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倒計時100天
截至2024年2月27日,距離2024年高考還有100天。
傳統高考省份2024年高考將持續兩天(2024年6月7日、2024年6月8日)
3+1+2高考省份2024年高考將持續三天(2024年6月7日、2024年6月8日、2024年6月9日)
3+3綜合改革省份2024年高考開始時間為2024年6月7月,持續時間有所不同,具體請參考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最新消息!
2024年高考各科目時間安排
3+文綜/理綜傳統高考時間安排:
【語文】6月7日9:00-11:30考試時長:150分鐘
【數學】6月7日15:00-17:00考試時長:120分鐘
【文綜/理綜】6月8日9:00-11:30考試時長:150分鐘
【外語】6月8日15:00-17:00考試時長:120分鐘
3+3新高考時間安排:
【語文】6月7日9:00-11:30、考試時長:150
【數學】6月7日15:00-17:00、考試時長:120
【外語】6月8日15:00-17:00、考試時長:120
【物理】6月9日8:30-9:30、考試時長:60
【政治】6月9日11:00-12:00、考試時長:60
【化學】6月9日15:00-16:00、考試時長:60
【歷史】6月10日8:30-9:30、考試時長:60
【生物】6月10日11:00-12:00、考試時長:60
【地理】6月10日15:00-16:00、考試時長:60
3+1+2新高考時間安排:
【語文】6月7日9:00-11:30、考試時長:150分鐘
【數學】6月7日15:00-17:00、考試時長:120分鐘
【物理/歷史】6月8日9:00-10:15、考試時長:75分鐘
【外語】6月8日15:00-17:00、考試時長:120分鐘
【化學】6月9日8:30-9:45、考試時長:75分鐘
【地理】6月9日11:00-12:15、考試時長:75分鐘
【政治】6月9日14:30-15:45、考試時長:75分鐘
【生物】6月9日17:00-18:15、考試時長:75分鐘
高考如何備考
一、高考備考需要調整生物鐘,提前進角色
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大腦的興奮期和抑制期是呈波浪形的,即一段時間的興奮期之后,必然是相對的抑制期。顯然,如果考試時間在我們大腦的興奮期,那是再好不過的;反之,考試時間正好處在我們大腦的抑制期,那就糟糕了。事實上,平時我們同學中有不少這種現象,夜越深,大腦越興奮(即處于興奮期),第二天上午頭腦昏昏沉,即大腦處于抑制期,這種情況,顯然不利于考試。因此,我們在考前幾天就應調整好作息時間,晚上九點半睡,第二天早上六點左右起床,如此調節生物鐘,讓我們大腦的興奮期與考試時間同步,這樣,我們就等于提前進入了角色,有利于考試時水平的正常發揮。
另外,考試那天,一般應提前半小時進考點一方面可消除新異刺激,穩定情緒,從容進入考場;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大腦提前開始簡單的該考試科目的學科活動。如那個半天將考數學,我們的大腦就可提前開始簡單的數學活動,進入單一的數學情境,如把些基本公式、定理在腦子里回顧一下,或最后看一眼易忘記或記錯的公式定理。
二、高考備考需要消除焦慮、精中精力
考試時一旦怯場,則會面對試題頭腦空空,平時熟悉的公式、定理也無法回憶起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等到心情平靜下來,已浪費了許多時間,看到許多未作的題目,則會再次緊張,形成惡性循環,這時要迅速進行心理調節,使自己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可采用以下方法調節焦慮情緒:
1、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異成績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績,我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2、決戰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決勝。
高考前復習方法
1.高考前保持健康心態,合理有序復習
高考進入最后階段,應該是一個以總結整理、查漏補缺為目標的過程,所以認真梳理知識,掃除盲區和模糊不清的知識點是首要任務,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高考臨近的焦慮感或者復習進度不夠理想而打亂復習節奏,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如果能夠保持穩定的復習效率和節奏,在高考前完成復習計劃,掌握所有基礎和進階知識其實是足夠的。
2.高考前整理錯題筆記,提高復習效率
你跟著老師的復習節奏,最起碼復習也有一輪、兩輪了,這個時候大部分的知識點其實你已經是見過的了,而你能提高的地方在哪里?當然是在你的錯題了,我知道有些同學非常害怕遺漏知識點所以筆記做得又大又全,可能還非常美觀,但是筆記還是重在實用和效率。建議大家最近也不要再補充新題了,試卷作業都很多,整理都來不及,看就更不可能了。留著試卷多去問問老師對你做錯的看法會比較高效。
如何在高考前提高成績
認真研究考綱
高考卷從來都不是根據哪套教材出的,考試題目萬變,但萬變不離其宗,考綱就 是根本。考綱對學生要求掌握的詞匯和各種能力有明確的要求,老師們可以按照考綱的要求差漏補缺。但是,考綱畢竟只是一個綱領性的東西,考綱給出的東西并不 詳細具體,比如考綱列出的詞匯表,是沒有漢語翻譯的,也沒有對應詞匯的用法。
這樣,就需要老師們做出努力,加以完善。老師們可以抽出2周的時間,對考綱的 詞匯進行復習,告訴學生哪些單詞認識即可,哪些單詞需要記住它們的意義和主要用法,哪些單詞有特殊的詞形變化等等。
在高考復習中,閱讀題與詞匯的關系自不 必說,完形填空中的一些選擇題考察的就是考綱詞匯中的一些固定搭配,語法填空中的很多題目考察的是考綱詞匯的詞形變化。磨刀不誤砍柴工,認真研究考綱,尤 其認真研究考綱詞匯對于復習備考是非常有意義的。
不過,在這里順便說一下,在研究考綱的時候,千萬不能死板。比如2014年 高考全國卷有了題型的變化——增加了句法填空題。對語法填空題的考察有兩種形式——對話填空和語篇填空,當年考綱的樣卷是對話填空,但實際上高考考的是語 篇填空,幸好我們那屆高三對兩種題型都進行了充分的訓練,所以考試中學生們也沒有慌張,總體考得還不錯。
試卷將精講和泛講相結合,注重高效
高三復習的后期,主要是綜合性測試,是不是每一套試卷都要評講?原則上,要 求學生做的每一套試卷都是要講的,但是可以把精講和泛講相結合。對于平時做的練習卷,可以找中等學生總結自己不會的題目,在講評的時候,只講學生不會的地 方。
這樣的話,有時十幾分鐘就可以把一套卷子講完,學生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時間來做題或總結。但對于出題質量比較高的題目,比如省、市、縣統一的考試題,就 不僅要講這個試題的答案是什么,為什么選這個,而且要把相關的知識點也要串一下,甚至把閱讀中的好詞、好句也要歸納出來。
總之,精品的卷子要精講,要讓學 生把卷子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吃透,能觸類旁通,而普通的練習卷,只需把重難點點出即可,要高效評講試卷,讓考前的分分秒秒都發揮出它的價值。
備考不能過分“聚焦”
競爭中經常是光想贏的不能贏,不怕輸的反而贏了。從求知出發看高考,就會少點浮躁,少點急功近利。一些同學,從高一起就把矛頭對準高考,非高考科目不下工夫,非課本參考書不感興趣,好像這樣就能“聚焦”,就能贏得高考。這樣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從語篇中學外語。學英語,有的人專攻單詞、語法和習題。這種高效率的辦法并不一定適合你,相信,也不易達到好效果。喜歡看“雜書”,這興趣也可遷移到了學外語上,興趣恰恰是學習外語的最大動力。另外,對于課本:從語篇中學習一切知識點,這樣既掌握了知識點,又能培養整體理解能力,還利于在寫作中用上地道的句式和結構。
語文的復習,應分塊歸納。按基礎知識、閱讀、寫作分塊,采用不同方法?;A知識,按老師的要求從參考書上挑出的十幾頁知識點復習,強調在快速多次重復閱讀中加深記憶痕。對閱讀,依_自己較強的閱讀功底,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熟悉技巧、適應題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