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西高考志愿錄取原則
錄取時,首先將達到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檢索,并且只投檔一次。投檔時,計算機先后依次檢索每個考生的志愿,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且有計劃余額,即向該院校投檔。如:檢索(甲)考生填報的A學校,成績不夠,不符合投檔要求,則將檢索(甲)考生填報的B學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B院校有計劃余額,則向B院校投檔。在這個過程中,考生不會因為將B院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報的第二位置而受到B學校的“歧視”,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報B學校的考生一樣競爭,依次類推。
2023年江西高考能填幾個志愿和幾個專業
根據往年江西省高考填報志愿相關規定來看,具體高考能填報的志愿和專業詳情如下所示:
一、文史、理工類錄取批次與志愿設置(共設6個批次)
1、提前批本科:主要包括軍事、公安、消防、司法、飛行、航海、小語種、馬列理論、定向招生(含公費師范生、優師專項)、綜合評價錄取等專業,本批次設置4組志愿欄:
(1)軍事類單志愿:空軍、海軍招飛考生填報,不征集。
(2)軍事類平行志愿:設16個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
(3)非軍事類:設單志愿,征集志愿時設1個征集志愿。
(4)定向招生:設16個平行志愿(公安定向最先投檔,志愿須填報在A欄;其余院校平行投檔),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
2、國家專項本科:本批次設2組志愿欄:
(1)需政考面試的高校,設單志愿。征集志愿時設1個征集志愿。
(2)其他高校,設16個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
3、第一批本科:主要包括教育部直屬院校、“985工程”“211工程”院校、“雙一流”建設高校以及經省教育考試院同意列入本批次的有關院校、地方專項、蘇區專項。本批次設置3組志愿欄:
(1)設1個特殊選拔單志愿,取得高校專項、綜合評價錄取、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資格的考生才能填報(安排在一、二本對應批次正式投檔前投檔)。
(2)設16個一本院校平行志愿(含地方專項、蘇區專項,地方專項和蘇區專項招生高校單設院校代號,和一本統招計劃列為同一批次,投檔時按考生志愿平行投檔,凡未進行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不合格的考生填報專項計劃代號高校均為無效志愿)。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
(3)設預科3個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時設3個征集平行志愿。
4、第二批本科:主要包括除列入提前批、第一批本科外的其他本科院校,本批次設2組志愿欄:
(1)設16個二本院校平行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時設8個征集平行志愿。
(2)設預科3個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時設3個征集平行志愿。
5、提前批高職(專科):主要包括直招軍士、公安、司法院校,以及部分對考生有特殊要求的高職(專科)專業,本批次設置2組志愿欄:
(1)直招軍士院校:設16個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
(2)其他列入本批次院校:設單志愿。征集志愿時設1個征集志愿。
6、高職(專科)批次:包括除提前批高職(專科)以外的所有招收高職(專科)專業的院校,設16個平行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時設8個征集平行志愿。
注:以上各批次每個院校志愿后面均設6個專業志愿。
二、藝術類錄取批次及志愿設置(共設5個批次)
1、提前本科單志愿:納入該批次高校為:經教育部批準的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高校);依據藝術類專業校考成績或認可江西省統考成績但有特殊招生要求無法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本科高校(主要為“雙一流”高校);省內部分本科高校有關專業。設單志愿;該批次征集1次,設1個征集志愿。
2、本科平行志愿:納入該批次高校為:凡認可江西省統考成績且可使用統一投檔辦法的本科高校及景德鎮陶瓷大學(蘇區專項計劃)。該批次分設美術與設計學類、音樂學類(聲樂)、音樂學類(器樂)、舞蹈學類、戲劇影視文學(含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等6個專業組(以下簡稱6個專業組)志愿,招生計劃按6個專業組分類編制并按上述先后順序投檔。每個專業組分別設16個平行志愿;該批次征集1次,每個專業組分別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
3、本科單志愿:納入該批次高校為,依據校考成績或認可省統考成績但有特殊招生要求,無法實行平行志愿投檔且未列入提前批招生的本科高校有關專業。設單志愿。該批次征集1次,設1個征集志愿。
4、提前高職(專科):納入該批次高校為:省內部分藝術類專業辦學特色明顯或使用藝術類特殊專業校考成績的高職(專科)高校有關專業。設單志愿。該批次征集1次,設1個征集志愿。
5、高職(專科):納入該批次高校為:未列入提前批高職(專科)錄取且認可省統考成績的高職(專科)高校。按6個專業組分類編制招生計劃并按此先后順序投檔。每個專業組分別設16個平行志愿。
該批次征集2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時每個專業組分別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時每個專業組分別設8個征集平行志愿。
三、體育類錄取批次及志愿設置(共設3個批次)
1、第一批本科:納入該批次高校為:“211工程”“985工程”院校、“雙一流”建設高校、體育類院校以及江西師范大學、南昌航空大學。設16個平行志愿;該批次征集1次,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
2、第二批本科:納入該批次高校為:未列入第一批本科的其他本科院校。設16個平行志愿;該批次征集2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時每個專業組分別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時每個專業組分別設8個征集平行志愿。
3、高職(專科):納入該批次高校為:所有高職(專科)體育類專業。設16個平行志愿;該批次征集2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時每個專業組分別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時每個專業組分別設8個征集平行志愿。
四、“三校生”類批次及志愿設置
1、文理類批次及志愿設置(設2個批次)
(1)本科批次:設16個平行志愿(填在第二批本科志愿欄)。第一次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時設8個征集平行志愿。
(2)高職批次:設16個平行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時設10個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時設8個征集平行志愿。
2、藝術類批次及志愿設置(設2個批次)
(1)本科批次(只設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設單志愿,填在藝術類本科單志愿欄,與藝術類本科單志愿同時錄取;該批次征集1次,設1個征集志愿。
(2)高職批次:設單志愿,填在提前高職(專科)志愿欄,與藝術類提前高職(專科)同時錄取;該批次征集1次,設1個征集志愿。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1、準確的自我定位
考生拿到高考成績后,首先要定位自己可以報哪些學校。可以參考往年各地招生高校的錄取數據。參考欲報考院校的招生數據時,不要局限于去年,而要綜合分析該校近三年的錄取數據。還要弄清楚自己在全省同科類考生中的排序位次,然后分析欲報考高校近三年投檔線所對應的位次。填報錄取位次與自己排序位次大致相當的院校,錄取概率會大些。
2、拉開梯度,合理安排院校順序
在填報平行志愿時,盡量保證所填報的院校之間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慮“沖一沖”,也要考慮“守一守”,更要考慮“保一保”,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的院校,增大投檔成功的概率。以普通文理類本科為例,一般可以填報6所院校,考生可以選擇一兩所稍高于自己成績的理想高校,放在前面沖一沖;中間則填報與自己成績相當的學校;最后選擇一兩所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確保志愿不落空。
3、盡量將平行志愿填滿
由于平行志愿可以填報多所院校,建議考生盡量將所有院校志愿填滿,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同時,填好后續批次的志愿,避免落選。
4、填好保底院校志愿
平行志愿最大的風險是志愿填報過高,檔案投不出去。考生一定要結合自己的高考成績,并參考往年各院校投檔線,合理填報好保底院校。分數沒有絕對優勢的考生,建議多填幾個保底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