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理科類院校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2017理科類院校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在今日的大學校園,“一流學生學財經(最熱是金融),二流學生學高科技(如計算機),三流學生學(傳統)工科”,早已不是新聞。對于這種現象,有人認為是學生的觀念有偏差,選擇過于功利,對此,我不敢茍同。
首先,選擇什么專業,現在很少有同學根據自身興趣;也很少有同學根據某所學校的學科專業實力;而是根據就業情況,哪個專業就業好、就業工作環境好、薪酬待遇高,就選擇哪個專業。一流學生學財經,二流學生學高科技,是這種選擇的結果。
為什么同學們沒有興趣?這是拜基礎教育所賜,在應試教育體系下,很多學生的個性、興趣被扼殺,只要求學好語數外,獲得高考(微博)的高分,于是高考填報志愿時,大多是用考分對應學校、選擇專業。據媒體報道,我國招收高考狀元概率最高的院系之一,是清華大學(招生辦)經濟管理學院。清華的狀元至少占全國的一半,其中又有1/3至1/2選擇經管。這意味著每6名狀元,至少就有1人在這個學院。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填寫志愿第一步,用分數對應高校,狀元很多選清華或北大;第二步選專業,高分自然選擇熱門的、往年錄取分數高的專業。
為什么大學最有特色,最具實力的專業,不受歡迎?除了這些專業中有不少是屬于傳統產業,工作條件艱苦,工資待遇也不一定高之外,這些學科專業在大學里也不受待見。原因很簡單,其一,不如經管之類的專業辦MBA班、EMBA班那樣來錢快,其二,這些專業,尤其是其中的基礎學科,有一段時間,就業情況遠不如經管、電信,在追求就業率的宏智下,有的專業甚至一度徘徊在生死線上,談何吸引優秀學生?
就基礎教育的現狀與高校追求就業率的就業工作導向看,上述情況沒有絲毫轉變,反而有所加速,“逃離工科”,就這樣不僅成了學生的選擇,也是學校的辦學趨勢。
這是學生“現實”的選擇,但絕非“理智”的選擇。單從就業看,這幾年來,就業的冷熱門已經悄然轉變,那些被冷落的理工科專業,由于學校招得少,社會需求卻增多,開始慢慢走俏,而那些學生追捧、學校厚愛的專業——也就是大幅擴招、大把收學生銀子的專業,就業形勢卻越來越嚴峻。這就是當下所謂的“熱門專業冷就業”,教育數據公司麥可思發布的《2009年北京市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北京市2008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失業或離職量最多的10個專業,占本科失業量的44.0%,位居前五大專業的依次是:法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其他地方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與此相似。
姑且拋開興趣——在當前的應試教育下,要讓同學們有明確的專業興趣,實在太難了——就從現實出發,為今后的飯碗,不要在盲目追逐所謂的熱門,也有必要重新認識理工科。其實,從供需關系看,只有人才供給少于社會需求的專業,才是熱門,以此標準衡量,當前考生們追逐的熱門,早已成了冷門。這實在應該引起考生們的高度警惕。
理本三批的學生如何進行志愿決策
成績在理本三批的學生,是高考學生中人數比較多的部分,競爭相當激烈。這類學生中有的是因為自身潛力所限,成績處于中游水平,還有一些是平時成績很好,但高考發揮失常導致分數降至三本。所以,從職業潛力來講,這部分學生在科學研究、工程技術、藝術設計、管理、服務、事務等方面都有涉及。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志愿決策時,首先要對自己的職業潛力、興趣、個人志向有一個比較明確、科學的定位;第二,認真分析未來幾年的人才市場供求形勢,確定自己大學畢業后的就業目標;第三,就業目標比較明確后,據此來選擇適合于自身發展的專業;第四,根據確定的專業選擇學校,怎么選擇呢?那就是選擇在該專業上優勢、并且這優勢是被人才市場認可的學校;第五,選擇了一大堆學校后,我們再在其中選擇與自己的高考成績相匹配的學校,并將該學校、該專業作為自己的目標學校和目標專業。這就是理本三批學生志愿決策的大原則。對于一些本來成績很好,但發揮失常的學生來講,如果通過職業傾向測試,發現自己的確適合于從事科學研究類的工作,并且家庭經濟情況也能保證自己持續求學,則筆者建議可在一些重點大學的獨立學院里選擇一些科研類的專業,只要自己喜歡、并有潛力,則一定會在學校里學有所成,將來畢業后取得重點大學的學士學位(因為現在獨立學院的學生考核合格取得學士學位時,由其原創辦大學頒發學位證書),然后再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以求得學術上的進步。當然,說到個人發展,如果國內環境不佳,則可以考慮出國留學。
如果學生的職業人格是研究型以外的其他類型,那么在選擇專業時就要考慮就業前景較好的工、農、醫學類專業,比如:電氣信息工程、核能、通信工程、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車輛工程、汽車運用技術、模具設計、數控機床、園林技術、臨床醫學等等。而對于管理型職業人格的學生來講,在學習一門較有知識技術含量的理工類專業后,再可輔修一門市場營銷或其他經濟類的專業,這樣大學畢業時就可以向銷售工程師這一職位發展。當然這些專業在三本院校里面有的是剛開不久的,那么為了保證專業優勢,我們建議學生應該有決心選擇高職類學校,許多高職類學校在以上專業中都比較有優勢,并且辦學歷史比較悠久。同學們可以放心選擇。
從上面一路看來,有同學會問,什么是與我的高考成績相匹配的學校呢?那就是該學校、該專業的最低錄控線的相對位置與自己高考成績的錄取相對位置比較接近,具體可采用分差法、錄取相對系數法進行準確定位。首先是用分差法進行宏觀定位,然后再用錄取相對系數法進行精確定位。分差法、錄取相對系數法的具體運用大家可以參考前面的案例及講解,這里不再贅述。
看過“2017理科類院校高考志愿填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