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填報志愿方法指南
新高考填報志愿方法指南
今年的填報分“專業(類)+院校”、“院校專業組” 兩類。
所謂“專業(類)+院校”,即采用“‘專業(類)+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個院校+1個專業(類)”為一個志愿單位進行填報,考生既可以選擇同一所高校的不同專業;也可以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下的不同高校。
所謂“院校專業組”,即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
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選考要求必須相同。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選擇志愿為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組,專業調劑限于同一專業組內調劑。
這樣一來,高校招生方式更加靈活,更有主動性,但對于考生而言,雖然可報考的專業大大增多了,但同時被動調劑的風險也增高了。
新高考填報志愿都要填滿嗎
填志愿不一定要填滿,多填志愿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錄取率,如果考生對自己的成績非常有信心和把握,也可以不填滿,不影響考生錄取。
高考填報志愿,是平行志愿,高校是根據平行志愿的先后順序進行錄取。第一志愿未被錄取,按照第二志愿進行錄取,依次類推。
“平行志愿”的核心原則是“分數優先”。
在平行志愿錄取方式下,是以考生為中心,按高考總分排名順序,依次檢索上線考生填報的各個志愿,直至被對應高校錄取后方轉為檢索錄取下一名考生,所以平行志愿表面看是高校錄取原則的改變,實際背后體現了對考生利益的尊重。該錄取方法的實行大大降低了上線考生落榜的風險。
高考平行志愿錄取規則
所謂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專業+院校志愿均為并列的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就是:按分排序,遵循志愿,一輪投檔。
1、按分排序:實際上是把考生總分結合各科分數按考生科類進行的一個排名。位次排在前面的考生優先投檔。
2、遵循志愿:檢索同一個考生的志愿時,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檢索,一旦有符合條件的專業+院校志愿,該考生檔案就由省招生考試院投入該高校。
3、一輪投檔:每個考生最多只有一次進檔的機會。當一個考生檔案一旦進入一個高校,后面的志愿即使符合條件,也不再進行檢索。
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填報平行志愿時,應該選擇幾個比自己成績稍高的沖一下,再選幾個跟自己成績相當的穩一穩,最后選幾個比自己成績稍低的作為保底,這幾類學校或專業按照1:2:1的比例合理分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報進一個滿意的學校或專業。
平行志愿填報要正確參考往年招生高校錄取平均分和位次。高校錄取統計數據中,有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數據。這三種數據對考生來說,平均分最有參考價值。參考高校錄取平均分尤其是各專業平均分比參考最低、最高分更有效。
考查分差更具有可比性,對院校專業選擇更有把握,簡單易行,也是比較常用的方法。需要特別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填報在參考擬報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數線時,不能僅參考其前一年的錄取分數,而要綜合分析該校近三年的平均錄取分數線。
高考志愿怎樣填寫
七分考三分填,志愿填報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認真閱讀《高考指南》《招生章程》和《招生考試報》,結合今后的就業和深造做好學業規劃,框選想讀什么類型的高校和專業。
準備工作做好后,按照高考志愿填報流程,查找位次、查找等位分、篩選高校和專業、精細抉擇,認真填報志愿。
對于如何規避志愿填報風險,市教育考試院相關人員建議考生:合理定位、冷熱搭配、拉開梯度、不留空白(院校專業填滿),規避受限(語種、單科成績、身體等限制條件),服從調配。