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27分文理科能報考的大學名單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湖南 | 公立 | 醫藥 | 理 | 本科一批 | 525 |
燕山大學(中外合作) | 河北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26 |
江蘇海洋大學 | 江蘇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26 |
桂林醫學院 | 廣西 | 公立 | 醫藥 | 理 | 本科二批 | 526 |
沈陽藥科大學 | 遼寧 | 公立 | 醫藥 | 理 | 本科一批 | 526 |
安徽農業大學 | 安徽 | 公立 | 農林 | 理 | 本科一批 | 526 |
東北財經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公立 | 財經 | 理 | 本科一批 | 526 |
廣東醫科大學 | 廣東 | 公立 | 醫藥 | 理 | 本科一批 | 526 |
蘇州科技大學(中外合作) | 江蘇 | 公立 | 綜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27 |
浙江農林大學(中外合作) | 浙江 | 公立 | 農林 | 理 | 本科一批 | 527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天津 | 公立 | 醫藥 | 理 | 本科一批 | 527 |
西安財經大學(中外合作) | 陜西 | 公立 | 財經 | 理 | 本科一批 | 527 |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廈門理工學院 | 福建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湖北師范大學 | 湖北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嘉興學院 | 浙江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河北中醫學院 | 河北 | 公立 | 醫藥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阜陽師范大學 | 安徽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一批 | 525 |
蘇州城市學院 | 江蘇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長春理工大學 | 吉林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25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上海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湖南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遼寧師范大學 | 遼寧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安徽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安徽 | 公立 | 醫藥 | 文 | 本科一批 | 525 |
山西師范大學 | 山西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聊城大學 | 山東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浙江海洋大學 | 浙江 | 公立 | 農林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煙臺大學 | 山東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武漢輕工大學 | 湖北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貴州中醫藥大學 | 貴州 | 公立 | 醫藥 | 文 | 本科二批 | 525 |
云南財經大學 | 云南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二批 | 526 |
天津理工大學 | 天津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26 |
武漢紡織大學 | 湖北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26 |
無錫學院 | 江蘇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26 |
大連大學 | 遼寧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26 |
貴州大學(中外合作) | 貴州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26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26 |
北京物資學院 | 北京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26 |
五邑大學 | 廣東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26 |
東北財經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27 |
浙江外國語學院 | 浙江 | 公立 | 語言 | 文 | 本科二批 | 527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遼寧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27 |
華東交通大學 | 江西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27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上海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二批 | 527 |
北京聯合大學 | 北京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27 |
福建農林大學 | 福建 | 公立 | 農林 | 文 | 本科二批 | 527 |
淮北師范大學 | 安徽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27 |
新高考可以報幾個學校幾個志愿
在實施新高考綜合改革的地區,不管是采用院校專業組還是專業+學校的模式,新高考在志愿數量上都要比往年多很多。
根據下表的2022年新高考志愿填報數量表可知,在專業+學校地區可以填報的志愿數量分為112、96、80三個數量。在這種模式下一所學校中的一個專業就是一個志愿,所以這種模式下各位家長可以根據專業選學校或者根據學校選專業都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新高考在填報志愿時要以分數的高低對各志愿進行排序,而不是將同一所學校或者專業相同的專業放在一起填報。
高考志愿填報怎么填
第一步,根據位次確定大學,由于每年考生人數、試題難度、高校招生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高考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進行定位。
第二步,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高考志愿填報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就很難憑借理性和毅力學好,有時連畢業都成問題,因此考生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第三步,優選目標志愿,所謂優選,就是在前兩步圈定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后,進行組合取舍。這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的高考志愿更穩妥,確保每個院校的每個專業都心中有數。
第四步,根據往年錄取數據做好排序,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考生應該將最想上、預計“門檻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將錄取幾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為報考設保底院校。
新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1、重視第一志愿??忌谔顖笮赂呖贾驹傅臅r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后面,當第一志愿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新高考第二志愿??忌谔顖笾驹傅臅r候,再重視第一志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當考生的第一志愿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愿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愿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愿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愿。
3、新高考服從調劑要慎重。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