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本等領域進一步為職教發展提供支持
從資本等領域進一步為職教發展提供支持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從資本、人才、產業等領域進一步為職教發展提供支持。
《意見》提倡民辦資本進入職教領域。探索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投入新機制,吸引社會資本、產業資金投入,按照公益性原則,支持職業教育重大建設和改革項目。將符合條件的職業教育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預算內投資等的支持范圍。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支持發展職業教育。探索建立基于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明確指出職業教育發展的三大方向,一是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二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三是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
最新的《意見》進一步明確職教方向,要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具體到產業方面,《意見》明確提出,優先選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高端儀器、航空航天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能源電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
一年多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連續印發了多份職業教育改革文件。
2021年10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基本建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面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到2035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
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近日,兩辦在最新頒布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下稱《綱要》)提出,要將“提升教育服務質量”作為“積極發展服務消費”的重要舉措。
《綱要》明確指出,“完善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體系,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還要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中信證券認為,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 (2022-2035 年)》中提到“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后,本次《意見》有望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于職業教育板塊的投資信心,板塊估值有望繼續迎來修復。
中信證券進一步指出:“《意見》有望提振民辦教育板塊信心,當前,民辦高校分類登記穩步推進,民辦高校登記為營利性企業后,其上市的合法性得到進一步保障,板塊估值有望迎來持續修復。”
中泰國際表示,監管機構連續向職教行業派發“定心丸”,表明支持該行業的決心和方向不變。這有助于消除此前投資者對行業長期發展的政策憂慮,有利提振投資信心。
廣發證券認為,職業教育鼓勵政策的相繼推出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隨著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龍頭高教集團內生增長和外延擴張有望加速。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職業教育學校8812家高職1518家,中職7294家), 占比1.7%,其中,民辦職業教育學校2350家。
學生方面,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488.99萬人,在校人數1311.81萬人,分別占高中階段招生總人數和在校總人數的35.08%、33.49%;高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556.72萬人,在校人數1603.03 萬人,分別占全國本專科高校招生人數和在校總人數的55.60%、45.85%。
據OECD數據,2020年,澳大利亞高中職業教育占高中階段在校學生人數的51%,英國、法國分別達40%、39%。對比海外高中階段普職比來看,中國職業教育仍具備可提升空間。
12月23日收盤,全通教育領漲20%,報8.1元/股;凱文教育漲超10.11%,報5.12元/股;思考樂教育、中國東方教育分別漲8.47%、4.52%。新東方在線漲5.27%,報56.9元/股,總市值達572.29億元。
職教本科與普通本科區別
專升本的計劃增量,將投向職教本科和應用型本科,主要向這些學校增加名額,向預防醫學、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傾斜。那么什么是職教本科?職教本科與普通本科區別有哪些呢?
職教本科班是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是大學自主招生的,注重素質教育的培養。只要在學校考試合格,就可以拿到本科學歷(普通大學是一樣的),不需要自考。
學校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本科層次獨立院校,由教育部頒發本科學歷證書,是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
職教本科與普通本科區別:學歷性質跟統招是沒有區別的,都是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可以考研考公務員的有學位證,這個就算是區別吧,不過學位證除了能證明你是本科學歷,其他基本沒有用~職教本科的本科學歷證是在教育網上可以查到的,也是可以證明的,只是少了個文本憑證。
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介紹
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屬于教育學大類,職業技術教育類,其旨在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教育科學理論,職業教育管理方法和技術,具備職業教育實踐能力,能夠在教育行政部門、各類中高等學校、企業培訓部門從事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工作、教學工作及職業指導工作的高級人才。
開設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的院校有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等。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現代管理學和教育科學基本理論,接受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訓練,并初步具備管理人員和教師的素養。
推動職業教育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當前,中國擁有1.13萬所職業學校、3088萬名在校生,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實現歷史性跨越。教育部公布的一組數字顯示,“十三五”期間,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在服務國家戰略上,全國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和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名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隨著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就是著眼于破除改革發展障礙、推動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步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和吸引力至關重要。長期以來,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的觀念較為普遍,還有一些職業學校按照辦普通教育的方式辦職業教育,盲目追求大而全,淡化人才培養特色,偏離發展定位。《意見》提出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要求通過推動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促進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加強各學段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打通;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實施好“雙高計劃”,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等。這些措施都十分有利于激發職業學校發展動力,推動職業教育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新需求,有利于職業教育迸發出更強勁的生機活力。《意見》提出,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緊密對接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支持企業技術骨干到學校從教,推進固定崗與流動崗相結合、校企互聘兼職的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等。只有適應經濟發展需求,才能確保學生真正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目前,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就業、落戶、參加招聘、職稱評審、晉升等方面的通道正在打通。近年來,國家層面和許多地方都已出臺文件,支持企業對職業技術人才進行職稱評定,薪資待遇也在一定程度上與其掛鉤。隨著文化水平和實操能力得到雙重提升,就業保障不斷完善以及發展前景逐漸廣闊,越來越多學生逐漸愿意進入職校。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展望未來,進一步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技能型社會,弘揚工匠精神,各行各業必將涌現出越來越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職業高中和高中的區別在哪里
職業高中中有些專業是國家特批的,最后經過考試可以直升本科,但是有些專業卻不可以,只能是上專科院校,而且在職業高中中還有著一種3+2的學習制度也就是說三年的中專加兩年的函授專科,畢業的時候就可以同時拿到中專畢業證和大專畢業證,但很多情況下職業高中的文化程度是比不上普通高中的這都是存在的現象。
普通高中如果成績夠好考上本科也是可以的,畢竟是先天優越的條件在那,其次是普通高中學生最后進入本科院校的也不是全部,進入專科院校的也有不少,而且普通高中的學生是要經歷高考的,可以說是壓力山大,藝術生還要經過藝考。兩者可比也不可比,因為兩者是不同的方向發展,走的路線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