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高考二卷2023高考理綜試卷
高考理綜得分技巧
一、確定科目答題順序
第一、高考理綜試卷到手后,用5-10分鐘時間(一般用發卷到正式答題鈴響之前的時間)“通覽”一遍所有試題,找出你比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試題,進而確定各科試題中,哪些題先答,哪些題后答的答題順序。
第二、先答選擇題,后答非選擇題。這是因為選擇題的難度一般比非選擇題小。單選題順序“生、化、物”、雙選題順序“物、化、生”、非選擇題順序“生、化、物”;答題時,選擇題最好按順序作答,60分鐘內完成;
非選擇題可以根據你平時哪個學科學的更扎實一些、實力更強一些或試題中哪個學科的題目更容易一些,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來確定學科的答題順序。但答題中間的學科轉換次數不要太多。
二、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許多同學由于答題戰略上的錯誤,最后題沒答完,難題沒答上,容易得分的題目沒時間答。
因此,很多專家曾經提出“制定得分計劃”的觀點。也有的專家認為“高考與其說是考能力,不如說是考時間。”對于某些同學,甚至要敢于舍棄一部分題目。要“動筆就有分,有效答題。”
因此提高答題效率,合理分配時間,確是理綜考試成敗的關鍵。
理綜提分怎么做
物理:參照數學的復習思想方式,重點放在公式的物理意義(即用公式描述什么物理現象,解決物理什么問題)。物理公式相對不多,記憶量并不大,但是物理實驗尤其是步驟、實驗對象、實驗目的一定要分清記清。
化學:元素周期表一定要同主族、同周期的進行比較,抓住其規律。牢記常用化學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最外電子層個數及分布規律)。有機部分主抓官能團。實驗一定要區分清楚特殊現象(氣體、沉淀、氣味、顏色)。
生物:由于生物考題多衍生擴展,如果全部記憶的話記憶量過大,我們抓重點理解章節內容即可。大家只需做到這一章節大概描述什么內容,記住一些常用的專有名詞的大體意思即可。但是生物狀態變化的起點、中點、突變點、終點一定要牢記,生物實驗部分的物理現象要分清。
高考如何復習的最佳方法
1、認真回歸課本
回歸課本的意義是對各個學科的知識有系統性、條理性的認識,這個階段一定要沉得住氣,要掌握好整理基礎知識的節奏,要弄懂、弄通課本上的知識點。簡單來說就是理科全部的原理要弄清,文科該背的內容全背熟,整理好知識脈絡。只有基礎好了,接下來的提升才有源頭活水。
2、打出自己的節奏
第一輪復習的時間看似很長,但老師要幫助學生把高一、高二所學知識都梳理一遍,講課節奏是非常快的,很多基礎比較薄弱、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同學會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導致前面部分還沒弄懂,后面部分又排山倒海推過來了。遇到這種情況的同學不要慌,依然要堅持抓最基礎最簡單的內容為主。同時也要有“勤能補拙”的心理準備,把落下的知識內容做好標識,課后及時找老師、同學弄明白。
3、做題宜精不宜多,重在思考掌握
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做題始終是鞏固和掌握知識的不二法寶,但學霸通常做題不多,卻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每道題的出題思路、考查的知識點和有幾種可能的解法,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很多成績不太好的同學卻容易落入題海戰術,做題時不分析不思考,這樣的辛苦努力是沒有任何用的。因此,做題不要一味求多,而要在做題時多開動腦筋去思考,這樣才能讓每道題都做得有收獲、有意義。
4、勤做整理歸納
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使各個學科的所有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要忽略了筆記的作用。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課堂上重點、難點和不懂的地方記錄在課堂筆記上,把課外閱讀時發現的字詞句摘抄摘抄下來,把練習和測試中的錯題記錄到錯題本上,課后拿出來看,進行整理歸納,是最高效的查漏補缺的方法。
有效的高考復習方法
復習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之上,對各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這一輪復習的目標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礙,為全面而準確地記憶打下可靠的基礎。不論平時多么熟悉課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閱讀教材這一環節,因為:
①以前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統的,全盤的通讀有助于整體掌握知識。
②全盤的通讀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視的環節或死角。
③懂得的東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帶著疑問去通讀,有助于深刻領會課本內容?
一般而言,考生的復習障礙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會運用、計算不準、原理模糊等等。這些都是理解的障礙,同時也是記憶的障礙。考試時,往往使儲存在大腦中的知識難以提取出來。通過全盤的通讀,才能對信息進行記憶編碼,分類梳理出知識點,才能明白各學科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知識網絡結構。
復習完一個章節,就在不看課本只看筆記的情況下,把課本中的知識點一一地過一遍。遇到記不起來的地方或理解得不是很透徹的地方,再翻開課本看看,這樣就會加深印象和鞏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