更有信心了,在爺爺的幫助下,我們滿載而歸。
回到村里,我們還跟著叔叔嬸嬸去池塘釣魚,跟著奶奶去菜園里摘菜。晚飯我和弟弟吃著山上挖的筍,池塘釣的魚,菜園摘的菜,格外開心。
每年的春節,我都特別盼望回到山里,農村的生活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