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2017年江西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考生和家長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它包含高校全稱、校址、層次、辦學類型等重要信息,尤其是其中的錄取規則。同時,還要重視專業招生人數及說明、對外語的要求、招收的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要求、學費標準、學歷證書名稱及種類、聯系方式等信息。
二、高考改革新政要吃透
隨著高考改革的進行,不少省市的二本三本合并錄取進入實施階段。從2016年起各地區也將陸續取消三本,這意味著二本中大量增加了民辦院校和獨立學院,學生選擇余地更大,機會也更多,但考試志愿填報的難度加大。
志愿填報專家指出,二三本合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二本批次的分數線會降低。考生可以參考往年三本省控線,來推算今年擬填報的二本招生院校或專業錄取分,再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進行選擇,挑選適合自己的院校。
三、真正了解專業內涵,望文生義后果嚴重
選專業時應弄清每個專業的真正內涵,不要望文生義。例如,生物醫學工程就常被誤認為是“生物”與“醫學”的簡單相加,其實這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科專業,而非醫學專業。信息資源管理也并不是計算機科學技術方面的專業,而是與圖書館有關。
所以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看看它的主干課程是什么?是否屬于特色專業或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對學生的相關科目成績和身體狀況有無特殊要求?一旦忽略這些問題,就很容易出現因為失誤而造成的調檔甚至落榜。就算順利錄取,但進入大學后若發現所學專業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也難免造成心理上的落差。
四、是否選擇調劑?三思而后行!
隨著平行志愿填報的推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院校“撞車”,卻制造了專業“撞車”。因為實行平行志愿,各個院校進檔的考生分數呈扁平化,考分扎堆現象非常突出。一旦考分難以拉開距離,專業拼殺在所難免。此時,是否服從專業調劑便成為關鍵性的問題。
如果高校實行“進檔即取”的原則,那么只要分數達到投檔線,又服從調劑,就不會被退檔,落榜生也將大大減少。因此,建議考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應該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五、學會場外求助:借力智能化志愿填報系統
志愿填報之所以讓廣大考生和家長頭疼,不僅是由于需鉆研各類復雜的招生政策文件,更具挑戰性的是高校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有的還有“大小年”現象,即“一年高,一年低”。因此,必須分析多年的錄取情況,同時關注分數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分數線對應的考生“位次”等。
江西2017年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技巧
一:志愿填報首選城市,不是學校、更不是專業
高考志愿填報,一不看分數、二不看院校、三不看專業。
那里畢業、那里就業,為了一生的歸宿,為了謀得更好的發展空間,請記住,志愿要一定首選城市。
城市的選擇必須和家庭情況相互配合,接納但不盲從家長建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高分者城市選擇中必選“北上”,低分者選擇省內經濟
最發達的城市,再次是臨近省份經濟發達城市,最后才是省內其他設區市。
技巧二:重院校、輕專業,是錯的
志愿選院校,985、211都是浮云,一本二本什么都不能代表。重院校、輕專業,是貽害無窮的餿主意。
按所在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是否熱門專門院校、是否1980年前本科院校,當今院校可分為9類。
分高者,報考1-5類院校,應該“重院校、輕專業”。高分才能“重院校”,分數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重什么院校?低分者,
報考6類及以下院校,應該“重專業、輕高校”,按照專業技術配比志愿與高校,找到就業前景最優的志愿填報方式。
2017年江西高考提前批網上志愿填報說明
一、填報時間為6月24日9時至6月25日17時,期間允許考生對本次填報的志愿修改一次。填報時間截止后,未填報或未提交的考生視為自動放棄。
二、考生使用本人的考生號(或準考證號)和“江西省2017年普通高考網上填報(征集)志愿密碼卡”上的密碼登錄網上志愿填報系統。
三、須按照《高中生之友》高考天地雜志江西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增刊填報。每個院校志愿可選擇一至六個專業志愿,且必須填寫是否服從該校的專業志愿調劑。
四、所列欄目須一次性全部填寫完整后再提交,提交時須再次輸入“江西省2017年普通高考網上填報(征集)志愿密碼卡”上的密碼。
五、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2017〕1號)和江西省高招委、江西省教育廳“關于做好江西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贛招委字〔2017〕16號)等文件精神:
1.考生應在認真閱讀有關高校招生章程以及江西省高招委公布的招生規定后,參考高校公布的招生計劃,按有關規定和要求選擇填報高校和專業志愿,并對所填報志愿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承擔責任。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2.考生填報的志愿,是考生、高校、招生考試機構三方的電子“契約”與協議,是招生考試機構投檔、高校錄取的依據。考生填報的志愿是考生誠信的體現。“凡按志愿投檔且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不得自行要求退檔或改錄其他院校”。
3.招生高校不得以“考生自愿放棄”為由退檔,考生也不得以“自愿放棄”為由要求退檔。高校負責對已投檔但未被錄取考生的解釋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
4.在錄取過程中,嚴格執行教育部頒布的“30個不得”,省教育考試院嚴格按照考生填報志愿投檔,招生高校嚴格按規定錄取,不得組織生源錄取,不得“跳錄”、“換錄”、“改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