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_全国高考备考和志愿填报信息平台

必勝高考網 > 高考試卷 >

2024河南省五市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及答案

時間: 舒淇 高考試卷

河南省2024五市高三聯考于近期開考,本次考試對考生影響力大試題參考價值大,為方便大家復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2024河南省五市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及答案,歡迎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4河南省五市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及答案

2024河南省五市高三語文聯考試卷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共150分鐘,滿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答案后,用鉛筆在答題卡上將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主觀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對應區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傳統色彩文化源遠流長,從原始時期的彩陶、巖畫到五行五色學,再到晉唐時期的青綠山水,體現了古代先賢對色彩觀念、色彩規律和色彩語言的不斷探索,形成了豐富的視覺文化資源,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民族哲學意識和文化精神。

《周禮·考工記》中有云:“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中國傳統色彩觀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五色觀。中國傳統的“五色觀”,結合“陰陽五行說”,從自然中生發。同時,“五色觀”并非獨立靜觀的存在,而是一個全息式的整體思維系統,對應天地、陰陽、方位、季節、聲音,牽系五臟、五味、五氣,關乎內心的聲色與動靜。不同的色彩,對于國人而言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例如,胭脂、月白、石青、黛色、松花黃五種中國傳統顏色的名稱詮釋了獨屬于中華文化的浪漫:月白借月亮之色,月之光似白似藍;石青似黑非黑,似青非青,一個“石”字將顏色具象化;“黛”為女子畫眉的礦物,后將黛色用來形容顏色;松花黃出自松樹春天的花骨朵。

研究表明,我國歷朝歷代的色彩名稱約有400個,可謂十分豐富,例如僅是綠色就有松花碧、蔥根綠、碧綠、明綠、石綠、紗綠、鴨頭綠等。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色彩的命名往往與具體的物體有關。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宋建明把色名歸為三個方面:意象的色名,如天地之色,天玄地黃;顏色的色名,如顏色的材料、工藝等;物象色名,如人體、膚色等。他力求找出色名與當時的“物/物色”的對應,通過文獻、物證等恢復傳統色彩的樣貌。

汕頭大學陳彥青認為,中國傳統色彩美學有屬于中國文化特有的色彩性格,與西方色彩有著較大的區別。重新找到屬于中國傳統色彩的性格與特點十分必要。“《二十四詩品》各品描述,既有與色彩視覺直接關聯、以感官體驗為主的‘纖秾’‘綺麗’之類,也有如‘雄渾’‘沖淡’‘高古’這種在含蓄層面進行意象轉換、感知的審美格調。具體如與詩意品格‘雄渾’相類的顏色有墨、紺等,具有‘沖淡’品格的顏色有松陰色、天縹、鷺白等。以《二十四詩品》作為中國色彩感知類化的基礎,進行中國色彩二十四品調感知上的美學歸類,是合理也是有效的。”陳彥青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慶富表示,傳統色彩研究不僅體現著對古代歷史中色彩的觀照,還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懷;不僅對傳統文化研究和中國美術理論的建構具有重要的價值,還對今天的藝術創作和設計具有深刻的影響;不僅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體現出了中國品格、中國精神、中國氣質、中國魅力。

(摘編自李百靈《傳統色彩中的東方智慧》)

材料二:

在信息科技極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發掘傳統色彩文化資源,成為當代學者共同關注的話題。回溯歷史與立足當下,是中國傳統色彩研究重要的兩個面向。

回溯歷史,厘清中國傳統色彩的發展源流,深入挖掘傳統色彩的視覺文化資源。中國傳統色彩自原始社會始,就被廣泛應用于彩陶、巖畫和壁畫之中,形成了寶貴的視覺資源。《周禮》有載:“畫饋之事,雜五色。”中國傳統色彩承載著歷代畫家、學者和手工藝人的審美觀念,涉及各個歷史時期和藝術種類。例如唐代青綠山水對青石和青綠的運用,體現了早期畫家對色彩配置的初步認識;宋代民間藝術剪紙和年畫,以濃麗賦色體現出百姓“豐年人樂業”的生活理想;清代陶瓷藝術中的郎窯,以其純凈、高亮的“牛血紅”彰顯了宮廷藝術家匠心獨具的魅力。可以說,中國傳統色彩凝聚了民間藝術、宮廷藝術和文人藝術的審美觀念,體現了古圣先賢的智慧與創造。回溯歷史,一方面,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為中國傳統色彩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通過研究傳統色彩的形式樣態和呈現方式,藝術工作者可以將其與當下的藝術創作相結合,讓中國傳統色彩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立足當下,把握中國傳統色彩的當代價值,充分實現傳統色彩的社會生活應用。中國傳統色彩研究,不僅有“歷史”和“研究”,還應有“當下”和“應用”。傳統藝術應用于現代建筑,以中國傳統色彩為媒介,將其融入城市建筑、公共雕塑等領域,將古典藝術的審美性與當代藝術的現代性相融合,以中國傳統色彩促進城市發展。當下,如何讓中國傳統色彩研究賦能當代城市建設,以中國傳統色彩激活當代藝術的創造力,從而實現中國傳統色彩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學界十分重視的話題。

可以說,當代視域下對中國傳統色彩的探索維度是更加多元的,研究范疇涉及服飾色彩、戲曲色彩、繪畫色彩、建筑色彩等。當代學者對中國傳統色彩的載體、現象和觀念等進行了廣泛而富有實效的研討,為中國傳統色彩研究提供了新的觀念與新的途徑。面對多維的研究視野,當下的中國傳統色彩研究應該在把握歷史的基礎上,將古代的色彩經驗與智慧應用于當代的藝術實踐之中,以此活化中國傳統色彩的內在意蘊,使其與當代社會生活和群眾審美需要相結合。

(摘編自鄭少奇《中國傳統色彩研究的價值與方向》)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傳統的“五色觀”并不是獨立靜觀的存在,它生發于自然,對應于陰陽,并由此形成了全息式的整體思維系統。

B.《二十四詩品》的描述在直接、間接兩個層面都與色彩視覺關聯,其對中國色彩品調感知上的美學歸類是有依據的。

C.中國傳統色彩涉及各個歷史時期和藝術種類,從彩陶到繪畫,從剪紙到瓷器,都體現著古人的色彩觀念、色彩語言。

D.材料一探討中國傳統色彩的內涵及特色,材料二從歷史和當下兩個角度論述傳統色彩,兩者的寫作目的是不同的。

2.根據材料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月、石、黛、松花都是具體的物體,以這些物命名的色彩體現了色名與“物/物色”相對應的關系。

B.傳統色彩的運用,不僅能體現中國古人對色彩配置的認識,還反映著他們的生活理想和審美觀念。

C.以傳統色彩為媒介,可以將傳統藝術與現代建筑相融合,促進城市發展,激活當代藝術的創造力。

D.當代視域下對中國傳統色彩的研究涉及的范圍更廣,可用的方法更多,體現的現實關懷也更強。

3.下列詩句中包含的色名,不能用來證明材料一第四自然段主要觀點的一項是(3分)

A.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B.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C.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周禮》“雜五色”的說法,兩者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4分)

5.《中國傳統色》一書的作者郭浩說,從中國傳統色彩的角度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既可以欣賞到國色之美,又看到了傳統文化的美學意義,這能幫助我們建立起文化自信”。請從郭浩話語的角度,結合材料談談在當代應用中國傳統色彩的意義。(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青青牧草

了一容

他想成為草原上最好的牧馬人。

伊斯哈格剛從內地跑到草原上時,先給哈力克放馬,又到艾布家,后來到艾孜家,大家輪流請他牧馬。伊斯哈格憨厚老實,從沒有過分的要求,只要給他一碗飯吃,他就心滿意足了。

在漫長的冬季,草原上馬兒們喜歡吃的酥油草完全干枯了,各種青草已經沒有那么豐富了。回到馬廄,伊斯哈格還會給馬兒們拌些草料。馬槽被馬兒們的嘴唇磨來蹭去,已經有些包漿了,青烏烏的,并且溜滑溜滑的,就像新疆和田的羊脂青玉一樣,油油的、光光的。有幾次,伊斯哈格就躺在馬槽里睡覺,他和馬兒不離不棄,夏天馬槽里比氈包里的床鋪還涼快愜意呢。馬兒的嘴唇把他拱來拱去,就像是在給他按摩,一直把他拱醒為止。他醒來后,摸著馬兒軟軟的嘴唇,肥乎乎、肉嘟嘟的,馬兒會禁不住從鼻孔里噴出青草的香氣,他聞著,有一種莫名陶醉的感覺。

伊斯哈格熱愛自己牧馬的工作,對馬兒能夠悉心照料,他把馬兒當成自己的親人。哈孜大叔很喜歡他,稱贊他說:“你一定會成為最好的牧馬人。”

伊斯哈格牧馬的第三年冬天,那時天氣預報也不那么準確,一開始中亞大地一派祥和,太陽掛在地平線上,晴朗朗的,他把馬群趕到長梭梭草最多的禾木河對岸的一個峽谷里。下午,草原上突然刮起一陣旋風,過了不一會兒,就飄起雪花,接著徹底刮起了暴風雪。暴風雪攜帶著呼哨聲,席卷著整個中亞大地,馬兒們被凍得在草原上瑟瑟發抖,它們在風雪中迷失了方向,三三兩兩地走失了。伊斯哈格去追趕馬匹,自己也迷失了方向,被狂舞的雪花阻斷了視野,眼前什么也看不清,只覺得雪和風攪和在一起,旋轉著,把他包圍了起來。那一刻,他覺得自己變得非常渺小,就像一根被凍干了的梭梭草的草葉似的,隨著風雪在中亞大地的天空里被卷了起來,迎風飛舞著。他狠狠地吹響了口哨,他心愛的坐騎黑豹聽到他一聲聲的呼喚,長嘯著,飛奔而來。黑豹臥倒在他的腳下,他爬上黑豹的背去尋找和驅趕在風雪中跑散的馬群,他希望能趕著馬群在被凍死前回到馬廄里。這是一個合格的牧馬人的責任和義務。可是,伊斯哈格趕了這匹馬,又丟了那匹馬,他和黑豹一起在跟風雪搏斗著。他覺得除了黑豹身上傳遞給他的一絲溫暖,他的頭和腳都已經快被凍僵了,身體的某些零件都仿佛要和自己的身體分離開來了。

伊斯哈格在馬背上把自己幾近縮成一個毛線疙瘩的樣子,他的眼睛無論怎么睜也睜不開,雪被風吹進眼睛里,就像奔跑的馬蹄拋起的飛濺的小沙石,打得他的眼球針扎一樣疼痛。他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困難,他感覺到天旋地轉,大地好像倒了一個個兒。他昏昏沉沉的,不知什么時候,就徹底失去了知覺,什么也不知道了。

是哈孜大叔找到了伊斯哈格,把他用馬馱回了自己的那間粗糙的泥土夯就的小房子里。奶茶在火爐上咕嘟咕嘟地冒著泡。伊斯哈格被幾層毛皮包裹著,靠在火墻子跟前。哈孜大叔給他灌下去半碗奶茶。他終于從昏迷中醒過來。

哈孜大叔告訴他,多虧那匹黑馬救了他。黑馬已經完全被風雪覆蓋了,但它甘愿被凍死,也不離不棄。這位在草原上敬業地堅守了一輩子的牧馬人說,牧民愛馬兒勝于愛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常常與馬兒相依為命,因為馬兒是人類最忠誠可靠的朋友。

時間過得飛快,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哈孜這個老頭兒在草原上一天天變得更蒼老了,他步履蹣跚,連上馬的動作也變得越來越遲緩和笨拙,需要馬兒臥倒在他身邊,他才能勉強爬上馬背。他就要在這里和草原上的一塊石頭一樣,成為這草原上的一道風物,歷經風雨,慢慢地經歷滄桑。伊斯哈格從哈孜大叔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盡管他的心勁依然挺大,還在向著一個理想、合格的牧馬人的方向努力。他也有許多痛苦,最讓他感到難過的是,那個對他期待了很久、盼著他有出息的老父親永久地離開了他,他再也無法握到父親的那雙刻在他記憶深處的大手了,那一雙厚墩墩的勞動者的大手。每當夜深人靜,在草原的帳篷里,只要一閉上眼睛,他就仿佛清晰地聽見父親低沉地喚著他的名字:“哈格、哈格!”他記起父親說的,“做一個踏實的牧馬人,并不丟人!”父親囑咐過他:“不管干什么活,就要干到底。不要心花,許多人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

這片草原上曾有過伊斯哈格的快樂和痛苦,也有他的榮光,有他流淌的眼淚和汗水澆灌過的牧草。他像一名燈塔守護人一樣,習慣了看草原上的日落日出。此刻,夕陽紅彤彤的,照在喀納斯的大草原上,牧草仿佛被晚霞鍍上一層金黃金黃的顏色,使得大地別有一番意境。伊斯哈格想,這青青的牧草,一定能給他帶來多多的人間的歡樂。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簡明交代伊斯哈格的人生理想,結尾通過對草原景色和人物心理的描寫,強化了他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

B.小說開始寫伊斯哈格“不離不棄”,后文寫黑馬“不離不棄”,通過寫人和馬的相依為命,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的主題。

C.伊斯哈格從哈孜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的未來,未來的他可能也會變得遲緩和笨拙,但他并不為此感到悲觀失望。

D.在伊斯哈格回憶中出現的父親被他視為精神支柱,在他質疑自己、沮喪低落的時候給予他慰藉、鼓勵和教導。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的語言有極強的表現力,如用“肥乎乎、肉嘟嘟”寫馬可愛的形態,用“長嘯”“飛奔”寫馬的急切的動作。

B.小說在描寫暴風雪的場景中使用了對比、比喻的手法,塑造了堅忍頑強的人物形象,也增加了作品的張力。

C.小說不直接描寫黑馬如何保護伊斯哈格,而是通過插敘哈孜與他的對話進行說明,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

D.環境描寫在本文中的功能很多,既能夠描繪祥和的場景,也能夠渲染緊張的情節,還可以營造悲壯的氛圍。

8.小說用大量筆墨描寫黑馬,有何用意?請根據文本簡要分析。(4分)

9.文本描寫了伊斯哈格遭遇暴風雪的場景,其中黑馬在暴風雪中不離不棄、保護伊斯哈格的場面,真切感人。學校“光影翰墨”社團想把這場面拍成短視頻,由你負責擬寫視頻拍攝腳本。根據文本,完成以下表格。(6分)

分鏡頭腳本時長:20秒

音樂特點(12字以內)

遠鏡頭

廣袤草原上,天氣陰沉,狂風呼嘯,泛黃的牧草被雪擊打著,失散的馬匹在風雪交織中若隱若現,嘶鳴不已。

特寫鏡頭(40字以內)

畫外音(60字以內)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復悉國中士卒伐吳,會楚使申包胥聘于越。越王乃問包胥曰:“吳可伐耶?”申包胥曰:“臣鄙于策謀,未足以卜。”越王曰:“吳為不道,殘我社稷,夷吾宗廟以為平原。吾欲與之徼天之中,惟是與馬、兵革、卒伍既具,無以行之。誠聞于戰,何以為可?”申包胥曰:“臣愚,不能知。”越王固問,包胥乃曰:“夫吳,良國也,傳賢于諸侯。敢問君王之所戰者何?”越王曰:“在孤之側者,飲酒食肉,未嘗不分,孤之飲食不致其味,聽樂不盡其聲。愿以此戰。”包胥曰:“善則善矣,未可以戰。”越王曰:“越國之中,吾博愛以子之,忠惠以養之。吾今修寬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惡,稱其善,掩其惡。愿以此戰。”包胥曰:“善則善矣,未可以戰。”王曰:“邦國南則距楚,西則薄晉,北則望齊,春秋奉幣、玉帛以貢獻焉,未嘗敢絕。愿以此戰。”包胥曰:“善哉!無以加斯矣,猶未可戰。夫戰之道,知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斷之。君、將不知,即無權變之謀,以別眾寡之數;不仁,則不得與三軍同饑寒之節,齊苦樂之喜;不勇,則不能斷去就之疑,決可否之議。”于是越王曰:“敬從命矣。”

(節選自《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

材料二:

問曰:“吳亡而越興,在天與?在人乎?”“皆人也。夫差失道,越亦賢矣。濕易雨,饑易助。”曰:“何以知獨在人乎?”“子貢與夫子坐,告夫子曰:‘太宰死。’夫子曰:‘不死也。’如是者再。子貢再拜而問:‘何以知之?’夫子曰:‘天生宰嚭者,欲以亡吳。吳今未亡,宰何病乎?’后人來言不死。圣人不妄言,是以明知越霸矣。”“何以言之?”曰:“種見蠡之時,相與謀道:東南有霸兆不如往仕相要東游入越而止。賢者不妄言,以是知之焉。”

(節選自《越絕書·卷一》)

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東南有霸A兆B不如往C仕D相E要東游F入G越H而止。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絕,指斷絕,與《蜀道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中“絕”字的含義不同。

B.齊,指同等,與《阿房宮賦》“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中“齊”的含義不同。

C.再拜,指拜了兩次,表示恭敬,與《鴻門宴》“再拜獻大王足下”中的“再拜”含義相同。

D.相與,指一起,與《蘇武傳》“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中“相與”的含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越王想集結越國軍隊攻打吳國,但無把握能一舉攻克,故而把申包胥邀請到越國咨詢。

B.面對越王追問,申包胥為達到闡釋觀點進而使其信服的目的,先避而不答,再逐步引導。

C.有人詢問吳亡越興是否是上天旨意,答者認為主要是人的因素:失道寡助,得道多助。

D.孔子否定了子貢關于太宰嚭已死的看法,認為他會導致亡國,吳未亡可知其未遇不測。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吳為不道,殘我社稷,夷吾宗廟以為平原。

(2)夫戰之道,知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斷之。

14.材料二說“夫差失道,越亦賢矣”,“越之賢”在材料一中是如何體現的?(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5~16題。

福州

張養浩

聞說東南秀所鐘,此行處處覺詩工。

飛來天上三山島①,驚倒人間百歲翁。

荔子種成唐室禍,蘆花飄滿越王宮②。

斜陽無限興亡恨,何事煙波尚爾東。

【注】①三山島,指福州城中的三座小山。②《史記·東越傳》:“越王宮,在福建閩侯縣北。”

15.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化用了杜甫《望岳》中的詩句,以議論入題,開篇總寫福州景色神奇秀美,名不虛傳。

B.“百歲翁”實指年紀老大、見多識廣之人。他們都被“驚倒”,足見福州自然景色的瑰麗。

C.“荔子”句既點福州方物,又用《過華清宮》中典故,譴責楊貴妃喜食荔枝釀成唐朝禍患。

D.往日繁華的越王宮殿,如今蘆花遍地,滿目瘡痍,平實的描寫蘊含著昔盛今衰的感慨。

16.詩歌最后兩句是如何將寫景和抒情融為一體的?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燕歌行并序》中,高適飽含著悲憫和禮贊,用“________,________”描寫戰士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的情景,說明他們并不是為了取得個人功勛而視死如歸。

(2)在《登泰山記》中,姚鼐用“________,________”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賦予積雪以明亮的光彩,用語新穎傳神。

(3)小剛參加了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不僅震撼于這盛大的典禮,還被成都這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在觀看比賽之余,他參觀了杜甫草堂,拍攝了不少照片。他想發朋友圈,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杜甫的詩句,作為杜甫草堂風景圖片的文案。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賞牡丹、吃香椿、飲谷雨茶,當人們在鮮花和美食中細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這個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時,春天最后一個節氣——谷雨已經近在咫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子水也”,即“雨生百谷”。谷雨因此得名,可謂 A 。

①猶記每年的谷雨節,母親都要去茶園摘茶。②茶葉摘回,放在鍋里炒焙,母親用手慢慢揉搓,就形成了谷粒大小的尖葉,曰“谷雨尖”。置熱水浸泡于玻璃杯中,茶葉舒展,纖毫畢現,茶香四溢, B 。③逢年過節,母親就拿出這些茶葉招待客人,禮儀隆重。母親一遍遍地念著,這是谷雨尖,是谷雨茶。④谷雨這個詞,就從母親嘴中吐出,像是節氣的痕跡還刻在時間的深處。

夜晚,父親肯定 C ,難以入睡。農事堆積在那里,把父親拽向節氣的深處。再過三個月,谷子就該成熟了。雖然它們還沒移植到水田中,但它們的青苗正在壟間茁壯。然后,它們發蔸、抽穗、揚花、結實,被陽光烤熟,接著收割、晾曬、凈秕、入倉,滋養著我們的腸胃。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該”與文中加點的“該”,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您這么大歲數了,站了一天柜臺,夠嗆啊,該歇歇了。

B.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該路過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C.其通俗自然的用語和深入淺出的闡述,大大增強了該書的可讀性。

D.人家該咱們的,咱們該人家的……算一算,看看還能剩下幾個錢。

20.“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這兩句古詩出現的位置,最恰當的是(3分)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一般來說, ① ,而一年四季都在同一個地方逗留和繁殖的稱為留鳥。但這兩者之間的界定其實并沒有很嚴格,因為如果留鳥所在的棲息地被破壞或者食物減少,它們也會考慮遷居到其他地方。候鳥也需要為食物和筑巢的地方操心,季節的變化會促使它們主動去往溫暖的氣候中,尋找可以滿足這兩種“必需品”的地方。

通常來說,許多鳥類每年會進行兩次遷徙,春季來臨時,它們向北飛行,夏季在溫帶或寒帶進行繁殖,秋冬季節 ② 。當然,在南半球,方向是相反的。而這就是鳥類遷移模式中最常見的一種: ③ ,或者說沿南北方向遷徙,比如很多人熟悉的大雁南飛。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常見的遷徙模式。在歐亞大陸上,部分雀形目的鳥類不再向南遷徙至非洲的越冬地,而是一路向西飛向法國南部過冬,這種自東向西的遷徙模式不屬于傳統的南北方向“鳥類遷飛路線”,而是沿著“經度”進行遷徙。在20世紀末,西歐和南歐的氣溫升高,使得這些地區比以前更適合鳥類過冬,它們無需飛行更遠的距離就能安定下來,對鳥類來說是一種風險更低的遷徙方式。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22.簡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準確流暢,不超過50個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現代文閱讀Ⅰ提到“中國傳統色彩”,所謂“中國傳統色彩”,是中國人定義顏色的方式,更是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中國人情感、心理、性格特征的視覺表達。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傳統色彩里沉淀的文化意蘊也能讓我們去重溫古老的智慧,去品味多彩人生、多彩中國……

請結合材料,從下面兩個寫作方向中選定一個完成文章寫作。

(1)介紹一種顏色,并結合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談談你對這種顏色的認識,以及這種顏色所引發的思考與感悟。

(2)人生因多彩而豐富,中國因多彩而美麗,作為青少年的你,希望能為人生、為祖國添加哪些色彩?請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河南省五市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及答案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共150分鐘,滿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答案后,用鉛筆在答題卡上將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主觀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對應區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傳統色彩文化源遠流長,從原始時期的彩陶、巖畫到五行五色學,再到晉唐時期的青綠山水,體現了古代先賢對色彩觀念、色彩規律和色彩語言的不斷探索,形成了豐富的視覺文化資源,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民族哲學意識和文化精神。

《周禮·考工記》中有云:“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中國傳統色彩觀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五色觀。中國傳統的“五色觀”,結合“陰陽五行說”,從自然中生發。同時,“五色觀”并非獨立靜觀的存在,而是一個全息式的整體思維系統,對應天地、陰陽、方位、季節、聲音,牽系五臟、五味、五氣,關乎內心的聲色與動靜。不同的色彩,對于國人而言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例如,胭脂、月白、石青、黛色、松花黃五種中國傳統顏色的名稱詮釋了獨屬于中華文化的浪漫:月白借月亮之色,月之光似白似藍;石青似黑非黑,似青非青,一個“石”字將顏色具象化;“黛”為女子畫眉的礦物,后將黛色用來形容顏色;松花黃出自松樹春天的花骨朵。

研究表明,我國歷朝歷代的色彩名稱約有400個,可謂十分豐富,例如僅是綠色就有松花碧、蔥根綠、碧綠、明綠、石綠、紗綠、鴨頭綠等。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色彩的命名往往與具體的物體有關。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宋建明把色名歸為三個方面:意象的色名,如天地之色,天玄地黃;顏色的色名,如顏色的材料、工藝等;物象色名,如人體、膚色等。他力求找出色名與當時的“物/物色”的對應,通過文獻、物證等恢復傳統色彩的樣貌。

汕頭大學陳彥青認為,中國傳統色彩美學有屬于中國文化特有的色彩性格,與西方色彩有著較大的區別。重新找到屬于中國傳統色彩的性格與特點十分必要。“《二十四詩品》各品描述,既有與色彩視覺直接關聯、以感官體驗為主的‘纖秾’‘綺麗’之類,也有如‘雄渾’‘沖淡’‘高古’這種在含蓄層面進行意象轉換、感知的審美格調。具體如與詩意品格‘雄渾’相類的顏色有墨、紺等,具有‘沖淡’品格的顏色有松陰色、天縹、鷺白等。以《二十四詩品》作為中國色彩感知類化的基礎,進行中國色彩二十四品調感知上的美學歸類,是合理也是有效的。”陳彥青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慶富表示,傳統色彩研究不僅體現著對古代歷史中色彩的觀照,還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懷;不僅對傳統文化研究和中國美術理論的建構具有重要的價值,還對今天的藝術創作和設計具有深刻的影響;不僅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體現出了中國品格、中國精神、中國氣質、中國魅力。

(摘編自李百靈《傳統色彩中的東方智慧》)

材料二:

在信息科技極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發掘傳統色彩文化資源,成為當代學者共同關注的話題。回溯歷史與立足當下,是中國傳統色彩研究重要的兩個面向。

回溯歷史,厘清中國傳統色彩的發展源流,深入挖掘傳統色彩的視覺文化資源。中國傳統色彩自原始社會始,就被廣泛應用于彩陶、巖畫和壁畫之中,形成了寶貴的視覺資源。《周禮》有載:“畫饋之事,雜五色。”中國傳統色彩承載著歷代畫家、學者和手工藝人的審美觀念,涉及各個歷史時期和藝術種類。例如唐代青綠山水對青石和青綠的運用,體現了早期畫家對色彩配置的初步認識;宋代民間藝術剪紙和年畫,以濃麗賦色體現出百姓“豐年人樂業”的生活理想;清代陶瓷藝術中的郎窯,以其純凈、高亮的“牛血紅”彰顯了宮廷藝術家匠心獨具的魅力。可以說,中國傳統色彩凝聚了民間藝術、宮廷藝術和文人藝術的審美觀念,體現了古圣先賢的智慧與創造。回溯歷史,一方面,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為中國傳統色彩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通過研究傳統色彩的形式樣態和呈現方式,藝術工作者可以將其與當下的藝術創作相結合,讓中國傳統色彩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立足當下,把握中國傳統色彩的當代價值,充分實現傳統色彩的社會生活應用。中國傳統色彩研究,不僅有“歷史”和“研究”,還應有“當下”和“應用”。傳統藝術應用于現代建筑,以中國傳統色彩為媒介,將其融入城市建筑、公共雕塑等領域,將古典藝術的審美性與當代藝術的現代性相融合,以中國傳統色彩促進城市發展。當下,如何讓中國傳統色彩研究賦能當代城市建設,以中國傳統色彩激活當代藝術的創造力,從而實現中國傳統色彩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學界十分重視的話題。

可以說,當代視域下對中國傳統色彩的探索維度是更加多元的,研究范疇涉及服飾色彩、戲曲色彩、繪畫色彩、建筑色彩等。當代學者對中國傳統色彩的載體、現象和觀念等進行了廣泛而富有實效的研討,為中國傳統色彩研究提供了新的觀念與新的途徑。面對多維的研究視野,當下的中國傳統色彩研究應該在把握歷史的基礎上,將古代的色彩經驗與智慧應用于當代的藝術實踐之中,以此活化中國傳統色彩的內在意蘊,使其與當代社會生活和群眾審美需要相結合。

(摘編自鄭少奇《中國傳統色彩研究的價值與方向》)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傳統的“五色觀”并不是獨立靜觀的存在,它生發于自然,對應于陰陽,并由此形成了全息式的整體思維系統。

B.《二十四詩品》的描述在直接、間接兩個層面都與色彩視覺關聯,其對中國色彩品調感知上的美學歸類是有依據的。

C.中國傳統色彩涉及各個歷史時期和藝術種類,從彩陶到繪畫,從剪紙到瓷器,都體現著古人的色彩觀念、色彩語言。

D.材料一探討中國傳統色彩的內涵及特色,材料二從歷史和當下兩個角度論述傳統色彩,兩者的寫作目的是不同的。

2.根據材料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月、石、黛、松花都是具體的物體,以這些物命名的色彩體現了色名與“物/物色”相對應的關系。

B.傳統色彩的運用,不僅能體現中國古人對色彩配置的認識,還反映著他們的生活理想和審美觀念。

C.以傳統色彩為媒介,可以將傳統藝術與現代建筑相融合,促進城市發展,激活當代藝術的創造力。

D.當代視域下對中國傳統色彩的研究涉及的范圍更廣,可用的方法更多,體現的現實關懷也更強。

3.下列詩句中包含的色名,不能用來證明材料一第四自然段主要觀點的一項是(3分)

A.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B.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C.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周禮》“雜五色”的說法,兩者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4分)

5.《中國傳統色》一書的作者郭浩說,從中國傳統色彩的角度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既可以欣賞到國色之美,又看到了傳統文化的美學意義,這能幫助我們建立起文化自信”。請從郭浩話語的角度,結合材料談談在當代應用中國傳統色彩的意義。(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青青牧草

了一容

他想成為草原上最好的牧馬人。

伊斯哈格剛從內地跑到草原上時,先給哈力克放馬,又到艾布家,后來到艾孜家,大家輪流請他牧馬。伊斯哈格憨厚老實,從沒有過分的要求,只要給他一碗飯吃,他就心滿意足了。

在漫長的冬季,草原上馬兒們喜歡吃的酥油草完全干枯了,各種青草已經沒有那么豐富了。回到馬廄,伊斯哈格還會給馬兒們拌些草料。馬槽被馬兒們的嘴唇磨來蹭去,已經有些包漿了,青烏烏的,并且溜滑溜滑的,就像新疆和田的羊脂青玉一樣,油油的、光光的。有幾次,伊斯哈格就躺在馬槽里睡覺,他和馬兒不離不棄,夏天馬槽里比氈包里的床鋪還涼快愜意呢。馬兒的嘴唇把他拱來拱去,就像是在給他按摩,一直把他拱醒為止。他醒來后,摸著馬兒軟軟的嘴唇,肥乎乎、肉嘟嘟的,馬兒會禁不住從鼻孔里噴出青草的香氣,他聞著,有一種莫名陶醉的感覺。

伊斯哈格熱愛自己牧馬的工作,對馬兒能夠悉心照料,他把馬兒當成自己的親人。哈孜大叔很喜歡他,稱贊他說:“你一定會成為最好的牧馬人。”

伊斯哈格牧馬的第三年冬天,那時天氣預報也不那么準確,一開始中亞大地一派祥和,太陽掛在地平線上,晴朗朗的,他把馬群趕到長梭梭草最多的禾木河對岸的一個峽谷里。下午,草原上突然刮起一陣旋風,過了不一會兒,就飄起雪花,接著徹底刮起了暴風雪。暴風雪攜帶著呼哨聲,席卷著整個中亞大地,馬兒們被凍得在草原上瑟瑟發抖,它們在風雪中迷失了方向,三三兩兩地走失了。伊斯哈格去追趕馬匹,自己也迷失了方向,被狂舞的雪花阻斷了視野,眼前什么也看不清,只覺得雪和風攪和在一起,旋轉著,把他包圍了起來。那一刻,他覺得自己變得非常渺小,就像一根被凍干了的梭梭草的草葉似的,隨著風雪在中亞大地的天空里被卷了起來,迎風飛舞著。他狠狠地吹響了口哨,他心愛的坐騎黑豹聽到他一聲聲的呼喚,長嘯著,飛奔而來。黑豹臥倒在他的腳下,他爬上黑豹的背去尋找和驅趕在風雪中跑散的馬群,他希望能趕著馬群在被凍死前回到馬廄里。這是一個合格的牧馬人的責任和義務。可是,伊斯哈格趕了這匹馬,又丟了那匹馬,他和黑豹一起在跟風雪搏斗著。他覺得除了黑豹身上傳遞給他的一絲溫暖,他的頭和腳都已經快被凍僵了,身體的某些零件都仿佛要和自己的身體分離開來了。

伊斯哈格在馬背上把自己幾近縮成一個毛線疙瘩的樣子,他的眼睛無論怎么睜也睜不開,雪被風吹進眼睛里,就像奔跑的馬蹄拋起的飛濺的小沙石,打得他的眼球針扎一樣疼痛。他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困難,他感覺到天旋地轉,大地好像倒了一個個兒。他昏昏沉沉的,不知什么時候,就徹底失去了知覺,什么也不知道了。

是哈孜大叔找到了伊斯哈格,把他用馬馱回了自己的那間粗糙的泥土夯就的小房子里。奶茶在火爐上咕嘟咕嘟地冒著泡。伊斯哈格被幾層毛皮包裹著,靠在火墻子跟前。哈孜大叔給他灌下去半碗奶茶。他終于從昏迷中醒過來。

哈孜大叔告訴他,多虧那匹黑馬救了他。黑馬已經完全被風雪覆蓋了,但它甘愿被凍死,也不離不棄。這位在草原上敬業地堅守了一輩子的牧馬人說,牧民愛馬兒勝于愛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常常與馬兒相依為命,因為馬兒是人類最忠誠可靠的朋友。

時間過得飛快,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哈孜這個老頭兒在草原上一天天變得更蒼老了,他步履蹣跚,連上馬的動作也變得越來越遲緩和笨拙,需要馬兒臥倒在他身邊,他才能勉強爬上馬背。他就要在這里和草原上的一塊石頭一樣,成為這草原上的一道風物,歷經風雨,慢慢地經歷滄桑。伊斯哈格從哈孜大叔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盡管他的心勁依然挺大,還在向著一個理想、合格的牧馬人的方向努力。他也有許多痛苦,最讓他感到難過的是,那個對他期待了很久、盼著他有出息的老父親永久地離開了他,他再也無法握到父親的那雙刻在他記憶深處的大手了,那一雙厚墩墩的勞動者的大手。每當夜深人靜,在草原的帳篷里,只要一閉上眼睛,他就仿佛清晰地聽見父親低沉地喚著他的名字:“哈格、哈格!”他記起父親說的,“做一個踏實的牧馬人,并不丟人!”父親囑咐過他:“不管干什么活,就要干到底。不要心花,許多人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

這片草原上曾有過伊斯哈格的快樂和痛苦,也有他的榮光,有他流淌的眼淚和汗水澆灌過的牧草。他像一名燈塔守護人一樣,習慣了看草原上的日落日出。此刻,夕陽紅彤彤的,照在喀納斯的大草原上,牧草仿佛被晚霞鍍上一層金黃金黃的顏色,使得大地別有一番意境。伊斯哈格想,這青青的牧草,一定能給他帶來多多的人間的歡樂。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簡明交代伊斯哈格的人生理想,結尾通過對草原景色和人物心理的描寫,強化了他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

B.小說開始寫伊斯哈格“不離不棄”,后文寫黑馬“不離不棄”,通過寫人和馬的相依為命,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的主題。

C.伊斯哈格從哈孜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的未來,未來的他可能也會變得遲緩和笨拙,但他并不為此感到悲觀失望。

D.在伊斯哈格回憶中出現的父親被他視為精神支柱,在他質疑自己、沮喪低落的時候給予他慰藉、鼓勵和教導。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的語言有極強的表現力,如用“肥乎乎、肉嘟嘟”寫馬可愛的形態,用“長嘯”“飛奔”寫馬的急切的動作。

B.小說在描寫暴風雪的場景中使用了對比、比喻的手法,塑造了堅忍頑強的人物形象,也增加了作品的張力。

C.小說不直接描寫黑馬如何保護伊斯哈格,而是通過插敘哈孜與他的對話進行說明,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

D.環境描寫在本文中的功能很多,既能夠描繪祥和的場景,也能夠渲染緊張的情節,還可以營造悲壯的氛圍。

8.小說用大量筆墨描寫黑馬,有何用意?請根據文本簡要分析。(4分)

9.文本描寫了伊斯哈格遭遇暴風雪的場景,其中黑馬在暴風雪中不離不棄、保護伊斯哈格的場面,真切感人。學校“光影翰墨”社團想把這場面拍成短視頻,由你負責擬寫視頻拍攝腳本。根據文本,完成以下表格。(6分)

分鏡頭腳本時長:20秒

音樂特點(12字以內)

遠鏡頭

廣袤草原上,天氣陰沉,狂風呼嘯,泛黃的牧草被雪擊打著,失散的馬匹在風雪交織中若隱若現,嘶鳴不已。

特寫鏡頭(40字以內)

畫外音(60字以內)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復悉國中士卒伐吳,會楚使申包胥聘于越。越王乃問包胥曰:“吳可伐耶?”申包胥曰:“臣鄙于策謀,未足以卜。”越王曰:“吳為不道,殘我社稷,夷吾宗廟以為平原。吾欲與之徼天之中,惟是與馬、兵革、卒伍既具,無以行之。誠聞于戰,何以為可?”申包胥曰:“臣愚,不能知。”越王固問,包胥乃曰:“夫吳,良國也,傳賢于諸侯。敢問君王之所戰者何?”越王曰:“在孤之側者,飲酒食肉,未嘗不分,孤之飲食不致其味,聽樂不盡其聲。愿以此戰。”包胥曰:“善則善矣,未可以戰。”越王曰:“越國之中,吾博愛以子之,忠惠以養之。吾今修寬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惡,稱其善,掩其惡。愿以此戰。”包胥曰:“善則善矣,未可以戰。”王曰:“邦國南則距楚,西則薄晉,北則望齊,春秋奉幣、玉帛以貢獻焉,未嘗敢絕。愿以此戰。”包胥曰:“善哉!無以加斯矣,猶未可戰。夫戰之道,知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斷之。君、將不知,即無權變之謀,以別眾寡之數;不仁,則不得與三軍同饑寒之節,齊苦樂之喜;不勇,則不能斷去就之疑,決可否之議。”于是越王曰:“敬從命矣。”

(節選自《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

材料二:

問曰:“吳亡而越興,在天與?在人乎?”“皆人也。夫差失道,越亦賢矣。濕易雨,饑易助。”曰:“何以知獨在人乎?”“子貢與夫子坐,告夫子曰:‘太宰死。’夫子曰:‘不死也。’如是者再。子貢再拜而問:‘何以知之?’夫子曰:‘天生宰嚭者,欲以亡吳。吳今未亡,宰何病乎?’后人來言不死。圣人不妄言,是以明知越霸矣。”“何以言之?”曰:“種見蠡之時,相與謀道:東南有霸兆不如往仕相要東游入越而止。賢者不妄言,以是知之焉。”

(節選自《越絕書·卷一》)

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東南有霸A兆B不如往C仕D相E要東游F入G越H而止。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絕,指斷絕,與《蜀道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中“絕”字的含義不同。

B.齊,指同等,與《阿房宮賦》“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中“齊”的含義不同。

C.再拜,指拜了兩次,表示恭敬,與《鴻門宴》“再拜獻大王足下”中的“再拜”含義相同。

D.相與,指一起,與《蘇武傳》“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中“相與”的含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越王想集結越國軍隊攻打吳國,但無把握能一舉攻克,故而把申包胥邀請到越國咨詢。

B.面對越王追問,申包胥為達到闡釋觀點進而使其信服的目的,先避而不答,再逐步引導。

C.有人詢問吳亡越興是否是上天旨意,答者認為主要是人的因素:失道寡助,得道多助。

D.孔子否定了子貢關于太宰嚭已死的看法,認為他會導致亡國,吳未亡可知其未遇不測。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吳為不道,殘我社稷,夷吾宗廟以為平原。

(2)夫戰之道,知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斷之。

14.材料二說“夫差失道,越亦賢矣”,“越之賢”在材料一中是如何體現的?(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5~16題。

福州

張養浩

聞說東南秀所鐘,此行處處覺詩工。

飛來天上三山島①,驚倒人間百歲翁。

荔子種成唐室禍,蘆花飄滿越王宮②。

斜陽無限興亡恨,何事煙波尚爾東。

【注】①三山島,指福州城中的三座小山。②《史記·東越傳》:“越王宮,在福建閩侯縣北。”

15.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化用了杜甫《望岳》中的詩句,以議論入題,開篇總寫福州景色神奇秀美,名不虛傳。

B.“百歲翁”實指年紀老大、見多識廣之人。他們都被“驚倒”,足見福州自然景色的瑰麗。

C.“荔子”句既點福州方物,又用《過華清宮》中典故,譴責楊貴妃喜食荔枝釀成唐朝禍患。

D.往日繁華的越王宮殿,如今蘆花遍地,滿目瘡痍,平實的描寫蘊含著昔盛今衰的感慨。

16.詩歌最后兩句是如何將寫景和抒情融為一體的?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燕歌行并序》中,高適飽含著悲憫和禮贊,用“________,________”描寫戰士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的情景,說明他們并不是為了取得個人功勛而視死如歸。

(2)在《登泰山記》中,姚鼐用“________,________”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賦予積雪以明亮的光彩,用語新穎傳神。

(3)小剛參加了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不僅震撼于這盛大的典禮,還被成都這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在觀看比賽之余,他參觀了杜甫草堂,拍攝了不少照片。他想發朋友圈,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杜甫的詩句,作為杜甫草堂風景圖片的文案。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賞牡丹、吃香椿、飲谷雨茶,當人們在鮮花和美食中細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這個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時,春天最后一個節氣——谷雨已經近在咫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子水也”,即“雨生百谷”。谷雨因此得名,可謂 A 。

①猶記每年的谷雨節,母親都要去茶園摘茶。②茶葉摘回,放在鍋里炒焙,母親用手慢慢揉搓,就形成了谷粒大小的尖葉,曰“谷雨尖”。置熱水浸泡于玻璃杯中,茶葉舒展,纖毫畢現,茶香四溢, B 。③逢年過節,母親就拿出這些茶葉招待客人,禮儀隆重。母親一遍遍地念著,這是谷雨尖,是谷雨茶。④谷雨這個詞,就從母親嘴中吐出,像是節氣的痕跡還刻在時間的深處。

夜晚,父親肯定 C ,難以入睡。農事堆積在那里,把父親拽向節氣的深處。再過三個月,谷子就該成熟了。雖然它們還沒移植到水田中,但它們的青苗正在壟間茁壯。然后,它們發蔸、抽穗、揚花、結實,被陽光烤熟,接著收割、晾曬、凈秕、入倉,滋養著我們的腸胃。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該”與文中加點的“該”,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您這么大歲數了,站了一天柜臺,夠嗆啊,該歇歇了。

B.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該路過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C.其通俗自然的用語和深入淺出的闡述,大大增強了該書的可讀性。

D.人家該咱們的,咱們該人家的……算一算,看看還能剩下幾個錢。

20.“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這兩句古詩出現的位置,最恰當的是(3分)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一般來說, ① ,而一年四季都在同一個地方逗留和繁殖的稱為留鳥。但這兩者之間的界定其實并沒有很嚴格,因為如果留鳥所在的棲息地被破壞或者食物減少,它們也會考慮遷居到其他地方。候鳥也需要為食物和筑巢的地方操心,季節的變化會促使它們主動去往溫暖的氣候中,尋找可以滿足這兩種“必需品”的地方。

通常來說,許多鳥類每年會進行兩次遷徙,春季來臨時,它們向北飛行,夏季在溫帶或寒帶進行繁殖,秋冬季節 ② 。當然,在南半球,方向是相反的。而這就是鳥類遷移模式中最常見的一種: ③ ,或者說沿南北方向遷徙,比如很多人熟悉的大雁南飛。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常見的遷徙模式。在歐亞大陸上,部分雀形目的鳥類不再向南遷徙至非洲的越冬地,而是一路向西飛向法國南部過冬,這種自東向西的遷徙模式不屬于傳統的南北方向“鳥類遷飛路線”,而是沿著“經度”進行遷徙。在20世紀末,西歐和南歐的氣溫升高,使得這些地區比以前更適合鳥類過冬,它們無需飛行更遠的距離就能安定下來,對鳥類來說是一種風險更低的遷徙方式。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22.簡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準確流暢,不超過50個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現代文閱讀Ⅰ提到“中國傳統色彩”,所謂“中國傳統色彩”,是中國人定義顏色的方式,更是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中國人情感、心理、性格特征的視覺表達。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傳統色彩里沉淀的文化意蘊也能讓我們去重溫古老的智慧,去品味多彩人生、多彩中國……

請結合材料,從下面兩個寫作方向中選定一個完成文章寫作。

(1)介紹一種顏色,并結合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談談你對這種顏色的認識,以及這種顏色所引發的思考與感悟。

(2)人生因多彩而豐富,中國因多彩而美麗,作為青少年的你,希望能為人生、為祖國添加哪些色彩?請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1.看清題干要求。選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項,有沒有其他可供答題參考的信息等,務必看仔細,看清楚。

2.了解設置干擾項的幾種情況: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無中生有,擴大或縮小概念的范圍,缺乏依據,因果顛倒,先后錯亂,張冠李戴等。

3.文言實詞的理解: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利用字與字、詞與詞的結構特點。采取由彼到此的聯想方式,迅速理解詞義。選項中給出的解釋,可代入句中,結合上下文,反復印證。另外要特別注意詞的多義、詞的活用、詞的古今異義、通假、詞的偏義等文言現象。平時我們積累的一些成語中個別語素的解釋,有時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也要為我所用。

4.寫作文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在50分鐘內,并且要寫完,寧可結尾很短也不要沒有,否則會扣分。想一個新穎的標題,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千萬別照搬話題當成標題。語文基礎不好的同學可嘗試些短點的句子,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多多調動腦中的文章庫,使文章文采飛揚,但切不可堆積辭藻,要把握好度。審題,找準材料立意。

高考語文答題注意事項

1、字跡:建議考生盡量講試卷答案字寫好,如果寫的本來不好,那就要盡量保證清晰。這不僅要求考生在考前選取一個好的答題筆,也要求考生在答題時好的心態,不求快,只求準確。

2、答題態度:建議考生無論題目自己是否會做,都要將態度端正的去答題,不要犯低級錯誤。

3、采分點:所以建議考生與其在有限的時間胡編或者抱著閱卷老師看自己寫的多給辛苦分的心態,都是不可去取的,而應該試著想一些和材料有關的關鍵詞語去寫,有時也可以讓你增分。

4、答題格式:所以建議考生在作答的時候如果題目中有兩問,比如全國高考2卷第37題第一問,“以上材料反映了雙方的什么態度,原因是什么?”就要選擇分兩部分答題。因此只有對問題進行分層,才能在有限時間內做到盡可能多的得分。

5、沒必要寫話的:有些老師在批閱試卷的時候,會發現有部分學生在自己的試卷上寫歌詞或者“老師給我幾分吧”等話語,讓批卷老師苦笑不得。但是不代表能得到分數,這種答題的答案也只能按考生未作答對待。

高中語文如何提高成績

主動多做高考模擬題

高一學生要和高三學生經常交流,從那里及早了解高考難度系數,大致了解高考的難度,自己的語文應考信心增強了。所以,高一學生經常和高三學生交流還是有益處的。

要多閱讀一些國內各大專院校的語文方面的報刊雜志, 江西師范大學《語文月報》,每年都有一期專門是為高考準備的。華南師范大學《語文月刊》。每年也都有一期專門是為高考準備的模擬試題集。

扎實積累

語文高考,歷來對于文科學生來講,是最難的。要想考得好,關鍵是平時的扎實積累、廣泛閱讀與不屑與頑強的學習。語文考試沒有捷徑,只有勤奮、博學。但是,方法是有的。

1539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刷电机_直流无刷电机_行星减速机-佛山市藤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无菌检查集菌仪,微生物限度仪器-苏州长留仪器百科 | 防水套管厂家_刚性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不锈钢防水套管-郑州中泰管道 | 商用绞肉机-熟肉切片机-冻肉切丁机-猪肉开条机 - 广州市正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美国PARKER齿轮泵,美国PARKER柱塞泵,美国PARKER叶片泵,美国PARKER电磁阀,美国PARKER比例阀-上海维特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二部 | 安徽千住锡膏_安徽阿尔法锡膏锡条_安徽唯特偶锡膏_卡夫特胶水-芜湖荣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云阳人才网_云阳招聘网_云阳人才市场_云阳人事人才网_云阳人家招聘网_云阳最新招聘信息 | 私人别墅家庭影院系统_家庭影院音响_家庭影院装修设计公司-邦牛影音 | 变频器维修公司_plc维修_伺服驱动器维修_工控机维修 - 夫唯科技 变位机,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器,小型变位机,小型焊接变位机-济南上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青岛球场围网,青岛车间隔离网,青岛机器人围栏,青岛水源地围网,青岛围网,青岛隔离栅-青岛晟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电动液压篮球架_圆管地埋式篮球架_移动平箱篮球架-强森体育 | 微信聊天记录恢复_手机短信删除怎么恢复_通讯录恢复软件下载-快易数据恢复 | 股指期货-期货开户-交易手续费佣金加1分-保证金低-期货公司排名靠前-万利信息开户 | 扬尘监测_扬尘监测系统_带证扬尘监测设备 - 郑州港迪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华锤电器有限公司_地磅称重设备_防作弊地磅_浙江地磅售后维修_无人值守扫码过磅系统_浙江源头地磅厂家_浙江工厂直营地磅 | 科箭WMS仓库管理软件-TMS物流管理系统-科箭SaaS云服务 | 恒温恒湿试验箱厂家-高低温试验箱维修价格_东莞环仪仪器_东莞环仪仪器 | 标策网-专注公司商业知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 留学生辅导网-在线课程论文辅导-留学生挂科申诉机构 | 对照品_中药对照品_标准品_对照药材_「格利普」高纯中药标准品厂家-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 |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彩屏硬度计-分体式粗糙度仪-北京凯达科仪科技有限公司 | 数显水浴恒温振荡器-分液漏斗萃取振荡器-常州市凯航仪器有限公司 | 蒸压釜-陶粒板隔墙板蒸压釜-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液氨泵,液化气泵-淄博「亚泰」燃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业零排放|水厂设备|软化水设备|海南净水设备--海南水处理设备厂家 | 合肥仿石砖_合肥pc砖厂家_合肥PC仿石砖_安徽旭坤建材有限公司 | 恒温振荡混匀器-微孔板振荡器厂家-多管涡旋混匀器厂家-合肥艾本森(www.17world.net) | 混合反应量热仪-高温高压量热仪-微机差热分析仪DTA|凯璞百科 | 高考志愿规划师_高考规划师_高考培训师_高报师_升学规划师_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认证机构「向阳生涯」 | 开业庆典_舞龙舞狮_乔迁奠基仪式_开工仪式-神挚龙狮鼓乐文化传媒 | 精密模具-双色注塑模具加工-深圳铭洋宇通 | 化妆品加工厂-化妆品加工-化妆品代加工-面膜加工-广东欧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货架厂_仓库货架公司_重型仓储货架_线棒货架批发-深圳市诺普泰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健身器材-健身器材厂家专卖-上海七诚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塑料撕碎机_编织袋撕碎机_废纸撕碎机_生活垃圾撕碎机_废铁破碎机_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步进电机_agv电机_伺服马达-伺服轮毂电机-和利时电机 | 高压微雾加湿器_工业加湿器_温室喷雾-昌润空气净化设备 | 深圳APP开发公司_软件APP定制开发/外包制作-红匣子科技 | 掺铥光纤放大器-C/L波段光纤放大器-小信号光纤放大器-合肥脉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uv固化机-丝印uv机-工业烤箱-五金蚀刻机-分拣输送机 - 保定市丰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广西资质代办_建筑资质代办_南宁资质代办理_新办、增项、升级-正明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