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天津卷)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題。
在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中拉開帷幕,在( )的早春時節揮手道別。中國“言
必信,行必果”,為世界奉獻了一屆( )、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也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在開、閉幕式上,觀眾們目睹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 震撼場景,感受了冰雪五環“破冰”而出的唯美意境,欣賞了冰鞋劃過冰面的輕盈曼妙, 見證了“折柳寄情”與中央光束聯動演繹的浪漫繾綣……全新科技美學與中國文化藝術 的完美結合,打造出空靈而又壯觀的視覺盛宴。 一場冰雪運動的盛會,也是一次精神力 量的( ):從攻克尖端技術難題的科研團隊,到揮灑汗水的冬奧場館建設者;從助力冰 雪運動推廣的農民滑雪隊,到熱情迎接四海賓朋的志愿者……無數人的默默奉獻,共同 成就了奧運盛事。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動蕩不安的世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取材于《人民日報》、新華社的相關報道)
1.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A.花團錦簇 簡約 煥發 B.花團錦簇 簡樸 勃發
C.草長鶯飛 簡約 勃發 D.草長鶯飛 簡樸 煥發
2.下列填入文中畫線處的句子,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僅在于向世界發出了"一起向未來"的邀約,而且在于不斷刷新紀錄、超越自我
B.不僅在于不斷刷新紀錄、超越自我,而在于向世界發出了"一起向未來"的邀約
C.不僅在于向世界發出了"一起向未來"的邀約,而在于不斷刷新紀錄、超越自我
D.不僅在于不斷刷新紀錄、超越自我,而且在于向世界發出了"一起向未來"的邀約
3.下列與文段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有誤的一項是
A.《論語》是語錄體散文,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言必信,行必果""人皆有不
忍人之心"都出自《論語》。
B."欣欣向榮"語出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木欣欣以向榮"。辭,古代的一種
文體, 一般要押韻。
C."黃河之水天上來"與"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都使用了夸張的手法,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D."折柳寄情"寓含惜別懷遠之意。"柳"與"留"諧音,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的
風俗。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4-6題
材料一:
氣候變暖可改變植物、傳粉者的物候,并破壞物種之間已有的互作關系。隨著溫度的上升,許多植物的物候期會提前,有些則會延遲;同樣,氣候變暖也可能導致傳粉動物(例如昆蟲、候鳥、哺乳類)的出現或遷徙時間提前或者延遲。但傳粉動物對氣候變暖的響應比植物更加敏感,這可能導致植物和傳粉者間物候匹配性發生改變。最近數十年來,氣候變暖導致伊比利亞半島的傳粉昆蟲物候比其傳粉的植物開花物候顯著提前,這使得傳粉昆蟲與其原有授粉對象之間的互作機會顯著降低。
傳粉者與植物間的物候不匹配,使花資源供應短缺,可獲得的有效花粉資源減少,導致傳粉者種群數量下降;相應地,植物因缺乏合適的傳粉者而導致傳粉失敗,其通過有性繁殖產生的個體的數目會急劇減少,并可能最終導致植物群落衰退。
(取材于肖宜安等《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植物——傳粉者網絡的研究進展》)
材料二:
將全球溫升穩定在一個給定的水平意味著全球“凈”溫室氣體排放需要大致下降到零,即在進入大氣的溫室氣體排放和吸收的匯之間達到平衡。這一平衡通常被稱為中和或凈零排放。由于目前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絕大部分是CO2,因此在各國提出的中和或凈零排放目標中也常用碳代指溫室氣體。各國提出的與中和相關的目標表述主要包括四種:氣候中和、碳中和、凈零碳排放和凈零排放。
凈零排放與氣候中和的定義并不完全等同,這是因為氣候中和是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出發,而凈零排放則是從排放角度進行定義,零排放與零影響之間并不等同。首先,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并不等同于氣候凈影響為零。雖然溫室氣體排放是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最大貢獻源,但并非唯一來源。其次,氣候中和并不必然要求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有研究表明,穩定的短壽命溫室氣體排放并不會導致新的氣候影響,因此氣候中和只要求短壽命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穩定而不必要求其達到零排放。
(取材于鄧旭等《何謂“碳中和”?》)
材料三: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增加天津、重慶等城市作為新一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天津市積極采取相關措施,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引領消費升級,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數字人民幣是由央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實物人民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由指定機構參與運營并向社會公眾提供兌換和流通服務。
數字人民幣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等特點,是綠色低碳的貨幣工具和支付工具。而現金管理成本較高,其設計、印制、調運、存取、鑒別、清分、回籠、銷毀以及防偽反假等環節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業界普遍認為,數字人民幣有條件成為綠色金融的重要抓手,在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面具有一定價值。
(取材于《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等)
材料四:
中國人民銀行的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雖然手機支付的交易筆數和金額均高于現金交易的筆數和金額,但是我國對流通中現金的需求量依然巨大。
(取材于《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
4.根據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相比傳粉動物,植物對氣候變暖的響應更加敏感,它們會提前物候期以適應環境。
B.氣候變暖會導致植物和傳粉者之間的物候匹配性降低,這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C.碳中和是在進入大氣的溫室氣體排放和吸收的匯之間達到的平衡,即凈零排放。
D.短壽命溫室氣體排放對氣候不會有新的影響,也不會對動植物的物候造成影響。
5.根據材料三、材料四,下列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字人民幣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與現金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可以安全使用。
B.相比現金,數字人民幣可降低印制、運輸、防偽等管理成本,減輕社會經濟負擔。
C.數字人民幣是綠色金融的重要抓手,在推動綠色低碳生活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D.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手機支付越來越普遍,但中國流通中現金余額仍呈增長趨勢。
6.根據以上材料,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氣候變暖,全球植物的物候期會提前或延遲,生物多樣性將遭受系統性破壞。
B.凈零排放目標達成的過程有助于保護環境,且有利于未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C.數字人民幣將很快取代流通領域的現金而成為便捷高效、安全低碳的支付工具。
D.人民幣數字化在減少碳排放、改善動植物間物候、促進種群繁衍方面意義重大。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題
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復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圣人操心,不顧世人之是非也。柱厲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難,柱厲叔死之。不知我則已,反以死報之,蓋怨不知之深也。豫讓謂趙襄子曰:“智伯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此乃烈士義夫,有才感其知,不顧其生也。行無堅明之異,才無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則不能有所報,不知則怒,此乃眾人之心也。圣賢義烈之士,既不可到,小生有異于眾人者,審己切也。審己之行,審己之才,皆不出眾人,亦不求知于人,已或有知之者,則藏縮退避,唯恐知之深,蓋自度無可以為報效也。或有因緣他事,不得已求知于人者,茍不知,未嘗退有懟言怨色,形于妻子之前,此乃比于眾人,唯審己求知也。
大和二年,小生應進士舉。當其時,先進之士以小生行可與進,業可與修,喧而譽之,爭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小生邇來十年江湖間,時時以家事一抵京師,事已即返。嘗所謂喧而譽之為知己者,多已顯貴,未嘗一到其門。何者?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說復于知己之前為進拜之資乎默默藏縮,茍免寒饑為幸耳。
昨李巡官至,忽傳閣下旨意,似知姓名,或欲異日必錄在門下。閣下為世之偉人巨德,小生一獲進謁,一陪宴享,則亦榮矣,況欲異日終置之于榻席之上,齒于數子之列乎?無攀緣絲發之因,出特達倜儻之知,小生自度,宜為何才可以塞閣下之求,宜為何道可以報閣下之德。是以自承命已來,審己愈切,撫心獨驚,忽忽思之,而不自知其然也。
若蒙待之以眾人之地,求之以眾人之才,責之以眾人之報,亦庶幾異日受約束指顧于簿書之間,知無不為,為不及私,亦或能提筆伸紙,作詠歌以發盛德,止此而已。其他望于古人,責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伏恐閣下聽聞之過,求取之異,敢不特自發明,導說其衷,一開閣下視聽。其他感激發憤,懷愧思德,臨紙汗發,不知所裁。某恐懼再拜。
(選自唐·杜牧《投知己書》)
7.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圣人操心操:持
B.形于妻子之前形:表現
C.齒于數子之列乎齒:排列
D.伏恐閣下聽聞之過過:過錯
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知我者其天乎吾其還也
B..此乃烈士義夫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C時時以家事一抵京師洎牧以讒誅
D.非小生之所堪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說復于知己之前/為進拜之資乎/
B.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說復于知己之前為進拜之資乎/
C.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說復于知己之前為進拜之資乎/
D.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說復于知己之前/為進拜之資乎/
10.下列六句分編四組,都屬于作者認同的做法的一項是
①有才感其知,不顧其生 ②知則不能有所報,不知則怒
③茍不知,未嘗退有懟言怨色 ④未嘗一到其門
⑤或欲異日必錄在門下 ⑥求之以眾人之才,責之以眾人之報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1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以孔子、柱厲叔、豫讓三人為例,提出"知"與"不知"的問題,引起下文的論述。
B.作者參加進士考試時受到推譽、被眾人引為知己,之后十年間轉徙江湖,行文中不無對人情冷暖的感慨。
C.作者在文中提到"藏縮退避""默默藏縮",反映了他在被人任用之后不敢積極作為的退縮心態。
D.文章是作者寫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崔鄲的書信,表達了感激之意,但態度不卑不亢,言辭得體。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唯恐知之深,蓋自度無可以為報效也。
(2)其他望于古人,責不以及,非小生之所堪任。
13.作者與眾人“知”與“不知”的區別在哪里,請用自己的話概述。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
書喜[南宋]陸游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綿萬里盡春耕。
陰陰阡陌桑麻暗,軋軋房櫳機杼鳴。
亭鼓不聞知盜息,社錢易斂慶秋成。
天公不負書生眼,留向人間看太平。
[注]作此詩時陸游鄉居山陰,時年74歲。
14.(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聯寫雨過天晴,土地濕潤,廣袤無垠的田野上,農人忙于春耕的情景。
B.頸聯寫亭中示警的鼓聲止息,因此人們才能踴躍交納社錢來舉辦祭祀活動。
C.整首詩語言平易明暢、生動自然,又不乏用詞上的精心錘煉,富有表現力。
D.該詩風格不同于陸游金戈鐵馬式的愛國詩作,體現出詩人多樣的詩歌風貌。
(2)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頷聯。
(3)詩題為“書喜”,請結合全詩指出詩人因何而喜。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知人者智,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 。(《禮記·大學》)
(3)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4)風急天高猿嘯哀, 。(杜甫《登高》)
(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荀子在《勸學》中也用“ , ”強調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
天下黃河 卓然
我知道黃河,是父親和母親告訴我的。
小時候,母親常常對我們說,夜間睡覺的時候把耳朵貼在枕頭上,靜靜地聽,可以聽到黃河的濤聲。秋蟲唧唧,夜涼如水,我和弟弟妹妹伏在枕頭上聽黃河。似乎確有一陣又一陣濤聲如歌傳來,一忽兒澎湃交響,一忽兒宛若絲竹,隱約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風。
父親曾不止一次帶我們到山頭上去看黃河。怕山不夠高,父親就把我們輪流架在肩膀上,說那樣就一定能夠望到黃河。天色微明,遙遠的天地之間真的會有一條黃色或者褐色的帶子,一忽兒漪波紋瀾,清晰可見,一忽兒又漾漭無際,渾淪不清。這時候,父親會很自信地指著那條渙漫而神奇的影子對我們說:“看啊,那就是黃河!”
我知道父親指給我們看的并不是黃河,知道母親讓我們聽的也不是黃河的濤聲,已經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只是,我不知道,我遠居于太行深處的父親母親,為什么那么喜歡黃河、向往黃河?我不知道我們的父親母親,為什么那么想引來黃河水,滋潤兒女們的心靈,澆灌兒女們的夢?
對于這個問題,我當然要問一問父親的。父親聽了,憨厚地笑了笑,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的……”父親的話似乎只說了半截,他沒有清楚地告訴我,他為什么那樣喜歡黃河;也沒有說清楚,我們的祖祖輩輩為什么“都是這樣的”。
我能夠理解了我們的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的”,是生活在我們藿谷洞的男人們和女人們慢慢告訴我的。在金色遍野的秋天,在飛雪點點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在簡陋的小四合院中,在望得見河漢的草棚里,在老屋的土炕上,在村邊的老槐樹底,無不有祖祖輩輩用自已靈巧的或者笨拙的雙手,以剪紙、面塑、泥塑、石雕、木刻、布藝、瓦器、陶瓷,表現他們心中的黃河。女人會剪一對黃河鯉魚,剪一朵開在黃河岸上的蠟梅花兒,貼在小屋的墻上,貼在暖烘烘的炕頭上,貼在勻著舂光的窗戶上,貼在家里的缸缸罐罐上。看上去都是富貴,感覺到都是安詳,都是那么情深深而意重重,都是那么純真而質樸。那其中的一剪一刀、一彎一鉸,無不帶著對黃河的向往。
最讓人心動的,是回響在黃河兩岸的民歌。風塵仆仆的黃河兒女,站在黃土高坡上,頂著西北風,可著嗓子吼: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
“東山上點燈西山上明……
“桃花你就紅來杏花你就白……”
“三十三棵蕎麥九十九道楞……”
每一首歌,都是我們祖祖輩輩生命的根。似乎只有這樣,我們的祖祖輩輩才活得自信,活得風光,活得滋潤,活出精神。
為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的”,我決定去尋找黃河,去體驗黃河,去尋找和體驗屬于我們祖祖輩輩的黃河。
我曾經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頭俯瞰黃河。早晨,當初升的太陽把第一縷鮮嫩的光投向黃河的時候,大河熔金,何其壯觀啊!當落日將余暉灑在水面上的時候,黃河燦若圖繡,又是何其壯美!已而,水月相映,黃河又會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銀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黃河的桀驁不馴。此時此刻的黃河,多了點兒柔媚,多了點兒婉約與溫情,多了點兒幽雅與含蓄。
在我腳下,那是一條波瀾雄闊,又婉孌多姿的黃河。
然而,畢竟是站在高處,畢竟是俯視黃河,我忽然就有了一種莫名的恐慌與愧疚。因為從我腳下流過的黃河,有一點瘦弱,有一點卑微。我感覺我輕慢了黃河,褻瀆了黃河。于是,我決定走下太行山頭,走到黃河邊上,去親近黃河,去擁抱黃河,去拜謁黃河。
時間正是晚秋,我循著曹操走過的羊腸坂徒步下山。幾處殘痕,幾若斷腸,被秋風裹在山坡上,被稀疏的荒草半掩半埋,給人一種瑟瑟發冷的感覺。石崖上,“古羊腸坂”四個老字還在,放眼望去,滿目滄桑。秋風勁厲,掠過枯黃的衰草,發出尖細的哨嗚,我似乎聽得見曹操在沉吟:“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淅淅瀝瀝的秋雨,把曹孟德口中吐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打得又濕又冷。羊腸坂逼仄,穹彎曲曲,難道,羊腸坂也在尋尋覓覓,尋找魏武當年的鞭影?我又在尋找什么呢?
沿著黃河向上走,一邊走,一邊欣賞那有生命、有思想、有靈魂的黃河之水。漪流回瀾,總是能讓人陷入回憶之中。
在我記憶中,黃河似乎自古以來就是一條苦難的河。災難總是發生在春夏,或者夏秋之間。其時,總會有一群又一群黃泛區的災民逃上太行山來,擁到村子里挨家挨戶乞討。太行山高,太行自古天下脊,黃河說什么也漫不上去。那些逃上山來的災民,很少會有人在我們村子里居留不去,大都會在災后回到黃河邊上,再種粟菽,重整桑梓。那里既可以寄托生命,也可以存放心靈。他們選擇了黃河,把黃河當作母親,黃河也把他們當作兒女。母親用圣潔的黃河水為兒女們洗禮,洗出了一身永遠不能夠褪去的金黃色。
唯其苦難太多,九十九道彎才彎得那么有力度,那么有剛性,那么有韌性。像一張又一張弓,發出一支又一支歲月無法阻擋的響箭,風雨無法銷蝕的飛鏑。
浩浩湯湯的大河,在帶走泥沙的同時,是不是也帶走了苦難,帶走了軟弱,帶走了屈辱和卑怯?
又過去了數十個冬夏春秋,而今,黃河順流而下,原來清流婉轉的地方水更清了,原來濁流橫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個又一個水上公園,柳如綠絳,荷如錦氈,橋影如虹,游人如織,笑聲盈盈。這是不是黃河的時代高度呢?這是不是黃河的歷史高度呢?
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理解了黃河。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彎彎曲曲,尋尋覓覓,原來黃河在尋找自己的錦繡前程……
(選自韓小蔥編《2021中國散文年選》,有刪改)
16.下列文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唧(jī) 唧漪(qí)波 憨(hān)厚
B.笨拙(zhuó) 俯瞰(kàn) 桀驁(ào)
C.褻瀆(dú) 拜謁(yè) 逼仄(zè)
D.粟菽(shū) 飛鏑(zhé) 錦氈(zhān)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小時候,母親讓我聽黃河,父親指給我看黃河,像祖輩--樣,把黃河根植于兒女心中,這為后文我尋找黃河體驗黃河做了鋪墊。
B.藿谷洞的人們用剪紙、泥塑、民歌等藝術形式來表現他們心中的黃河,寄寓祥和之意,反映出他們對當時苦難生活的不滿。
C.作者由羊腸坂古道走近黃河畔,也走“進”黃河史。歷史上黃河的泛濫帶來災難,但黃河兒女以巨大的剛性與韌性重建家園。
D.文章引用曹操的詩句渲染悲涼氣氛,表現出遠行的我急切盼望歸家的羈旅懷鄉之愁,為文章增加了文化韻味和歷史厚度。
E.文章以我對黃河的理解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深為線索,在時空的切換中,用充滿詩意的語言表達出深厚的情意和深沉的思索。
18.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19.章多次運用對比手法,請列舉說明。
20.觀全文,作者通過記寫黃河抒發了哪些情感?
21.三幅圖均取材于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請從中選擇一幅你喜歡的,指出其所涉及的人物和相關情節,并說明喜歡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
22.一代代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鴻雁”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祝融”號火星車等大國重器紛紛涌現,你能說出這些科技成果名稱的文化內涵嗎?請參考示例任選一個作答。
例:“鯤龍”水陸兩棲飛機。鯤是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到的大魚,化為大鵬;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物。二者都能游水飛天,“鯤龍”飛機水陸兩棲的特點與之相似。
23.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煙火氣是家人團坐,燈火可親;煙火氣是國泰民豐,歲月安好;煙火氣是溫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護,也需要奉獻和擔當。尋常煙火,就是最美的風景。
你對這段話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結合自身體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語文參考答案(部分)
1-3題暫無 4.B 5.C 6.B
7-13題 暫無
14.(1)B
(2)視聽結合 疊字運用 動靜結合 虛寫(想象)
(3)風調雨順,春耕得時;桑麻茂盛,織機繁忙;社會安定,豐收可待;暮年歲月,欣逢太平。
15. (1)自知者明(2)在止于至善(3)伏清白以死直兮(4)渚清沙白鳥飛回
(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6.C
17.BD
18.運用了擬人、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月夜黃河的溫和柔美,顯示出黃河的另一樣貌。
19.想象中的黃河和現實中的黃河;俯瞰黃河和近觀黃河;黃河的壯闊和黃河的柔美;歷史上泛濫肆虐帶給人痛苦的黃河和現今清流婉轉帶給人歡樂的黃河。
20.對黃河的向往與禮贊;對黃河兩岸人民以及中華民族的贊頌;對新時代、新高度的謳歌。
21.略
22.略
23.略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1,卷面要整潔,字跡要工整,層次要清楚。
2,能答則答,不能答也要有條理地答上幾點。
3,概念要準確,敘述要簡明,尤其避免不分點,嗦嗦一大堆,很容易影響閱卷人員的閱題速度,給尋找關鍵詞帶來麻煩,引起失分。
高考前怎樣復習最高效
1.語文
語文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照考綱說明,梳理板塊框架;二是建立習題檔案,反復思考研讀;三是注重識記積累,基礎分分必爭,四是回顧典型作文題,作文素材每日積累。在行動上我們需要回歸課本,檢查背誦的內容是否完全背會。
2.數學
在數學上,我們需要增加一些專題訓練,針對自己薄弱的知識點加強訓練。其次要回歸基礎,梳理數學基礎公式、定義等等。并且多研究重點題型,最后拿出自己以往的試卷,找出不會的知識點以及題型,分析還存在哪些問題。
3.英語
復習英語首先是再次梳理,把握知識重點;其次是堅持始終,提升綜合技能;最后是科學訓練,訓練應試技能。在行動上我們需要強化英語單詞的記憶,可以抽出時間專門背誦高頻詞。很熟的看一下,生疏的最好動手寫一寫。并且堅持每天進行英語聽力訓練,語言是需要反復加強記憶的。
4.物理
復習物理首先是注意考綱的變化,從考綱的變化中理解考試內容如何變化;其次是做好答題的規范訓練。我們要多做一些精選的模擬試題,切記不要題海戰術,多做試題的同時,要注意物理解題的規范性。
5.化學
復習化學的時候,我們要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查漏補缺,高強度的進行理綜練習,全面提高綜合能力。其次是多做一些綜合訓練全真模擬,盡可能做到周期短,頻率高,每次訓練或測試題力爭做到覆蓋面廣重點突出。
6.生物
復習生物最重要的是要認真研讀新大綱,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時收集高考信息,關注專家的解讀和預測,了解出題的趨勢。其次我們全面回歸教材,強化基礎知識記憶,因為近年高考生物經常出現教材原話的填空,或者自己組織語言解釋生物現象。這些都需要學生對教材非常熟悉,能用準確的生物學語言闡述觀點。
7.政治
復習政治要匯總時政熱點,時政熱點包括即時熱點與長效熱點,第二是梳理篩查知識網絡,既要把握宏觀體系,也要深入微觀結論。最后是適當練習一些習題,保持手感即可。
8.歷史
復習歷史其實和其他科目一樣,回歸課本,夯實基礎,考前最后沖刺的要點是重點梳理主干知識和核心概念,解決易錯知識點,深化拓展重點知識,尤其要挖掘歷史地圖、表格和圖片中的信息。
9.地理
復習地理,高考考生們應該多做大題訓練,提高解題能力,這些能力要在最后的沖刺階段舍得拿時間和精力,掌握實現能力的方法、途徑,在不斷訓練中得以提高。如:描述、闡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