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遼寧高考化學真題試卷
溫馨提示:看完整版及各省份高考試卷真題,可下載全文查看或微信搜索公眾號【得道AI填報】,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高考真題】即可免費獲取。
高中化學會考有哪些經常出現的考點
一、原電池
1.原電池原理:使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作定向移動,從而形成電流。這種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池形成條件
①電極:兩種不同的導體相連;
②電解質溶液:能與電極反應。
二、電解池
1.電解池原理: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叫做電解。這種把電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裝置叫做電解池。
2.電解池形成條件
①電源;
②電極(惰或非惰);
③電解質(水溶液或熔化態)。
3.電解過程中的能量轉化: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陽極:惰電極極:不一定是惰電極
發生電解反應的條件:
①連接直流電源
②陽電極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為極
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為陽極
③兩極處于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中
④兩電極形成閉合回路
(氧化反應)電子流向負極→正極電源負極→極;陽極→電源正極電流方向正極→負極電源正極→陽極;極→電源負極能量轉化化學能→電能電能→化學能應用
金屬鋁及其重要化合物
1、金屬鋁的單質: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態形式存在,銀白金屬,密度較小。
(2)化學質:
a.與氧氣反應:4al+3o22al2o3
(鋁片耐腐蝕,原因是鋁片與空氣中氧氣反應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3+b.與鹽反應2al+6hcl=2alcl3+3h2↑,2al+6h=2al+3h2↑;
c.遇濃硫、濃發生金屬鈍化,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應繼續進行。
d.與堿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e.鋁熱反應
(3)制法與用途:作電導線,制鋁合金。
2、al2o3和al(oh)3
氧化鋁(al2o3):兩氧化物,熔點高(耐火材料),難溶于水,
兩氧化物:al2o3+6hcl=2alcl3+3h2o
+3+al2o3+6h=2al+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al(oh)3受熱分解:2al(oh)3al2o3+3h2o
al(oh)3的兩:al(oh)3+3hcl=alcl3+3h2o
+3+al(oh)3+3h=al+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oh=alo2+2h2o
1、鋁片與鹽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酞)反應,熔化、浮于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反應:na黃、k紫(透過藍的鈷玻璃)、cu綠、ca磚紅、na+(黃)、k+(紫)。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的;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
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加熱后恢復原;
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粉末(mgo),產生黑;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的;
13、hf腐蝕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變為灰綠最后變為紅褐;
15、在常溫下:fe、al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16、向盛有苯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苯遇空氣呈粉紅。
高考化學選擇題有哪些技巧
羅列特例,速排選項:
高考化學選擇題往往考查一般規律中的特殊情況,這就要求考生了解特例,關于一些概念判別、出題式判別正誤類標題,假如從正面不能直接作出判別,能夠羅列反例、特例,敏捷判別選項正誤。
高考化學選擇題要妙用假定,以不變應萬變在回應相關四大均衡(等效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挪動問題時,有時候會展現多因素(如環境溫度、濃度值或氣體壓強)的危害,對于這類問題,可以采用假定法,先假定別的因素不會改變,判別第一個因素更改對結論產生的危害,隨后再判別第二個因素更改對結論產生的危害,從而得到標準答案。
高考化學如何復習能拿高分
1.高考化學復習不要依賴課本
高考化學有些知識需要同學們在深刻理解的情況下牢牢記住,如一些化學物質的特殊顏色,和一些高中化學的物質俗稱、元素符號等內容都需要記準確。可是現在有的同學卻有點過度依賴課本,遇到了一些相關問題,習慣打開課本查找,這樣會很影響做題的速度,也會在考試的時候由于記憶不牢固造成成績偏低。
2.高考化學復習對基礎知識進行總結
高考化學怎么樣才能獲得高分?同學們應該對化學基礎知識點進行總結,把基礎概念和原理順一遍,把一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的區別開,這樣就有針對的把自己還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就可以多復習。深讀問學網小編表示,高考生對元素化合物知識要掌握熟練,這部分知識點也是化學中的重點與考點,要理清知識的脈絡聯系以及分清的主次關系。可以利用圖標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文字的歸納。
3.高考化學復習把握當下社會的熱點
現在高考化學如何能夠得到高分?中考的化學考試中,當下社會的熱點也是一個很容易考到的部分,比如華景問題和能源問題,再或者是一些科學新發現的問題等等。深讀問學網小編表示,這類題目現在看起來很新穎,不過落腳點不是很高,高三的同學們一定要仔仔細細的讀題,可以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在于自己所知道的知識聯系起來,這對高三學生來說找到答案也是不難的。
高考化學復習計劃
一、高考二輪復習最佳復習方略
1.儲備知識——歸納方法——分類構建知識網絡
當對課本知識吃透以后,就要著力構建知識網絡和體系。這時就不能限于某章某節內容,而應著眼于整個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使之融會貫通,學會舉一反三。建立知識網絡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對復習的對象有一個總體、全景式的把握,比如在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時,我們首先必須了解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包括哪些內容,一般來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內容可從下圖看出:
有了知識體系的完整框架以后,我們在具體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時候就相當于有了一個復習的總綱,然后需要做的就是將一輪復習中鞏固了的知識進行整合,使之網絡化。為此,首先考生應對中學化學應掌握的內容融會貫通,將知識橫向和縱向統攝整理,使之網絡化,有序地貯存,作“意義記憶”和抽象“邏輯記憶”,使之具有正確復述、再現、辨認的能力,提高考生對知識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例如在復習氮族元素時,不但要領會氮、磷單質及其化合物以族為線索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還需要分別領會它們以周期為線索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然后以此為出發點,將已學習過的同類物質(如都是非金屬單質、都是氣態氫化物等)作進一步對比和研究,把所得結論整理成規律貯存于記憶中,以便在進一步的學習中,再作深化與發展,這樣得到的知識將不再是凌亂的,而是網絡化、結構化的。在使自身知識網絡化的過程中也就培養與提高了能力,并為記憶、復述、再現和辨認建立了較為牢固的基礎。氮的知識網絡可以用如下方法進行整理。
知識主線:NH3→N2→NO→NO2→HNO3→NaNO3→NaNO2[LM]
在具體復習某一種物質的相關知識時,不能完全按照“結構〖FY(決定〖FY)性質〖FY(決定〖FY)制法、鑒別、用途”的一條主線來復習。我們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復習思路。每復習到一種重要物質時,可以把與該物質有關的知識點進行發散。以NaOH為例,在復習它的相關知識時,可以以其為核心建立如下圖所示的知識網絡:
發散聯想法由于限制條件少,找出的知識點往往較多。這種方法對于開闊自己的思路,特別是對消除由一輪復習形成的一些思維定勢有很大幫助。
2.同中求異——異中求同——重點各個擊破
(1)元素的復習,采用“由一般到個別,再由個別到一般”的復習方式
比如,我們學習了Cl2、O2、S、N2等非金屬單質的性質,就可提煉出其一般的化學性質。如果我們掌握了非金屬單質的一般通性,就可以用它來指導其他非金屬單質性質的學習。從非金屬單質的化學性質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與非金屬、金屬、水、堿、鹽、酸、氧化物、有機物的反應等。
(2)理論學習,必須弄清楚因果關系和適用對象
中學化學中的基本理論包括:物質結構理論、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電解質溶液理論等,弄清楚要研究的對象,理順因果關系,對全面、客觀、系統地分析、解決問題大有裨益。比如,對某一確定的可逆反應:
其中,條件的改變首先使反應的速率發生改變,故影響速率的因素只要能使┆玽(正)≠玽(逆),也就是影響平衡的因素。
3.變式訓練——題組集訓——強化題型應用
所謂變式訓練是在所做的習題基礎上適當進行修改和變化后再進行訓練,將修改后的習題和原題一起訓練就構成題組集訓。通過題組集訓可以鞏固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考生的審題、解題能力。比如:
(1)1mol某烴X能與1molHCl發生加成反應得到Y,1molY能與2mol氯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得到Z。已知Y的分子中的碳碳鍵都是單鍵,Z分子中沒有氫原子,則X的結構簡式可能是()
(2)1mol某烴X能與2molHCl發生加成反應得到Y,1molY能與2mol氯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得到Z。已知Y的分子中的碳碳鍵都是單鍵,Z分子中沒有氫原子,則X的結構簡式可能是()
(3)1mol某烴X能與1molCl2發生加成反應得到Y,1molY能與2mol氯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得到Z。已知Y的分子中的碳碳鍵都是單鍵,Z分子中沒有氫原子,則X的結構簡式可能是()
(4)1mol某烴X能與2molCl2發生加成反應得到Y,1molY能與2mol氯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得到Z。已知Y的分子中的碳碳鍵都是單鍵,Z分子中沒有氫原子,則X的結構簡式可能是()
A.CH2==CHClB.CH≡CHC.CH2==CH2D.CH≡CCH3
該題組應該分別選A、B、C、D。對于這些變式題,我們要抓住其題干的微小變化,善于歸納總結,做到對知識全面而熟練地掌握。在題組的強化訓練中總結方法,鞏固基礎。
二、沖刺階段的注意事項
1.提高復習效率的兩大措施——反思總結和嚴格糾錯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重點其實就是可拉開距離的重要知識點,即疑點和盲點;要走出“越基礎的東西越易出差錯”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外,還要對作業、考試中出現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事故易發地帶”有意識地加以強化訓練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每一次練習或考試后,要對差錯作出詳盡的分析,找出錯誤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還是非知識性的失誤。對出現的差錯要作記載,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一次成果總結,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頑癥”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從而不斷消除化學復習中的疑點、盲點;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強化的糾錯方式加以解決。幾種常見糾錯方法有:摘抄法:將糾錯內容分類摘抄,在其題下或旁邊加以注釋,這種方法比較費時間,但是印象會很深;剪貼法:將糾錯題目從試卷上剪裁下來,按照時間、科目、類別分別貼在不同的糾錯本上,并在題目下面或旁邊加上注釋,在臨考試前復習時比較方便、高效;在資料及試卷上糾錯:有序整理資料及試卷,按時間段、或按科目分門別類,加以注釋,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將糾錯還原到課本:將糾錯點還原到課本上,在課本相應知識點處,用不同字符標記糾錯點,同時在其下面或旁邊或附一紙片,標出該點糾錯題目的位置、出處,錯誤緣由及簡易分析等內容。
2.消除考試失分的兩大隱患——知識性失誤和心理性失誤
解題需要的一是知識,二是策略,三是心態。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誤都會導致失分。因知識和策略造成的失誤可以認為是知識性失誤,而一些筆誤、計算失誤以及某些習慣性錯誤可以歸結為心理失誤。知識性失誤和心理性失誤經常交錯在一起,為了消除高考答卷時的隱患,既要各個擊破,又要綜合治理,具體來說就是:
(1)要落實雙基,強調對概念的實質性理解,強調對技能的靈活運用,強調知識結構的優化。
(2)注意策略思維的培養,平時做題時力求一題多解,并善于比較多種思路的優劣,找出其中最基本、最樸素、最簡捷、最有效的思路。解題時要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因為多一個思路或多一步解題步驟,就多一份干擾,也就多一個犯錯誤的機會。
(3)防范思維定勢的負效應。高考復習時各類試題要做幾十套,有些題目形同實異,要注意其中的區別與聯系。有些技巧如差量法、守恒法、關系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圖像分析法、比較估計法等,在解題時運用會事半功倍,但有時也會弄巧成拙。
(4)優化考試心理,樹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態。有道是“做事一半靠心態”,解題時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注重復查環節,還要敢于放棄。在平時模擬訓練中,一定要體現“平時是高考,高考是平時”的考試思維,把自己置于一種仿真的環境中,對答題速度、答題規范作出嚴格要求。時間長了,就自然做到“平時訓練當大考,大考自然當小考”,高考時心態就會平和多了。
在高三二輪復習中,只要同學們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注重自學能力、推理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抓好學科主干知識,鞏固掌握學科本質的方法,注重科學素養的形成,就一定會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