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志愿錄取順序和規則
普通本科分文理類,以語文、數學、外語、綜合科目的總成績(滿分750分)參加投檔錄取(未參加綜合科目考試的,綜合科目成績按0分計算);普通高職(專科)分文理類按語文、數學、外語、技術科目的總成績(滿分650分)參加投檔錄取(未參加技術科目考試的,技術科目成績按0分計算)。單報本科的考生,如在本科層次未被錄取,可參加高職(專科)層次的錄取。
我省本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根據高校在我省安排的各層次招生計劃數和考生成績綜合考慮確定。
錄取工作按批次依次進行。提前批本科,先投軍事類平行志愿,投完立即投非軍事類單志愿;高校專項、綜合評價錄取、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在國家專項本科錄取之后,第一批本科正式投檔前完成投檔錄取(其中列入第二批本科高校招收高水平運動隊的,在第二批本科正式投檔前完成投檔錄取)。地方專項和蘇區專項招生高校單設院校代號,與一本統招計劃列為同一批次,投檔時按考生志愿平行投檔(蘇區專項藝術類計劃列入提前批本科),凡未進行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不合格的考生填報專項計劃代號高校均為無效志愿。
文史、理工類中提前批本科的統招非軍事類、國家專項本科需政治考核、加試、面試高校、提前高職(專科)非直招士官類以及藝術類提前批本科、提前高職(專科)中按校考專業成績錄取的高校(專業)、部分按省統考專業成績錄取但有特殊要求難以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高校(專業)實行單志愿外,其余均實行平行志愿投檔。
文史、理工類平行志愿投檔規則:省教育考試院根據高校公布的招生計劃數和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向各有關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統計,高校根據生源分布情況在正式投檔前完成計劃調整(即計劃執行數),省教育考試院按照各校最后確定的計劃執行數1:1的比例,根據高校相關要求,對考生按高考文化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文史、理工類總分相同,按文、理類不同的單科順序排序,作為投檔先后順序。但此排序不作為錄取的先后依據,錄取時高校按照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進行),按志愿進行平行投檔。
文史、理工類總分相同的排序方法:
(1)文史類科目順序依次為語文、外語、數學、文科綜合[高職(專科)排序時為技術]。即總分相同,先看語文;若語文同分,則看外語;若外語同分,則看數學;若再同分,則看文科綜合。
(2)理工類科目順序依次為數學、外語、語文、理科綜合[高職(專科)排序時為技術]。即總分相同,先看數學;若數學同分,則看外語;若外語同分,則看語文,若再同分,則看理科綜合。
單志愿的投檔規則(不含藝術類):在高考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根據考生志愿,按高校最后確定的計劃執行數的1:1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藝術類、體育類投檔錄取規則及平行志愿排序方法分別按照省高招委有關文件執行。
平行志愿只進行一次投檔,不進行補充投檔;對高校未完成的計劃,進行網上征集志愿。單志愿可以進行后續投檔,在分數線上投檔錄取未完成的計劃,進行網上征集志愿。
各批次征集志愿投檔時,考生在相應批次原填志愿(含平行志愿和單志愿)均無效。
各高校應合理提出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要求,尤其是實行平行志愿批次的高校,須在投檔前完成計劃調整,使符合錄取要求的出檔考生能夠錄取。
平行志愿怎么填報
現在大部分省市施行的都是平行志愿填報,平行志愿和傳統的梯度志愿不同。傳統的梯度志愿講究的是報好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幾乎是不會錄取的,所以考生落榜的風險太大。而平行志愿是考生之間分數優先,考生自身志愿優先,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考生的落榜風險。
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平行志愿時,要提前收集好各高校及專業的詳細信息。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前這段時間,就應該對全省的投檔線、心儀的學校以及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線等做到心中有數。
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院校間最好也拉開梯度。對于自己最想讀的學校放在第一位,最后的兩個志愿最好是用來保底,這樣可以提高錄取幾率。同樣選擇專業時也可以拉開梯度,最好是按照高分到低分依次填寫。因為不同的專業間分數相差很大,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專業級差分導致沒有被理想專業錄取。
平行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要正確參考各高校和專業的數據信息。高考成績出來后,考生和家長應該對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對心儀學校和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各分數段的人數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第一志愿所選的學校,要形成合理的梯度。考生可以把自己最想讀的學校放在第一的位置上,讓后把保底的學校放在最后的位置上。這樣可以降低考生落榜的風險。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些專業對考生的身體素質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要根據自己的體檢結果避開自己不適合的專業,并且對于對單科成績有特別要求的專業也要格外注意。這樣才能規避風險,提高錄取率。最后,在填報志愿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這樣才能增大錄取的機會。
平行志愿填報要點
第一,平行志愿雖然是平行的,但同樣是有順序的。有人片面認為平行志愿沒有順序,幾所院校都一樣,這是不對的。錄取時是按照考生自己填報的順序依次進行檢索。因此,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第二,平行志愿的幾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第一所院校的錄取分數可以高一些,往后要按照院校今年可能的錄取分數梯次降序排列。否則,若第一所院校錄取不上,后面幾所院校有可能都錄取不上,成為無效志愿。
第三,平行志愿的倒數第1、2所院校一定要保底。各省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大都只有一個志愿順序,不再設置后續志愿。如果在平行志愿這個志愿順序上保不住底,在本批次就只有征求志愿的機會了。但大家一定要清楚,就往年的錄取情況看,有征求計劃的院校在本批次的檔次一般都較低。而且實行平行志愿之后,完不成招生計劃的院校要相對減少,對通過征求志愿被院校錄取的期望不要過高。
第四,要科學分析院校錄取數據。對于那些首次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一定要慎重參考往年的院校錄取數據。一般的說,多數院校實行平行志愿之后,錄取分數相對于未實行平行志愿之前將有所變化——最高錄取分可能會比往年有所下降,最低錄取分數可能會比往年有所提高。因此,建議大家最好參考往年的平均錄取分數或結合往年院校各分數段錄取人數分布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會更可靠一些。
注重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因為平行志愿投檔,是根據分數高低、按志愿先后逐一投檔的,因此建議考生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填報高校,否則,把低分學校填在前,高分學校填在后,低分學校未能被投檔,高分學校被投檔的可能性也就很小。
至于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要看考生的關注點是放在學校還是專業上面。如果更在乎學校的品牌,那么可以學校為線索進行選擇;如果有強烈的專業興趣,則可以專業為線索進行選擇;如果特別喜歡某非名牌大學的熱門專業,當然可以在實力允許的范圍內,把這所學校作為A志愿,把喜歡的熱門專業作為第一專業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