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13分文理科能報哪些大學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閩江學院 | 福建 | 公立 | 綜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10 |
南昌工程學院 | 江西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10 |
溫州肯恩大學 | 浙江 | 中外合作辦學 | 綜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10 |
四川師范大學 | 四川 | 公立 | 師范 | 理 | 本科一批 | 510 |
陜西科技大學(中外合作) | 陜西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10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 廣東 | 中外合作辦學 | 綜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10 |
安徽工業大學 | 安徽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11 |
桂林理工大學 | 廣西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11 |
內蒙古大學 | 內蒙古 | 公立 | 綜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11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浙江 | 公立 | 醫藥 | 理 | 本科一批 | 511 |
中國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公立 | 醫藥 | 理 | 本科一批 | 511 |
三峽大學 | 湖北 | 公立 | 綜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11 |
浙江科技學院 | 浙江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12 |
南昌航空大學 | 江西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二批 | 512 |
天津師范大學 | 天津 | 公立 | 師范 | 理 | 本科一批 | 512 |
東北石油大學 | 黑龍江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12 |
天津理工大學 | 天津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二批 | 512 |
安徽工程大學 | 安徽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12 |
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外合作) | 重慶 | 公立 | 語言 | 理 | 本科一批 | 513 |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湖南女子學院 | 湖南 | 公立 | 語言 | 文 | 本科二批 | 511 |
桂林醫學院 | 廣西 | 公立 | 醫藥 | 文 | 本科二批 | 511 |
河南科技學院 | 河南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1 |
武夷學院 | 福建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1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黑龍江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11 |
漢江師范學院 | 湖北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11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公立 | 醫藥 | 文 | 本科二批 | 511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黑龍江 | 公立 | 農林 | 文 | 本科二批 | 511 |
沈陽化工大學 | 遼寧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四川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安徽科技學院(蚌埠龍湖校區) | 安徽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新余學院 | 江西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濱州醫學院 | 山東 | 公立 | 醫藥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內蒙古農業大學 | 內蒙古 | 公立 | 農林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玉溪師范學院 | 云南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黑龍江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 江蘇 | 民辦 | 理工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莆田學院 | 福建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懷化學院 | 湖南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遼寧師范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12 |
北部灣大學 | 廣西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湖南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吉林警察學院 | 吉林 | 公立 | 政法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四川旅游學院 | 四川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西安醫學院 | 陜西 | 公立 | 醫藥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安徽科技學院 | 安徽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淮南師范學院 | 安徽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海南醫學院 | 海南 | 公立 | 醫藥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咸陽師范學院 | 陜西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齊魯師范學院 | 山東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新疆師范大學 | 新疆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德州學院 | 山東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二批 | 513 |
高考513分填報志愿的竅門
1、選擇“學校+專業”。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從全國各地的大學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學校與大學專業,全都記錄到一張紙上。(先不要考慮自己的高考成績,但要著重關注自己的體檢情況)。
2、根據前三年的各地大學在本省的招生情況,從高到低將自己的高考志愿進行排序,將自己喜歡的放在前面。(但因為新高考不分批次,所以往年高考的數據可能不太準確,若是想找準確一些的,可以去查查看或買一些有用的書,也可以自己根據大學專業的水平進行評估)。
如何報高考志愿詳細指導
方法一:線差法
線差法的“線”是指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叫省控線。例如一本線,二本線等等。線差法就是比較考生線差與院校線差來填報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線差是高考成績與省控線的差值,院校線差就是錄取平均分與省控線之間的差值。為避免偶然性,專家建議中采用院校近幾年的平均線差(即線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線差來比較。
考生的線差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則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分科類排名或位次來選擇填報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選院校或專業前幾年錄取考生的排名,擬報院校才有錄取機會。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錄取是從高到低按照排名來進行的。如果我們選擇志愿也這樣做,得出的結果就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位次法的機理是在全省考試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如果用來評價院校,那么錄取線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
方法三:線差為主,位次為輔
從使用范圍來看,大多數人都在使用線差,而非排名。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不管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而通過數據統計表明,排名法在層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適用,并不適合所有層次的考生,越往后面這種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應該以使用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篩選學校為主,以位次法為輔。在線差法與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況下,考生可以優先使用其中一種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種加以檢驗,兩者的分析數據應該大致吻合。
志愿填報的技巧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