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23年高考志愿錄取時間表
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是什么
1、實事求是。考生要根據高等學校的特點,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和專業進行綜合分析,全面考慮、統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確填報志愿的基礎,志愿不要偏高,但也不要偏低,偏高容易脫離實際,難以實現自己愿望,偏低影響將來發展與成才。
2、拉開梯度。考生在同一批次內選報院校志愿時,相鄰兩個順序志愿之間應有一定的“差異”。即第一志愿院校選定后,考生在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欄內選報的院校一般應是連續幾年內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這種差異不是指兩所院校錄取線的不同或兩所院校知名度的差異。填報志愿拉開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考生如果按照這種差異選報志愿,排在后面的院校順序志愿發揮作用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3、留有余地。填報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報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報第二志愿時不要集中于同一層次,應注意拉開檔次。同時,做到有進有退,退是為了進,在專業上退是為了院校上的進,在院校上的退是為了專業上的進,要充分留有余地,以爭取更多的錄取機會。
4、突出重點。今年本市普通高校錄取工作分為六個批次、七個階段進行,一個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二十余所院校和幾十個專業,要想每個志愿都能夠發揮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對眾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根據本人情況有重點地選讀有關資料,設計與自己志向相一致又與自己估算的高考成績相匹配的志愿方案。
高考志愿填錯了可以修改嗎
第一種情況:發現志愿填報錯誤,是在志愿填報的期限內。
我們都知道,高考結束之后,我們首先需要耐心地等待高考分數的公布,然后下一步再進行高考志愿的填報。高考志愿填報是有一定期限的,也就是會留給考生一段時間去思考志愿填報的學校和專業。每個省份的時間不同,但是最少都有幾天的填報期限。
如果我們發現志愿填報錯誤是在志愿填報的期限內,那么考生就要迅速登錄志愿填報系統,并在頁面上進行修改。這種辦法是行之有效的并且是可以修改成功的,所以大家完成志愿填報工作之后應該認真檢查,不要馬上關閉頁面,也不要填完之后就不管了。萬一出現了錯誤,需要在限定的時間內進行修改,這是唯一的一種修改高考志愿的辦法。
第二種情況:發現志愿填報錯誤,是在志愿填報的期限外。
如果考生發現自己的志愿填報錯誤,但是已經超過了志愿填報的截止日期,那么考生就不能對高考志愿進行任何修改了,這個時候你所填報的志愿已經完完全全的進入了教育部門的系統存檔,并且已經分發到全國各地的院校志愿錄取系統中,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什么補救的余地了,也不能再進行任何修改了。
這個時候,考生要么選擇去這個學校或者專業就讀,要么在進入大學后爭取轉一個專業。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高考志愿填報的準確性以及截止時間,不要錯過了修改志愿的最佳時期。
志愿填報流程步驟
第一:查明自己的高考分數和所在省份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清楚自己的成績究竟處哪個分數段,確保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第二:一定要仔細填寫每一項內容,從姓名,個人證件號到準考證號,保證百分百正確。
第三:保管好自己的填報志愿的密碼,直到你進入大學的那一刻。
第四:注意填報批次。提前批、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是有區別的,留意自己省份如果第一批次沒有報上是否還可以等待報第二批次,總之一定要注意填報時間,不能犯低級錯誤。
第五:多向他人咨詢高考志愿填報,比如老師和學長,他們經歷過志愿填報,但是每個人告訴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不同的學科,你獲得的反饋不同。
第六: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多填幾個學校,多填幾個專業。比如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大數據,新聞學等,填滿專業。此外還要留意那些競爭激烈的熱門高校。假設這個專業沒被錄取,另一個專業還可能留有機會。服從調劑,盡量多選專業。當時要注意平行志愿的填報順序,遵守“沖一沖,穩一穩,要保底”的原則。
第七:高分選學校,低分選專業。是我們填報志愿要遵循的第一要義。選專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與分數無關,而與考生的職業興趣、性格、能力傾向等個體特征密切相關,需要考慮個人特征與專業的匹配性,專業與職業、專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等問題。一般而言,要回避不喜歡的和自身能力與學科弱項方面的專業,盡可能選擇自己感興趣、屬于自己能力特長范圍的專業。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有哪些
1、考生在具體操作時,宜結合使用兩種以上篩選方式來確定自己的目標院校,這樣篩選出來的結果,相對來說更科學。
2、在進行數據對比時,考生不能僅僅盯著某一兩年的數據,而是要對比分析近三四年的歷史數據。
3、在尋找“與自己分數相匹配的院校”時,應留足上下浮動的空間,以便為下一步設計志愿梯度作準備。
4、由于每年考生分數分布狀況不同,且少數高校在湘招生批次有調整,比如前一年是二本招生,后一年是一本招生。因此鎖定的目標院校只能作為參考,最終志愿填報方案還需綜合考慮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