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2022
語文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中國共青團始終與黨同心、跟黨奮斗,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把忠誠書寫在黨和人民事業中,把青春播撒(sǎ)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把光榮鐫(juàn)刻在歷史行進的史冊里。
B.作為聯動不同地市、輻(fú)射全省的大形文化活動,宋韻文化節將逐步成為講好浙江故事、展現浙江精神的重要窗口,成為解讀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zài)體。
C.有些微短劇利用了模(mó)式化的內容結構,在人們的日程中炮(páo)制出“空閑時間被我利用”的錯覺,給用戶營造了添加“工業糖精”的饕餮幻境,壓縮了人們的想象空間。
D.水中的精靈使出渾身解(xiè)數與捕魚人捉謎藏——魚兒轉身逃之夭夭,蝦兒躲開悄(qiǎo)無聲息,螃蟹詭譎鉆進石縫,黃鱔狡猾來去無蹤……但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題。
【甲】翻開《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領中華民族探索浩瀚宇宙》一書,中國航天事業的歷程一一展現,字里行間全是澎湃的熱情,全是珍貴的回憶。中國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發展壯大。【乙】我永遠忘不了,從天上傳來的“東方紅”樂曲是那么悠揚、那樣動聽!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繼續大力支持航天事業,中國航天人披荊斬棘、刻苦攻關,航天事業穿云裂石,突飛猛進地實現飛躍,大踏步趕上時代。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獲得圓滿成功;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實施宇航員空間出艙活動。這一切無不給我們帶來激動和幸福!進入新時代,航天夢引領中國航天人奮力奔跑、勇敢逐夢,讓航天事業奔向強國目標,自立自強地譜寫著新的輝煌篇章。【丙】北斗澤沐八方,嫦娥飛天攬月,天問造訪火星,天和筑夢天河……這些好消息一則接著一則地傳來,很不容易,真是令人萬般欣慰!
2.文段中的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自力更生 B.穿云裂石 C.無不 D.譜寫
3.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A.杭州亞運吉祥物裸眼3D宣傳片,生動展示了足球、帆船、電競三個運動場景,是實現亞運吉祥物的“破屏出圈”,帶給觀眾身臨其境體驗的重要技術。
B.肺魚也是一種重要的“活化石”,其化石的記錄在整個地史時期都有較好的保存,肺魚身體結構的變化連續地展現出它們由海洋到陸地淡水環境。
C.職業教育法的頒布旨在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為目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地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D.全球正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達國家和地區都積極進行綠色能源、低碳產業和清潔技術的布局,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新賽道。
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3分)
藝術作品之所以合情合理,是因為它來源于生活;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 ① 。但藝術之樹無論多么偉岸高聳,生活是它永遠的土壤。作為一種民間大眾文藝形式,曲藝作品的創作當然應該以百姓的日常生活為基礎。看似平淡的生活中, ② ,如果將這些哲理巧妙地夸張,適度改造變形,便實現了戲劇化效果,從而成為曲藝創作的有利武器。來源于生活哲學,這帶給了曲藝“包袱兒”“在乎情理之中”的可信性; ③ ,又帶給了曲藝“包袱兒”一種“出乎意料之外”的詫異感和幽默感。二者的完美結合,便成為曲藝“包獄兒”永恒追求的境界。
6.閱讀下面的圖文,根據要求完成題目。(6分)
贛南臍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這些耳熟能詳的土特產,如今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就是地理名稱加上商品名稱,強調的是產品的原產地。”法律工作者告訴記者,“地理標志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地理標志注冊為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后,只要滿足特定的條件,誰都可以申請使用。有學者指出:“在我國,地理標志是與‘三農’聯系極為密切的知識產權標識。”我國地方名優特產數不勝數,地理標志打響了特色產品的品牌。很多地理標志產品獲得消費者認可,成為市場的“通行證”,展現了良好的競爭力。蓬勃發展的地理標志產品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發展。
(1)根據文中信息,給“地理標志”下定義。不超過20個字。(2分)
地理標志是
(2)綜合圖文材料,從帶動經濟發展的角度簡述“地理標志”的作用。要求:語言簡明、準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0分)
中國食客說起中華美食之道,往往喜歡引用孔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八個字。其實,孔子所言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更側重于祭祀時飲食的態度而非對味道的追求。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飪、碓舂、切肉工藝均相對原始,將“食”做“精”、“膾”做“細”,體現了廚人與食者嚴肅認真的態度。孔子的飲食觀背后,是其心懷的禮制。《禮記》所言“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大意即是“禮儀制度和風俗習慣始于飲食活動”。
古代中國對食物的“淡漠”不僅出于食材的積累、交融的緩慢,更在于儒家對口腹之欲的“打壓”。一方面,孔子“君子謀道不謀食”的教誨讓士大夫階層往往遠離庖廚而以修齊治平為己任;另一方面,自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士大夫階層仕途通暢,“學而優則仕”也有著豐富的現實回報。至晚在唐代之前,文人對于飲食之事是少有重視的。
隋唐時期飲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風雖有較大發展,但在盛世文治武功的影響下,士大夫階層的追求依然在“提筆安天下、馬上定乾坤”之中,“烹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沒有孕育出與之相當的飲食文化。唐代盛極一時的“燒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遠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
轉折來自于兩宋:從個體角度來看,兩宋文化昌盛導致讀書人與日俱增以至于仕途門檻抬高,同時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壯志難酬;從朝廷角度來看,宋室有鑒于唐朝藩鎮割據之痛,自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始便鼓勵朝臣“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遠之業,多致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們不將視線轉向飲食了。
元朝統一后,漢族士人愈加邊緣化。明清易代,朝廷中樞又多為滿族壟斷,“學而優則仕”的路途不再暢通無阻,文人的興趣自然而然愈加轉向聲色犬馬。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張岱,便在《陶庵夢憶》中洋洋自得地夸口“越中清饞,無過余者”,從北京的蘋婆果到臺州的江瑤柱,從山西的天花菜到臨海的枕頭瓜,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美食竟被他嘗了個遍。又如戲曲大家李漁,一邊醉心于梨園之樂,一邊也不忘鮮衣美食這一類“家居有事”,并在理論巨著《閑情偶寄》中加入“飲饌”一部,系統闡述其“存原味、求真趣”的飲食美學思想與“宗自然、尊鮮味”飲食文化觀念。
特殊的時代背景使得“飲食之人”不再被輕賤,于是一大批美食家在清代前半葉應運而生,在這一背景下,“食圣”袁枚登場了。
袁枚在《與薛壽魚書》中公然提出“夫所謂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醫,皆可以不朽也”,而他自己則將飲食之道視為堪與周公孔子之為相媲美的事業,因此可以毫無顧忌地“每食于某氏而飽,必使家廚往彼灶觚,執弟子之禮”。
袁枚作詩以“性靈說”為主張,認為詩應直抒心靈,表達真意,這一主張也融合到了飲食中:他認為在烹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間的搭配和時間把握;他反對鋪張浪費,提出“肴佳原不在錢多”,食材之美更在于物盡其用;他將人文主義引入飲食,宣揚“物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強調烹飪理論的重要性,以為中國烹法完全依廚人經驗不利于傳承,為了給后世食客廚人樹立典范,又煞費苦心撰寫出了《隨園食單》——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為中華美食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紀元。
《隨園食單》之前,中國歷代亦不乏飲食著作,但關于制法的記述往往過于簡略,如隋代《食經》、唐代《燒尾宴食單》之類甚至流于“報菜名”。宋元以降,飲食著作的烹飪方法逐漸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的層次。而《隨園食單》則完成了飲食文化從經驗向理論的最終蛻變,如“須知單”“戒單”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調劑、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上菜須知”中的“鹽者宜先,淡者宜后;濃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對中國千年烹飪經驗一次開創性的總結與編排。
在袁枚和他的《隨園食單》之后,中國飲食文化從“形而上”的思想層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之后的百余年里,幫口菜漸漸發達,“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逐漸成形。
(摘編自江隱龍《中華尚食之道里,自有一個民族堅韌的初心》)
7.下列對文中“中華飲食文化”的相關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中華飲食文化跟禮儀關系緊密,“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說明飲食活動從一開始就被賦予禮儀要求。
B.中華飲食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有很多,與國家的強弱并不一致,而與歷代文人士大夫的態度有較大關聯。
C.中華飲食文化發展中,唐代以前的文人很少重視飲食,跟“君子謀道不謀食”的教誨和“學而優則仕”的現實回報有關。
D.中華飲食文化在明清時代出現了“存原味、求真趣”的飲食美學思想與“宗自然、尊鮮味”的飲食文化觀念。
8.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中國食客喜歡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標榜中華美食之道,這八個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孔子時代把飲食做到“精細”并非易事。
B.兩宋時期飲食風氣發生了變化,產生了轉折,無論從個體角度還是從朝廷角度來看,這都是經濟比較發達造成的。
C.袁枚將自己的飲食之道當作與周公孔子的飲食之道相媲美的不朽事業,飲宴飽食歸來,都派自己的廚子去對方家學習。
D.袁枚把人文主義融入飲食,大致表現在這樣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費,要物盡其用;物為人用,要保護生命。
9.概括中華飲食文化得到發展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逛
和軍校
泔河村的敦厚媽一輩子逛過的最大地方是觀音鎮。翻過泔河,上一道坡,走兩頓飯的工夫,就是觀音鎮了。觀音鎮是真的好,那么寬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雖然這些吃喝她都沒享受過,可逛一逛也夠敦厚媽幸福幾天呢。敦厚六歲,敦厚媽摔跛了腿。從此,敦厚媽再也沒有逛過觀音鎮。有一回敦厚媽走娘家,正好有一輛大卡車來娘家拉西瓜,那車真大,拉的西瓜真多,跑得真快,敦厚媽驚駭得不得了,一跛一跛地跟出去半里地看稀罕。回到村里,敦厚媽就一遍一遍地給人講那汽車,聽的人聽著聽著都笑了。
敦厚媽守寡早,就守了敦厚這么一個兒子,因此把敦厚看得比埋在屋角的錢罐罐還緊。所以,當敦厚想當兵的時候,敦厚媽死活不依。村支書張大昌對敦厚媽說:“你還能把他守一輩子?叫娃去當兵吧。”敦厚舅舅也支持,敦厚媽的心動了,說:“那就叫娃試試。”敦厚一試,真就“試”上了,嶄新的軍裝穿上身,就要走了,敦厚媽把前襟哭濕一大片,說:“這可咋弄呢,娃從小都沒出過門,衣裳破了誰給他補,饑一頓飽一頓的,誰記掛他呀……”敦厚還是走了,眼圈紅紅的,和同村孫四海、孫長明一起去當兵了。
敦厚當兵的第三個年頭回來了,和村里的小秋結了婚。小秋是個俊人兒,少話,識理,沒過門就三天兩頭來幫敦厚媽做家務,媽長媽短地叫。沒幾天,敦厚回部隊去了。敦厚媽就和小秋相依著過日月,不爭不吵,像母女。泔河村的人都說“敦厚媽真是有福氣呢”。又過了兩年,敦厚寄回來一封信,說他入了黨,轉成了志愿兵,要去一個油田當石油工人。泔河村的人都替敦厚高興。
敦厚是個孝順兒子,他到油田當了石油工人,每次回來,都給媽買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幫媽干所有農活,用自行車馱著媽到觀音鎮逛兩回集。敦厚的話變得多了,當著全村人的面,講他的油田,講他的油田有多大,講他的油田有多好,講得一村人都勤勤地朝敦厚媽遞艷羨的目光。敦厚又要走了,臨走,給媽留下了好多的錢,又叮嚀媳婦小秋好好地侍候媽。就在這一年的年根,敦厚匆匆地回來了,又匆匆地走了,走時帶著小秋。
諾大的一個屋子,空蕩蕩的只剩下敦厚媽一個人了,她常常盼敦厚盼到天明,只要碰到村里的人,敦厚媽就一直說她的兒子敦厚。有一回,孫四海他媽說:“你敦厚咋不帶你進他的油由上去逛一逛啊?”因為孫四海剛帶他媽逛了咸陽。每逢這時,敦厚媽就替她的兒子說話:“敦厚也是叫我去的,我想咱一個農村婦女,腿又不好,話也不會說,走不到人面前去;再說了,敦厚又要忙公家的事,咱去了給娃惹麻煩呢。”村里的人也就信以為真了,不再說這類話。敦厚媽回到家里就犯嘀咕了,敦厚可從沒說過接她去美麗的油田逛一逛這話!再說了,她也真想去敦厚的油田上逛一逛了。所以,當敦厚再次回來的時候,敦厚媽就有心問一問敦厚了:“敦厚,油田上真像你說的那么好?”敦厚說:“好,娃能騙你嗎?幾十萬人的大油田,頂咱幾千個泔河村,高樓房,寬馬路,人山人海。”敦厚媽說:“媽這腿不爭氣,要不,媽也想到你的油田上逛一逛呢。”敦厚的口吻就變了,躲開媽的目光,含糊著說:“其實也沒啥好逛的。”這一天,敦厚的舅也來了,他也給敦厚說:“你和小秋一走,你媽一個人在家里孤呢,你把你媽接到油田上逛一逛。”敦厚還是說:“其實也沒啥逛的。”
此后,泔河村人的話變得難聽了:“真看不出敦厚是個沒良心的。”
敦厚媽說:“是我不去,油田沒啥好逛的。”
孫四海他媽說:“沒啥好逛的?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沒啥好逛的他為啥把他媳婦叫去逛呢?”
孫長明他媽也附和著說:“不是咋的,往后少跟這人打交道。”
村里人都這么說,次數多了,敦厚媽就覺得臉上不光彩,人多的場合去的也少了。
敦厚媽的身子一日不濟一日,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支書張大昌做了主張,一封電報把敦厚從油田上招了回來。敦厚夜夜陪著媽,給媽端吃喂喝,無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盡著一個媳婦的孝道。敦厚把媽馱到縣醫院查病,醫生冷著臉嘆了口氣說:“準備后事去。”敦厚把媽馱回村里了,急著要去油田。在村口,支書張大昌攔住了敦厚的去路。
張大昌說:“敦厚,你媽是有今沒明的人了,趕緊接你媽去油田逛一逛。你要有良心。”
敦厚說:“叔,我知道。等翻過年,我就給我媽看病,就是走到天南海北,我也要給我媽把病看好。”頭一低,那淚就“叭叭叭”地砸下來。
張大昌說:“你媽是沒幾天的人了,你現在就把她接走。”
敦厚說:“叔,我有難處。”
張大昌沉了臉,說:“敦厚,你要是今日不帶你媽走,從今往后,你就別再叫我叔,泔河村就沒你活人的地方了。”
敦厚咬咬牙,走了。
敦厚走了,泔河村的罵聲也就起來了。
敦厚走后第十九天,小秋正在給媽熬藥,門外來了一輛小車,下來幾個人,說是接小秋和敦厚媽,還有村支書張大昌。一見面,小秋就抱住張大昌,哇的一聲哭了。
一行三人來到油田,來到了敦厚所住的單站上。這里,就他一個采油工,一個單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節列車式鐵皮房,住著敦厚一個看井人,四野茫茫,遙無人跡,比他們的泔河村還荒涼。小秋的感覺是準確的,敦厚死了。有三個盜油人,開著四輪車,敦厚攔車,他們送錢,敦厚不要,他們嚇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攔在路中央,說:“想把油拉走,就從我身上碾過去。”
裝滿一車油的四輪從敦厚身上碾了過去……敦厚死前,留下話:把我媽,還有支書張大昌接到油田來看看。還說,他這幾年攢的錢,全用來給他媽看病……
采油廠的領導說,這口井是全廠最遠的一口井,沒有人愿意來住單站。敦厚剛從部隊下來,又是黨員,他就主動去了。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沒有過,從沒提出過困難。
小秋抱著媽哭得死去活來,她斷斷續續地說:“他一直想條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媽接來……”
最后,在如何處理敦厚遺體的問題上,支書張大昌和油田上的領導發生了分歧,張大昌說:“敦厚是個好娃,是我們村的光榮,葉落歸根,我們村要把他運回去,給他建一個高高大大的墓。”
油田上的領導說:“敦厚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我們還要追認他為烈士,號召全廠的采油工向他學習,所以我們想把敦厚同志的遺體火化,留在這里。”
雙方各說各有理,互不相讓。就在他們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個采油小站旁悄悄地為敦厚挖著墓穴。
媽說:“敦厚,你就住這兒,把井看好……”
小秋說:“媽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媽來看你……”
起風了,落雪了,一會兒,天地一色。
(有刪改)
10.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敦厚具有怎樣的品格?(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怎樣評價敦厚媽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賞析小說畫線的兩處描寫及兩者對比所構成的藝術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20分)
刑賞忠厚之至論
[宋]蘇轍
古之君子立于天下,非有求勝于斯民也。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而唯恐民之入于其中以不能自出也;為賞以待天下之賢才,而唯恐天下之無賢而其賞之無以加之也。蓋以君子先天下,而后有不得已焉。夫不得已者,非吾君子之所志也,民自為而召之也。故罪疑者從輕,功疑者從重,皆順天下之所欲從。
且夫以君臨民,其強弱之勢,上下之分,非待夫與之爭尋常之是非而后能勝之矣。故寧委之于利,使之取其優,而吾無求勝焉。夫惟天下之罪惡暴著而不可掩,別白而不可解,不得已而用其刑。朝廷之無功,鄉黨之無義,不得已而愛其賞。如此,然后知吾之用刑,而非吾之好殺人也;知吾之不賞,而非吾之不欲富貴人也。使夫其罪可以推而納之于刑,其跡可以引而置之于無罪;其功與之而至于可賞,排之而至于不可賞。若是二者而不以與民,則天下將有以議我矣。使天下而皆知其可刑與不可賞也,則吾猶可以自解。使天下而知其可以無刑、可以有賞之說,則將以我為忍人,而愛夫爵祿也。
圣人不然,以為天下之人,不幸而有罪,可以刑、可以無刑,刑之,而傷于仁;幸而有功,可以賞、可以無賞,無賞,而害于信。與其不屈吾法,孰若使民全其肌膚、保其首領,而無憾于其上;與其名器之不僭,孰若使民樂得為善之利而無望望不足之意。嗚呼,知其有可以與之之道而不與,是亦志于殘民而已矣。且彼君子之與之也,豈徒曰與之而已也,與之而遂因以勸之焉耳。故舍有罪而從無罪者,是以恥勸之也;去輕賞而就重賞者,是以義勸之也。蓋欲其思而得之也。故夫堯舜、三代之盛,舍此而忠厚之化,亦無以見于民矣。
(選自《蘇轍集》)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民自為而召之也 召:招致
B.故寧委之于利 委:交付
C.而無憾于其上 憾:遺憾
D.與之而遂因以勸之焉耳 勸:勉勵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B.然后知吾之用刑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C.若是二者而不以與民 求人可使報秦者
D.蓋欲其思而得之也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以說理為主,始終圍繞刑賞忠厚,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對照,層層遞進,通順暢達,體現了作者“汪洋澹泊”的文風。
B.作者認為,要以忠厚仁愛為本,如果只把刑賞作為手段,就起不到勸善懲惡的作用,這反映了作者儒家仁政治國的思想。
C.文章指出,從君與民的關系上看,君強民弱,君上民下,君不應用權力壓制百姓,而應讓百姓得到更多好處,順應百姓愿望。
D.作者認為,圣人對罪惡不可掩蓋或解脫的人,對在朝廷無功勞、在家鄉不講信義的人,進行刑賞,其他情況要舍有罪從無罪。
17.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
若夫當時賞罰之所不能及則又為之明言其狀而使后世嗟嘆痛惜之不已嗚呼賢人君子之功烈與夫亂臣賊子罪惡之狀于此皆可以無憂其無聞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
(選自蘇轍《史官助賞罰論》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則將以我為忍人,而愛夫爵祿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其有可以與之之道而不與,是亦志于殘民而已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9-20題。(8分)
樓前
[中唐]王建
天寶年前勤政樓,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飛龍老馬曾教舞,聞著音聲總舉頭。
過勤政樓
[晚唐]杜牧
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
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②。
【注】①千秋節:唐開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請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為千秋節。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樓慶生,賞百匹飛龍舞馬。飛龍,馬廄名。士庶間互贈承露絲囊。②金鋪:釘在門上的獸面形的門環底座。
19.這兩首詩中都寫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寓鑒戒之意。(2分)
20.分析兩首詩后兩句在情感、寫法上的不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題。(6分)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子與人歌而善①,必使反之②,而后和之。(《論語·述而》)
【注】①善:唱得好。②反之:再唱一遍。
21.概括說明第一則材料、第二則材料內涵的共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
(1)在《論語》的記載中,孔子愛好音樂,音樂修養很高,如第三則材料。另舉一個有關孔子與音樂的例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第三則材料中孔子的做法進行多方面解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6分)
(1)其為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
(2)故不積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不積小流,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3)弦弦掩抑聲聲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盡心中無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潮平兩岸闊,___________________。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________。(王灣《次北固山下》)
四、作文(60分)
24.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近年來,浙江省著力強化創新驅動,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深入實施“鯤鵬行動”“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質量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新時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開拓創新。如95后姑娘徐楓燦,在空軍航空大學刻苦訓練、滿分通過考核,成為我國陸軍首位初放單飛的女飛行員;90后青年工人楊杰,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成長為“浙江工匠”,獲得浙江省勞動模范稱號;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團隊,35歲以下成員占比近九成,勇闖國內智能超算領域“無人區”,斬獲超算應用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戈登貝爾獎……
以上材料對你未來發展有什么啟示?請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語文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1. C 2. B 3. B 4. D
5. ①是因為它高于生活 ② 實際上充滿了哲理 ③ 而將生活哲學適當夸張和戲劇化
6. (1)示例:由地理名和商品名組成的知識產權標識
(2)①惠及的市場主體數量多;②帶動的產業產值高;③打響了特色產品的品牌,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④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振興。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
(一)(10分)
7. A 8. A
9. ①士人:興趣從仕途轉向飲食,促進飲食發展。②技術:中華飲食歷史悠久,明清時代飲食技術得到大發展。③理論:長期的實踐經驗發展成系統理論。
(二)(20分)
10. ①抑揚。先寫敦厚孝順母親,再寫敦厚在眾人眼中對母親“不孝”,最后揭示他既孝順母親又報效國家的真孝和大孝。②烘托。用眾人對敦厚的批評和壓力,烘托敦厚的忍辱負重。
11. ①敦厚忠孝。既孝順母親,又以死報國。②忍辱負重。為了不讓母親傷心,甘愿忍受誤解。③積極上進。主動請纓去守衛最艱苦的崗位。④恪盡職守。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
12. ①舍小愛,取大愛。這樣可以更好實現他忠心為國的心愿。②舍私利,取大義。這樣可以感召更多的人為國家作奉獻。
13. ①第一處描寫,連用三個“那么”,渲染小鎮的熱鬧,從而寫出敦厚媽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②第二處描寫,連用六個“一”,寫盡敦厚守衛的油井之荒涼,從而塑造出他甘守荒涼、一心奉獻的品格。③兩者形成鮮明對比,既解釋了敦厚在眾人眼中“不孝”的原因,也彰顯了他為國守油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的品格。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40分)
(一)(20分)
14. C 15. B 16. D
17. 若夫當時賞罰之所不能及/則又為之明言其狀/而使后世嗟嘆痛惜之不已/嗚呼/賢人君子之功烈/與夫亂臣賊子罪惡之狀/于此皆可以無憂其無聞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
18. (1)那么(人們)將認為我是狠心的人,并且是吝惜(賞賜)爵位俸祿啊。
(2)知道(上面)那些情況有可以給予百姓(刑賞忠厚)的道理卻不給予,這也是存心傷害百姓罷了。
(二)(8分)
19. ①. 勤政樓 ②. 千秋節
20. 情感不同:
①王詩追憶飛龍舞馬,表達對昔日盛世的懷念,而感慨玄宗的驕侈佚樂,言外自見;
②杜詩借眼前金鋪上的紫苔,抒發昔盛今衰的悲嘆之情。
寫法不同:
①王詩運用細節描寫,寫出老馬“總舉頭”這一習慣性動作,生動傳神;
②杜詩運用擬人手法寫紫苔“偏稱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營造荒涼氛圍。
(三)(6分)
21. ①這兩則材料都反映出實質與形式的關系。
②仁是禮樂的核心,禮樂只是仁的外在表現,沒有仁的禮樂徒具形式;禮樂的真正意義,不在于玉帛鐘鼓等外在形式,而在于內在的根本精神。
22. (1)示例:①擊磬(于衛)
②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③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2)①修身。“歌而善”,孔子不掩人之善,擇善而從,體現“唯仁者能好人”。
②善學。“反之”,唱得好就請對方再唱一遍,切磋琢磨,增進技藝。學無常師。
③遵禮。“和之”體現了孔子對他人的尊重,“禮以行之”,“依于仁,游于藝”。
④君子風范。唱歌這件小事再現了孔子虛心謙恭的仁者形象,展現出孔子氣象從容的君子風范。
(四)(6分)
23. (1)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2)無以至千里 無以成江海 (3)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 (4)故國神游 一尊還酹江月 (5)風正一帆懸 江春入舊年
四、作文(60分)
24.例文:
我輩豈是池中物,不拘一格成人才
憶往昔,浙江以一方鐘靈毓秀,養育浙江英才,熏陶文人情思,譜寫浙商傳奇。看今朝,浙江舉全省之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以“鯤鵬行動”等人才工程,為新時代青年人才搭建大好平臺。
平臺是撬動人生價值的最佳杠桿,平臺不同,人生不同。如今,浙江省政府正以自己的努力,為浙江人才提供大好平臺,讓我們有機會魚龍潛躍,大展身手。
然而,我輩想要成為人才,僅靠平臺卻遠遠不夠。
即使深陷塵埃,也要有仰望星空的向往。爭當浙江人才,我輩當力求創新,志存高遠。且不說往昔浙江人才魯迅,為醫國人思想,棄醫從文,以筆為刃,拯救無數麻木靈魂,豎起座座中國脊梁。就說今日95后姑娘徐楓燦,若沒有她從小向往藍天的航天夢,我們又如何有機會見到這個美貌與實力齊飛的飛行員姑娘呢?不甘為繭,才能化繭成蝶,翩躚起舞;不甘細流,才能涓滴匯流,奔騰入海。身為青年的我們,理當樹高遠理想,勇攀高峰。
爭當浙江人才,也要有突破自我、挑戰自我的勇氣。“我唯一能信賴的,是我獅子般的勇氣和不可戰勝的從事勞動的精力”。巴爾扎克對勇氣的闡釋便是對此最好的注腳。是勇氣,讓義烏人才敢于從“雞毛換糖”開始,做一個更大的夢,讓義烏變身為國際小商品之都;是勇氣,讓溫州人才敢于焚燒偽劣皮鞋,破釜沉舟點燃“誠信之火”,終讓溫州走向海外。今日我輩欲成浙江人才,更需要有打破自我惰性、努力提升自我的勇氣。這勇氣,足以令天公震顫,上帝膽寒,驚灑天地、雷動六神!
爭當浙江人才,也要我們低下頭去,以勤耕不輟的積累努力增長、悄悄綻放。就如斬獲戈登貝爾獎的“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科研團隊,我們只艷羨他們年少成才,可以盡情地用智慧頭腦和創新意識走向那未知的領域,卻不知這一路上他們做了多少實驗、熬了多少夜,拔禿了多少頭發。可是,科技領域的創新固然好,普通領域的浙江青年能夠積極面對,努力積累,更值得我們學習。“浙江工匠”“浙江省勞動模范”,一系列榮譽是對從基層普通學徒成長起來的90后能工巧匠楊杰最好的褒獎。正如: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不在于是否上大學,而在于他的實際本領。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
如今,浙江以一系列人才強省戰略積極筑巢引鳳,不拘一格地為我們提供大好平臺。我輩浙江青年也早已遇風化龍,直上九霄,將要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發光發熱。我們唯有以夢想為向導,以勇氣為基座,以積累為道路,反哺社會,助推我們的浙江朝向高質量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浙江高考總分多少分
浙江高考總分為750分,各科目分值設置如下,語文科目150分、數學科目150分、外語科目150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等7門選考3門共300分,總分之和為750分。
浙江高考采取3+3模式,總分為75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門為必考科目(英語科目一年安排2次考試,選擇其中較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每門滿分為150分,得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另外,考生需要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的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等7門設有加試題的高中學考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選考科目按照等級賦分,每門滿分為100分,選考科目成績2年有效。
注意事項:
選考科目: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的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等7門設有加試題的高中學考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按得分計入考生總成績;選考科目按等級賦分,每門滿分100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考生滿分750分。
語文、數學提供一次考試機會,成績當次有效。外語和選考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成績2年有效,考生自主選用其中1次成績。
2022年浙江高考難不難
很多人說“浙江只有浙大一所好大學”,雖然有點偏激,但是也反映了一定問題,就是浙江各種985,211錄取率,都和浙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所以總體來說,浙江的985,211,清北錄取率,在全國都算拿的出手的排名(尤其是清北錄取率,浙江清北錄取率全國排名前五),但是有點畸形,浙大在里面占據了過于重的權重。
我們采取“985錄取率”,“211錄取率”,“一本錄取率”三個指標的共同排名來評估各地高考競爭烈度,加上一個“清華北大錄取率”進行額外評判(因為方差過大,這個指標不算得分),最后進行得分排名。
高考語文復習備考
1、認真回顧課本知識
這個階段過程主要是用于高中三年全部課程的回顧。這時候我希望大家在回顧的過程中能夠找到自己知識遺漏的部分。這個階段相當的冗長,最主要的是要會學回歸課本。無論如何,高考絕大部分內容都貼近課本的。高考試題的80%是基礎知識,20%是稍難點的綜合題,掌握好基礎,幾乎能上一個比較不錯的大學。因此高三前期,我希望同學們老老實實把課本弄懂。弄懂課本不是光記住結論,而是要通讀。即理科全部的原理要弄清、語文課文內標注的字詞句摘抄、英語課文至少要達到念的通順、文史類知識主線及同類型知識要素要學會整理等。注意,第一輪復習十分重要,大家千萬不要埋頭做題,而是先看課本,再“精”做題目。在復習過程中一定先將課本看明白了,然后再做題,做題過程中不許看課本,不許對答案。會就會做,不會做一定要先想哪些內容遺忘了,哪里想錯了,先做后面的,等隔一定時間再看不會做的,馬上看的話效果打折扣的。
2、把握好自己的節奏
很多學生因為在復習過程中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導致前面部分沒弄懂,后面部分更是拉下,學校在教學節奏控制上又不能根據學生本身制定。因此我建議學生一定要提高自學能力,如果實在跟不上節奏,就先關注最基礎最簡單的題目,將遺漏的課本部分做好畫線標記,或將頁面折起做標記,以利于及時的回顧。在學的過程中不要因為面子問題不敢發問,建議學生在弄不懂的問題上多問同學,多問老師。最好能夠找到水平相當的同學,互相約定好給對方做考察,給對方講解雙方對知識點的認識,互相研究題目。同學之間相互溝通時所掌握的內容比問老師的效果更好,因為在互相溝通的時候可以帶者任何疑問,可以很容易的將思維的漏洞補齊。
3、正確處理作業練習
在處理作業上,千萬不要死磕題目,記住兩個原則:一、不要和自己過不去。第一遍做不出來或做錯就直接先放棄,但是要保留這道題,每天抽1~2分鐘看下這類不會做的題,無論是看課本也好,聽老師講解也好,做到一眼看出這題怎么做時,再動手做,并將這類題型留好。二、要加強互動性。不僅是和同學之間的互動,還要和課本進行互動。做完作業不要看對答案,留到第二天把有困難的和同學交流,或第二天看別人怎么做,然后問他怎么想的。如果不善于問同學,至少等到第二天再看課本或是答案。無論對錯,看答案或對答案的過程中盡量回顧當時我是怎么想的,與別人差別點在哪里。這樣,盡管你當時沒有“獲取”答案,但是留下了疑問,又多一些時間來探討自己做題時的思維。
當基本弄懂一個章節后,一定要定期回顧,如一周的時間后,翻一下課本,這周學了什么,然后給自己限制時間做幾道題,用以驗證自己哪些內容真正是明白了。通過這么練習,遠遠比大量做題效果好的多。
4、如何利用每一次考試
處理考試上,要認同自己。分數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到的那些分數和你得不到的分數,畢竟不是高考,當前階段分數的高低沒有任何意義。你只需做三件事:
一、根據你所獲取分數的部分,整理你當前會的知識,會做的題型。
二、根據你所丟的分數,立即回歸課本,看完課本后再做一遍。
三、拿著卷子問自己,當時做對的題自己是怎么想的,不會的題當時是怎么想的,現在會的題和當時不會做時差距在哪里。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一)基礎知識
1.字音
本題如果是考直接注音,就要注意三個錯誤選項中所錯的點應該是不同的,分別為聲母、韻母、聲調,有時在兩個選項間取舍的時候可以此為依據。常見字標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如果是考音近字的話,就要注意形聲字和多音字,另外要注意的是,試卷上往往會考一些常見的誤讀字,所以,想當然的讀音往往是錯誤的。
2.字形
看到一個詞語首先要想想它的意思,由詞意去推斷字形是否正確。
3.近義詞辨析
實詞辨析主要是要分析詞義,有相同語素又有不同語素的詞語,重點是分析理解不相同的語素,可以通過組詞來理解,也可以找出反義詞來理解,還可以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理解。注意采取排除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有時在最后兩個無法辨析時,可以傾向與選擇較為不常見那個詞語。
虛詞辨析的時候主要注意兩條:一是看句子的關系,選擇適當的關聯詞;二是看句中相搭配的關聯詞。
4.成語辨析
首先要把握成語的意思,注意不要望文生義;其次注意成語的感情色彩,褒貶不能弄錯;第三注意成語的使用范圍、搭配對象,同時注意成語的詞性。
5.語病
先找出句子的主干,這樣可以發現一半以上的語病。對于并列短語要重點分析,可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是否恰當。
6.標點或修辭
特別注意問號、分號、頓號、冒號、書名號、省略號、引號。選項中問號使用正確的情況很少,分號前后至少要有一個逗號,冒號有說明和總結的作用。
(二)科技文閱讀
千萬別認為科技文閱讀是”雞肋“,這是必須拿分的試題,所以必須給以重視。在做題的時候盡可能在原文中找到選項的出處,逐一加以對照。特別注意未然和已然、原因和結果、先與后、夸大與縮小、部分與全體的區別。
(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時可以先劃出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避免理解上的困難。在讀完一遍后可以先看最后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幫助理解文章內容。
文言實詞主要靠積累,但如果碰到一些自己實在不知道意思的字就要靠猜了。猜的時候把握兩條原則:一是越是和現代漢語解釋相同的字錯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把解釋代入句中去揣測。
(四)文言文翻譯、詩詞鑒賞、名句默寫、文學常識
文言文翻譯,先找出句中的動詞,并加以解釋,再依靠動詞串聯整句話。另外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虛詞和一些固定搭配。
詩詞鑒賞要先回憶作者的風格和所處的朝代,分析詩題中的人和事,理解詩的大意,詩的最后兩句一般是運用議論、抒情,是詩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詩詞鑒賞的表述: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名句默寫要按規定默寫,要求默寫三句就寫三句,不要多做。如果默寫的內容印象不深,可先記得幾個字默幾個字,暫時放過,后面記起來了在默。這道題目千萬注意不要自己生造詩句,一來不可能造對,二來可能會留給閱卷老師不好的印象,使一些可能的分數失去。文學常識題也是如此。
(五)文學作品閱讀
邊讀邊劃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詞、句,第二遍閱讀時可以只看這些劃了的詞句就能把握這些文章的大意。議論性文章特別要注意論點和結論,敘事性文章看劃出的詞句就能理清這篇文章的情節結構。
詞句理解題,找出詞句解釋相對應的內容,用答案來替代原詞句,使上下文保持一致。
信息篩選題,從文中找出與題干要求相符的內容,或摘錄,或概括。
要點歸納概括題,認真分析題干要求,不漏點。從文中找出相對應內容,或歸納或概括。表述不能有語病。
鑒賞評價題,找到相應的語句體會,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特別注意的是,在回答之前先要弄清每道題目在考什么,然后針對考點加以回答。另外,這些題目中基本上是2分一點,所以可以根據分值給自己的答案分點。
現代文閱讀有一個必考的內容,就是對文章主旨、要點、段意的把握與揭示。這就要熟練掌握文章句群中的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中心句往往是
1、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型句子;
2、記敘性文字中的議論性句子;
3、“總分”句群中的“總”句;
4、“舉例說明”所要“說明”的道理,“比喻句”所要“喻”的內容;5、各種復句關系中所強調的分句等。
重點句子往往是引出話題的句子,議論性文章中“描寫”、“抒情”、“說明”、“補充”的內容,形象化的闡釋性文字,各種復句中非強調的分句等。
所以要做好資料整理,把之前做過的各類現代文閱讀練習根據高考特點劃分成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散文、小說等大類。然后根據不同文體的要求與考點,總結歸納出常考題型以及基本的答題思路。尤其是歷年高考的例題和經典的題型。研究總結試題問答之間的關系,明確所問為何,所答應從何處入手,從幾個角度分析。思考“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怎么寫”等角度,各類試題的常規問法以及答法。如“作者為什么這樣寫”、“作者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作者這樣寫取得了什么效果”、“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幾種問法,答案的組織各有側重。
(六)語言綜合運用題
這是高考試卷中創新最大的一組題目,幾乎每年都會有新題型出現。不管在考試中碰到什么新題目,關鍵是要審清題目,運用所掌握的語言知識認真回答,要點就是九個考點:擴、壓選、仿、變、簡明連貫得體修辭。近兩年大體有25種形式的題目出現,其根還是以上幾點,再怎么新,萬變不離其宗。
(七)寫作
正確認識現階段最大的增分點就是作文,積累材料,分析材料(包括一些題目)。明確各類問題基本的寫法,爭取不出現原則性錯誤。
只要你想寫好,你就能夠做得到。高考作文有時靠運氣,但運氣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