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高考考生可以根據位次換算法確定自己要報考的大學,確定好大學目標。不過每一年高考考生的人數、試題的難度以及高校招生計劃都會發生變化,所以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都會有所波動,但是排名基本上來說相對比較穩定,所以考生最好是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的院校進行定位。
第二,高考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志愿填報之前我們可以對自己的方向做一個具體的了解。不要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沒有什么是永恒不變的。要相信只有感興趣的事情才能有動力去學習,所以選專業一定要遵從內心的選擇,而不是盲目跟風。
第三,要學會穩定目標,可以按照分數從高到低初選院校,一般可以從自己分數的上20分,下30分區間內進行院校選擇。這樣可以更加的穩妥,確保心中有數。
第四,學校順序的確定不一定是沖穩保,而是要結合自己的意向,高考錄取的可能做最優化的設定,盡可能把自己最滿意的大學往前排。不要盲目的“沖一沖”,避免滑檔,也不要過分的”保一保“避免高分低就的局面。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高考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
高考平行志愿錄取規則
所謂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專業+院校志愿均為并列的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就是:按分排序,遵循志愿,一輪投檔。
1、按分排序:實際上是把考生總分結合各科分數按考生科類進行的一個排名。位次排在前面的考生優先投檔。
2、遵循志愿:檢索同一個考生的志愿時,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檢索,一旦有符合條件的專業+院校志愿,該考生檔案就由省招生考試院投入該高校。
3、一輪投檔:每個考生最多只有一次進檔的機會。當一個考生檔案一旦進入一個高校,后面的志愿即使符合條件,也不再進行檢索。
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填報平行志愿時,應該選擇幾個比自己成績稍高的沖一下,再選幾個跟自己成績相當的穩一穩,最后選幾個比自己成績稍低的作為保底,這幾類學校或專業按照1:2:1的比例合理分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報進一個滿意的學校或專業。
平行志愿填報要正確參考往年招生高校錄取平均分和位次。高校錄取統計數據中,有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數據。這三種數據對考生來說,平均分最有參考價值。參考高校錄取平均分尤其是各專業平均分比參考最低、最高分更有效。
考查分差更具有可比性,對院校專業選擇更有把握,簡單易行,也是比較常用的方法。需要特別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填報在參考擬報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數線時,不能僅參考其前一年的錄取分數,而要綜合分析該校近三年的平均錄取分數線。
志愿填報流程步驟
第一:查明自己的高考分數和所在省份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清楚自己的成績究竟處哪個分數段,確保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第二:一定要仔細填寫每一項內容,從姓名,個人證件號到準考證號,保證百分百正確。
第三:保管好自己的填報志愿的密碼,直到你進入大學的那一刻。
第四:注意填報批次。提前批、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是有區別的,留意自己省份如果第一批次沒有報上是否還可以等待報第二批次,總之一定要注意填報時間,不能犯低級錯誤。
第五:多向他人咨詢高考志愿填報,比如老師和學長,他們經歷過志愿填報,但是每個人告訴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不同的學科,你獲得的反饋不同。
第六: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多填幾個學校,多填幾個專業。比如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大數據,新聞學等,填滿專業。此外還要留意那些競爭激烈的熱門高校。假設這個專業沒被錄取,另一個專業還可能留有機會。服從調劑,盡量多選專業。當時要注意平行志愿的填報順序,遵守“沖一沖,穩一穩,要保底”的原則。
第七:高分選學校,低分選專業。是我們填報志愿要遵循的第一要義。選專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與分數無關,而與考生的職業興趣、性格、能力傾向等個體特征密切相關,需要考慮個人特征與專業的匹配性,專業與職業、專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等問題。一般而言,要回避不喜歡的和自身能力與學科弱項方面的專業,盡可能選擇自己感興趣、屬于自己能力特長范圍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